卷01我们的诠释章05我为我前篇节(1 / 2)

加入书签

探寻的根源

在比较早期的我和光的关系进展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对立逻辑起着作用,那就是我和光之间的根本性区别。我总是对外探索的,并且想要打破一些东西;而光却是对内统合的,并且想要维系一件事的旧秩序。具体来说,我需要寻找“能够缓和掉我心理阴影的东西”,这不仅需要我努力去适应环境,也驱使着我对于那些可能会造成旧有规则打破的东西产生更多兴趣。奇幻的冒险中遇到了好奇心比较重的巴达兽,这其实就更加刺激了我的这种探索性。

而光就正相反,因为成长会带来变化,会带来很多未知,许多视界中的新事物会让光感到新世界在认知上和旧世界的不兼容,尤其是在看到哥哥日渐颓废的样子之后,她就更渴望能够重回到以前熟悉而安全的环境了。这就是我一直在意的光的停滞性。

所以当我们开始总结11岁那年的一些事时,使用的主题无疑就是这条对立逻辑。从11岁到16岁,一直都是我影响光比较多,因为我一直在打破她对过去、对旧秩序的渴望和幻想,并且用新鲜的各种东西去重新定义她的认知。而这时期小光渐渐从喜欢再到爱上我的过程,换个角度也可以称为是探索性逻辑对封闭式逻辑的一种征服:因为前者征服了后者,所以小光也就爱上了我。

为了在故事里讲清楚我们的早期关系,也就不得不对我当时的【心理阴影】加以整理,表面来看是父母离异,而且是以一种撕裂的方式呈现在我眼前的,撕裂到仿佛我的世界也被撕成了两半。而如果深入追究一下的话就不难发现更深层的东西是【我感到自己无法对不能接受的结果作出任何改变】,就只能愣愣地站在原地看着父母各自飘零。这种感受在天使兽在我眼前死去的时候又重演了一次,我的内心也因而更加地敏感软弱。

——我真的非常感谢小光。从14岁开始,小光同我同居了两年。这两年她深入到我各种的敏感软弱中来,医好了我全部的心病,而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我们的关系转入下一个阶段的重要基础。

“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对高石奈津子还是带着冰冷的恨意吗?”

背靠着床头坐在一起,光问道。

“……怎么说呢。我尽量不去想她。‘高石’家的‘高石’也跟她没什么关系,是【高石岳】和【高石光】的【高石】。”

光一声叹息:“小天差一点也要成这样了。”

我笑了笑,把光的左手放在我右手的手背上,再把我的左手手掌覆上去。

“你也有你的难处不是吗?”

“…那么高石奈津子?”

“……我不觉得她有什么难处。我们不是说过好多次嘛;她任性、强横,对她的西式价值观非常自负……”

“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这样看的?”

我想了想,说道:

“对。”

我始终都还记得,5岁那年,也就是96年,在窗外看到鹦鹉兽之后被母亲冷冷地评价为“幻想的产物”。那时父母偶尔不冷战的话就擦枪走火,这其实就是他们大部分时间冷战的理由了。

“爸爸倒是一直怀念她呢。”

光突然说道。

“那是很自然的啊,”我说,“他是个地道的国人,对亲情是很在乎的。

“但如果高石奈津子还活着的话,我可不想她成为【我们】的母亲。”

那张照片至今还保存在我们的床头柜里,是小五那年在高石奈津子的强烈期待下,她为我们拍的一张亲密合照。

“其实她就是不想要我……她有事要忙……所以希望我们的关系能够好起来……有了我们彼此的照拂她就不用为我操心了,哇……”

14岁那年回忆着她的死的时候,看到那张照片,我在小光的怀里大哭。

……不论怎么说,这结局都如她所愿。我和光成为了彼此的一辈子,我也再不用她为我操心了。

先前,婚后没多久,同光去拜访爸爸的时候,爸爸有说他和母亲的一些事。我后来一想,他,可说是【缺个女人】。那个在他生命中掠过了重要一笔的女人,从他的视野里消失了,他笨拙地想要把那个女人给找回来。爸爸是个又笨又憨的男人,我们,大哥和我,都是这种男人。

爸爸是个十足的闷汉子。与母亲修成了一段孽缘:她的出现打开了他的恋爱脑,他笨拙而真诚的示爱让她颇为满意(这是我的脑补)。两个人完全没有婚前准备的概念,于是闪婚,并有了第一个孩子大和,我的大哥。

他们之间因为工作而渐渐淡漠,但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放弃努力的,否则也不会有我这个次子了。他们曾竭力修复关系,但却发现更加疲惫,所以最后,两人在溃败的情感中选择了心照不宣地缄默和自我放逐。

爸爸忍不住的时候会动手打大哥。因为大哥小的时候总是在爸爸思考明天的工作时找他玩耍,而他不懂如何正确拒绝孩子,只好试图用打他的方式来让他记住。

“多年以后回忆起那些事,打了大和这种事,还是很后悔的吧……”

爸爸一个带着深深歉意的笑,一个中年男人疲惫的笑。

“他最终没有因为我给他造成的不好的影响而堕落,至少我也算是心安了。”

打孩子,这在母亲看来简直是无法可想的——这显然有违人权,所以她针箭似的条件反射的指责连一个“扣动扳机的过程”都不需要有。

爸爸也是被爷爷打着长大的,而他并不恨爷爷——习惯了。

对于母亲的种种指责,爸爸并不想搭理——

“她从没想过融入日本文化,她那套东西但愿能让她开心吧,切。

“这正是我当年对她的看法。她太固执了;——但是我想我很爱这种固执,很爱很爱。”

母亲是一名理性的独立女性。同为传媒行业的她与爸爸因为工作结识,两个人在工作上的理念也因为几次不算浅的交谈而达成共识。爸爸的示爱让她审慎地认识到,自己或许也可以与他人享有亲密关系;但婚后不久她又审慎地认识到,他们两人并不适合长久地共同居住。

母亲是个骨子里特别清高的女人。她绝不要向任何人低头,无论哪个方面,尤其是自己的文化自信。她不要自己的理念被别人干涉,却一直对她实际上在对东方语境挑战的行为视如无睹。

关键,两个人的理念根基不同。而他们必定分离的原因其实就是对东西文化差异最好的诠释,他们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是如此,永远是矛与盾的互戗。他们虽然都希望用新闻带给世界以光明,但按母亲的理解是“做事件最忠实的记录者”,以及带有少量的(而且也是以西方价值观为骨的)正当论调;可是对爸爸来说,在必要的时候应该对大众的心声作出让步。在一般的情况下两人的理念不会有任何矛盾,毕竟他们都是希求用职业去践行理想的人;但总有两人的价值排序不能兼顾的时候,所以这相互的内在执着就成了双方情感地震后令其不可弥合的大裂谷。

在我看来,母亲并不知道她正在以一种非常霸道的方式对待她的家人、她的事业、乃至她所处的文化环境。

她是很理性思辨。但她却企图让一切可以接触到她的人都跟她采用相同的认知方式,并且从不怀疑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倘有人出面对她反驳,那她就会出全力,动用自己的理性把她的思考过程再度宣读一遍,而你是没法战胜一个比你更有理性的强辩者的。

母亲崇尚独立。所以,她要求大哥学着独立生活,并且不因为大哥对此的任何举动而改变脸色——这让爸爸这个大男子主义的家伙都有些看不下去,觉得这样有些残忍——然而他从爷爷那里同样学到了男孩子就该默默忍受一切的教条,而且培养男孩子这样——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一般来说,家里第二个孩子的降生会招致长子的强烈嫉妒,但对我的大哥来说就相反。

我不仅是大哥孤单时的唯一玩伴,也是一个能让父母早些回家的充分理由。

我的大哥大和是典型的胆汁质。他这种气质更多地来自后天——来自试图对母亲表达情感,却被母亲教导的理性方式压抑;来自父亲没什么规律可寻的巴掌;也来自他对父亲习惯性把话憋在心里的学习。大哥的情感系统直到少年期都非常脆弱,婴儿期更是常常因为照顾不周而哭闹——而这显然和父母混乱的养育规律有关。他唯一的发泄渠道就是……对我。

在我的记忆中,我很熟悉大哥的各种情感,他高兴或是不高兴我都很容易能辨别。相比之下,熟悉母亲的情感花了我相当多的时间,在8岁成为被选召者那年我都还不能很好地分辨出她在不同表现下对应的感受——相对地这期间我察言观色的能力相当强。

在大哥和大嫂交往以前,没人比我更了解我大哥,哪怕是加布兽也不行。除了极个别的秘密(后来我其实也能猜出他想保持什么样的秘密,比如他对大嫂的喜欢),他有什么事都是优先跟我说的。我跟大哥,我们是互相依偎的关系,因为我们的父母统统对我们很冷淡。

爸爸是爱我们的。

就像小天前些天对我说的,“爸爸很爱我啊。”

并非多么富有亲近感的温暖,来自父亲的深沉的爱,那是可以被感知到的。但爸爸终究是个闷汉子,所以他给我和大哥,同我给小天带来的感受还是不同的,从他身上我们只能得到父爱,温柔的那个侧面永远也看不到。

母亲呢?在我的印象中,永远都没有来自母亲的爱与温柔。这和小天对光产生的印象并不一样:小天感受到的是光对他在关系上的疏离,而我们的母亲对我们的疏离不是关系上的,而是亲密感上的,无论是接触频率还是接触方式,我们的母亲都表现出她更爱工作,也更爱工作的那套逻辑。

“孩童是终究要离我们而去的人。”

爸爸这么说道,这是他理解的母亲的想法,这也能很好地解释母亲对我们的态度,就是成长过程中要担负起作为监护人的职责;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情感投入。

好吧,这么说有些刻薄。“我们的母亲其实也很关心我们”,我记得第一次冒险时她见到大哥的时候她脸上的表情确是彰显了某种喜悦的。若说她不关心我的话,那么也就不会有她对小光的一些托付了。

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