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第35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一年,砖厂给领导配了两辆摩托车,一辆是幸福牌的,红色的,看着厚重,档次也高,还有一辆嘉玲的,体积小,看着档次稍低。

书记当然得骑好的,士安大哥这个二把手肯定就得分那个相对差一点的。

再差那也是摩托车。在这个自行车都还是结婚四大件之一的年代,绝对是豪车无疑了。大哥头一次把摩托骑回家的时候,路过的屯子,屯里的人都跑出来看新鲜,回到家,高官屯的人都到家里当景儿似的看了一遍。

高官屯又有两家买电视的了,人们的见识早已非吴下阿蒙。

知道是知道,真有实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还是会有好奇心的。

大哥回来之后,三姐家的新房子才开始动工,没办法,得等着大哥回来给张罗着建材啊,水泥啊,砖啊什么的,自家买是买不起的,都等着大哥给张罗呢!

大哥只管往家里运东西,具体的盖房子的事情他是不管的。砖厂还一大摊子事儿呢。见天儿的往县城里跑,买煤卖砖。拓展自己的人脉。顺便还得琢磨着找明子说过的适合的场地,想办法尽可能便宜点儿买下来。

最终,通过多次置换,又补了五万块钱的差价,拿下了原来县里畜牧场的一大块地。

随着机械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县城里以及各乡镇公社但凡有一点规模的厂子都用上大货车了,最不济的也能用上拖拉机了,哪里还有用牲畜拉车的的,畜牧场这个原本非常红火的厂子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接不到活儿,每年还要消耗大量的草料,得不偿失。只能关门大吉。把牲畜都减价处理到乡下农民个人手里,农民种地拉犁杖啥的还是要用牛马的,个人家能用得起拖拉机的还没有呢。

畜牧场黄了,之前放牛马和车具的大院子就空置下来了,也不是没有人想买,只是几万块钱,不是小数目,在小县城里,可不是谁都能拿得起。出租的倒是有,只不过这家租上三个月,那家租上两个月的,还都只是租一小块地方,也给不了几个钱,公家的事儿就这样,还不够麻烦的了,谁乐意费这个劲呢。就没人管。倒是成了看门大爷的“福利”,三个打惊的大爷私下里把场地租里别人用,给点儿钱就行。这两年,那场地都是这么“利用”的。

大哥相中畜牧场的地,还因为它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有火车道通到院内,之前为了拉脚方便,政府特意选的这么一个地方,还专门铺设了一小段轨道方便货车出入。之前砖厂还有一部分煤就是从这个缺货场里拉出去的呢。

大哥跟明子打电话,明子特意回来看场地,也觉得挺好。正好设想的下一步生意就是囤物资,有这个卸货场,方便多了。

“哥,这地方又大又方便,怎么那么便且呢?”明子看了几千平米的大院子,没钱得五万块钱,实在是个白送的价格了,这可不是租金,是产权呀。

“哪能只五万块钱啊,为了买这块地,没把你哥我折腾个半死。这里头还有很人情呢。我这些年积攒的人脉都用到这里了。”大哥就把他怎么用一百万砖,几经周折,置换了一圈,跟十几个单位走圈账,最后又加上朋友的人脉,找到了比较有份量的领导出面,才拿下的这块给明子详细的说了说。

明子听着很感慨,她想起了后世很有名的那个,用一个大头针,最后换了一栋别墅的故事。大哥的这一波儿操作,算是有异曲同工之秒了。这得废多少脑子和人脉啊?这可不是后世,有互联网,这年头儿,连电话都没普及呢,纯靠个人联络,可以想像有多难了。

“哥,多花点儿钱就多花点钱呗,这么费劲多累呀。”明子心疼士安大哥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总这么费脑子琢磨,多耗心血啊,对身体不好的。明子娘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嘛。她要是心大一点儿,天天啥也不想,身体保证不能像现在这么多毛病。

“省点儿是点儿。我知道你那儿没多少钱了。那些房子租金收回来得明年呢。别的事儿我不支持你,买地这个事儿我是认可地,到啥时候,咱手里有这么大个地方,就蹋不了架子。”在大哥是谨慎惯了的,做买卖有赔有赚,他向来不主张大笔投资,去年卖化肥,要不是能赊账,他是打死不会干的。只有这种稳稳当当的投资,他才觉得保准,安心。

“行吧,那大哥辛苦了。谢谢哥。”明子拉着大哥的胳膊只晃。兄弟俩差上七八岁,明子跟大哥撒娇都习惯了。

“跟你哥客气啥。那这地买下了。你打算干点儿啥啊?”大哥问明子的打算。

“大哥,知道这场地是咱买下来的人不多吧?”明子觉得还是低调一点儿好。

“你哥傻啊?能把这事儿嚷嚷得满世界都知道?”大哥觉得智商被明子看低了。

“嘿嘿。”明子就讨好的笑。

“哥,你觉得囤煤怎么样?”

“你想囤煤?怎么想的?说说。”

“哥,我是这么想的。你说现在经济发展这么快,不说别的,这人要是有钱的,是不是得盖房子?这城市里再盖房子肯定得盖楼房吧?那盖楼是不是得用砖?那砖厂是不是得越来越多?这烧砖得用煤吧?那煤能不涨价?还有,那楼盖起来了,冬天取暖得烧锅炉吧?不都得用煤吗?我回来之前,收到消息,听说咱们县里申请的啤酒厂项目上面批了,这要是建起来,那大锅炉,得多少用量?所以,我觉得囤煤的话,至少不怕将来卖不出去。”明子把自己之前的分析说给大哥。

“有道理。”大哥很认可明子的分析。

“那大哥,你们厂里常年进煤,你跟煤矿都熟悉了,哪里的煤好哪里的煤不好你都知道。你给进货呗?”明子又给大哥派任务了。也不知道这到底是谁的买卖,每回都是她动动嘴,大哥跑断腿,完事儿挣了钱,还总是她拿大头。所以,要说大哥不是妹控,明子都不服气。

“行,这都是小事儿,我给厂子里进煤的时候跟矿里说一声儿就行。运回来以后车站我也有认识人,直接让他们把货车甩到这里就行。但是咱这场地还得收拾,那些牲口棚子能直接用,但是里面的卫生还得收拾一下,还用这些露天的地方,这放煤的话,也不是不行,就是损失比较大了,还是搭上个简易的棚子好点儿。”大哥听完明子的分析,那脑子就没停过,开始规划场地。

“行,你说咋整就咋整,咱先可着钱装修,煤咱可以少进点儿,不行等明年钱宽裕点儿再进呗,也不差这一时了。”明子就算计起来自己手里还剩的资金还能干成几样事儿。

哎,三十多万,一转眼的工夫,没了。哥俩儿又在这儿为了万八千的事儿算计。

“嗯,钱的事儿还不着急,我这儿还有点儿。家里的钱就要动了。就可着咋哥俩手里的折腾吧。对了,你刚才那么一分析,我发现,这能干的买卖也不光是煤吧。你看,这要是建筑多了,水泥是不是得用?还有其它建材,木头啥的,是不是得用?”大哥说完了这些又摇头,自己给否了,“不行,这些东西成本太高,咱们玩不起。对了,粮食,你不是说县里要建啤酒厂吗?酿酒得用粮食吧?咱可以收粮啊。咱家的亲戚都是农村的,收点儿粮食还不容易吗?还有欠咱们化肥钱的那些,真接给粮食不就完了嘛!”大哥因为想到了新的收益来源,显得很高兴。

“还是大哥主意多。”明子确实是没想到粮食的问题,这可是个好生意。只是她脑子里老是想着房子房子房子的,根本没往别的不相关的方向想。这就是后世满世界房奴的后遗症啊。要不是上辈子的爹妈给她留下的那几处房产,让她生活无忧,她后面那些年,能悠悠哉哉的做个扑街写手吗?一个月挣那二百块钱稿费连个税起征点都鄙视她。

“拍马屁没用。咱也不能光指望啤酒厂,人家大厂子都有专门的供应商,不一定能轮得到咱们。咱得多给自己留几条后路,这煤要是卖不掉了,还能直接送砖厂去,那粮食要是收回来没人要,我可不认真收粮的地方,这得靠你去找去。”大哥跟明子认识一辈子了,可不会受她的哄。

“这个没问题,交给我了。保证完成任务。”明子拍胸脯保证,这个事儿对她来说还真不是事儿,她这工作,天天的各处跑,去的地儿多了,认识的人也不少,用粮食的厂子她立刻就能想起来好几家来。用谁的不是用,只要货真价实,还能送不出去?不是有那句话嘛,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就看你会不会吆喝。

“对了,明子,我郑重的跟你说个事儿。你可要记住了。”兄妹俩说完了场地的事儿,大哥就带着明子找了个小饭馆吃午饭,然后才回家。大哥在饭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突然很严肃的跟明子说话。

“大哥你说。”明子一下子有点见到了小学班主任的感觉,身子都坐直了。

“你在省城里买那些房子和铺面,我知道你是按咱们姐几个的人头儿买的。但是明子我跟说,那钱,你可以帮大姐她们存着,什么时候他们家里急用的,你再拿出来给她们。也不能告诉他们你跟大伙都买了房子,就是跟家里也不要说,知道了吗?”大哥跟明子交待。

“这是为啥啊?”那钱不给,那房子不白买了嘛。

“钱是个好东西,但是钱多了,人就容易变。你没想想,几个姐夫的家庭情况?现在咱几个姐姐包括你老姐在家里都是说一不二被捧手心里了,但那是姐姐姐夫们真的感情好。但要是你再把这么一大笔钱给了她们,那姐夫们心里怎么想?这男人,都有个自尊心,他们是不是心里得有落差,那心里要有了疙瘩,感情还能像现在这么好吗?别你是一片好心,最后好心再没办下好事儿,就不好了。”大哥说得语重心长。

“嗯……”明子沉默了一会儿,“大哥,我知道了。”

不得不说,士安大哥比明子的思想成熟了太多,明子上辈子家里就她自己,前二十年被爹妈宠着,后二十年就自己一个人儿,也没啥人让她分享。这辈子,到了关家,关家兄妹是难得的和气,她很珍惜这份感情,有什么东西,宁可自己吃亏,都想着跟姐姐哥哥们分享,她是真的没想那么多。她忘了,姐姐们不再只是姐姐们了,姐姐们有家有孩子了,要考虑的事情多了。

“我就是给你提个醒儿。也一定就到我说的那么严重。几个姐夫的人品还是过硬的,我听咱婶儿说过,要不因为他们几家都是远近有名儿的孝顺根儿,光凭他们本人,肯定娶不到咱家闺女。再说,咱姐也都不是张扬的人,能踏实过日子,没有那些钱,日子也错不了。”大哥看明子的表情,怕她想多了,又安慰她。

“嗯。”大哥这说的还真是。明子最佩服几个姐姐的地方,就是本分,到什么位置都能守着本分,几个姐夫家里条件都不如关家,但是姐姐嫁过去,没一个觉得身份高人一等的,该怎么对老人对家庭就怎么做。大姐二姐的时候还不太明显,那时候大哥还没起来呢。

三姐的婚姻最明显,三姐夫那家庭,穷到极致了吧?啥啥都靠三姐娘家,就是那样,三姐在家里,对三姐夫那瞎老爹,就没差过样儿,在家里,家务也是跟三姐夫分工合作,不会的一点点学,也没说啥都让三姐干。

还有老姐,兄姐七个里面最爱拔尖的人了,结婚之前又在省城里待了那么长时间,算是见过市面了吧?但是人家说嫁回农村就嫁回去了,结了婚就本本分分在家里种地,一点也没有报怨不平啥的。以前在家当姑娘的时候,啥手工活儿都不会,结了婚就自己一点点儿学。现在自己都会做鞋了,大嫂都夸她做得好呢。

不过大哥说的是对的。人心不能考验。收着点儿还是对的。

明子回家住了一晚上就走了,家里忙忙叨叨的,三姐家的新房置就选在前院,八爷爷家隔壁,正盖房子呢,家里来来往往都是干活了。乱得很,把给大侄女大侄女买的新衣服送上,看一眼几个长辈,还有大肚子的三姐就行了。

明子每次回家都能两个侄儿买东西,衣服买的最多,有时候也带玩具,大嫂总说,没有她这么败家的,说得亏她跟顾向北两个人都挣工资,要不然,都不够她花的。

明子娘平时看到明子姐几个买什么,都会骂几句败家不会过日子啥的。但是明子给两个侄儿和大嫂买东西,她一回都没骂过。每回大嫂这么说明子的时候,她还都乐呵呵儿的听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