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第547节(2 / 2)
同作为技巧性的运动员,克劳斯也不是完全以力量见长。当然,克劳斯毕竟是这个项目的头部运动员,他的身体素质也不差,只是相对而言较弱。因而面对这种难度极高,更依赖硬力量的赛段,克劳斯的挥仗频率和其他人不一样。
只看余乐左边,霍尔曼从波浪底部滑上来时,每次都只在接近波峰的位置挥动一次手杖。
雪杖插的又深又重,手臂肌肉瞬间高高隆起,在推动身体前行的同时,那被雪杖尖刺入的地方同时也会飞起大块雪团,飞向身后。
这力沉万钧的挥杖是吃住了力气,每次都能推的他身体往前猛地一窜,冲进下一个波浪里,带出更强劲的力量。
一开始,余乐也是学的这种挥杖。
不是浪费多余的力气,每一次的动作都不是无用功,这同时也是世界上大部分障碍追逐运动员所采用的方式。
他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直到他遇见克劳斯……
余乐和其他人滑的不一样。
他在波浪上起伏间,好像都比其他人多了点什么,如果不仔细去分辨,显然看不出来,他在波浪赛段挥动的雪杖次数,足足是其他人的一倍!
每次冲进波浪里,下波浪一次,上波浪一次,不过半秒钟的时间,他就要挥动两次的手臂。
但却快而不乱,反而极具有韵律感,快速挥舞的手臂加上雪杖的长度,就像一双快速扇动的蜻蜓翅膀,灵敏且轻盈。
速度快了,力量必然不大。
余乐滑过的地方,皆留下两个细小的孔洞,只有施加力量的一侧有些翻卷裂痕,以及更外面一圈那压的很深很深的圆形痕迹。
与身边那大块飞出的雪块,有着鲜明的对比。
只有懂得人看过才知道,那一个个细小的空洞里,留下的都是精致细微的巧劲,看起来完整,是因为吃力的位置在雪栏上。
雪栏是雪杖尖端为了防止吃雪太深而做出的设计,同时也具备拨雪加速的功能。
圆形的雪栏痕迹斜斜地压进雪里半寸,一旁的杖尖留孔完整的好像怎么刺进去,就怎么拔出来。但若是仔细去看,那雪杖的杖尖已经将雪下一层,拨动一片凌乱。
这正是技巧运用到了极致的一个表现。
或许每次给出的力量不多,但也完全没有溢出,用七分留三分的力量分配,给了下一轮更为舒服的衔接。
所以或许其他人一次挥仗滑一米,这样的方式只有六十公分,但一个波浪两次,最后却能多收获二十公分。
别小看这二十公分。
对于一名技巧型的运动员,这是他们唯一能够在这种恶意满满的赛道上,能够与力量型运动员一较长短的本钱。
余乐力量不够,技巧凑。
连续五个波浪滑过,身后留下一连串干净整齐的痕迹,轻盈流畅如溪水潺潺,看起来力量好像用的很少,本该降速,但直到最后一个波浪滑出,速度竟然没有被拉开。
余乐终于还是凭借“扑棱翅膀”,成功与霍尔曼和卢克,维持在一个水平线上。
黄色背心的选手落在了后面,这个部分的障碍,看得出来他明显有些吃力。
余乐顾不上那落在后面的黄色背心选手,眼前只有前方的路,用视野的余光捕捉着霍尔曼的身影。
霍尔曼始终是比他快一点,这是一力降十会的实力,余乐要不是巧用技巧,在霍尔曼的硬素质下,差距早就拉开了。
不过没能拉近和霍尔曼的差距,但余乐却依稀超出了卢克一线。
差距不大,暂时还看不太出来。
余乐也没那精力去仔细比对,他的目标只有前面,只有自己的节奏,拼尽全力地做好自己能做好的部分,剩下的就只能靠接下来的随机应变。
速度此时刚刚起来,不过40多迈,前面就是一个小回转。
三人算得上是并肩而行,暂时没有抢道的机会,各自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安分完成自己的部分。
第一个回转,余乐有点吃亏。
内弯在卢克那边。
卢克拐了个小弯,小角度进入,出来的时候角度略大。
紧挨着他的霍尔曼比赛经验丰富,知道这一圈没有机会,一开始就拉开了可能被影响的距离,平稳滑过这个弯。
余乐也因此平稳滑过,只是到底因为在外圈的原因,落后了一点。
余乐现在落在了第三名。
直播间和现场的观众大喊加油,有人直接叫着余乐的名字给他加油。
余乐在赛场里,只能听见远处传来,声音聚集在一起的“嗡嗡声”和“哗哗声”。
第一个回转出来,有个小小的波浪,看起来很简单,但“用心险恶”。
刚从回转出来,如果处理不好上下波浪的角度,就算没有失了平衡,也有可能压不好高度,飞出去。
只可惜比赛到了半决赛,这里个顶个的都是高手,又是在比赛最开始,脑子最清醒的时候,没有一人出错。
余乐没等来机会,还在第三名。
由脚边流淌而过的蓝色线条,在视野的前端倏地拐了一个弯,旗门立在余乐这边儿。
余乐如今要滑内道,机会来了。
但更先进入回转的霍尔曼,这个时候却往余乐这边靠了一点,眼看着就要挡住余乐的前路,要不撞上,要不就必须降点儿速度,小角度的进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