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心动寄给你 第22节(2 / 2)

加入书签

赵柏陶抓了抓后脑勺:“领导让我调休,最近专心复习,到时候参加消防员考试。”

闻言,秦栀抿唇笑了笑,忍不住问:“小柏,你们消防员经常这样吗?”

赵柏陶知道,秦栀问的是出警的事儿,他早就习惯,认真地点点头,“是啊,警铃声只要一响,无论做什么,都要以救援为主。”

“所以吃饭睡觉在刻不容缓的警情面前算不上什么。”

毕竟时间就是生命。

秦栀静静听着,赵柏陶打了饭过来,坐在她对面。

秦栀抬眸,轻声问:“每次出警是不是都很危险?”

赵柏陶:“这个不一定,运气好点,都是些很小的事,比如电梯故障,报警人手夹在门缝里,或者救一些小动物。”

秦栀听得认真,忽然想起那天在中队门口看到的一幕,那个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老人,举着满是诅咒的硬纸板,对沈鹤舟似乎有很多恨意。

秦栀斟酌了两秒,低声问:“那天那个老太太,是什么情况,方便说吗?”

这个当然可以说,不过一提起俞老太太,赵柏陶就觉得脑壳疼,替沈队憋屈。

“俞老太太是我们之前接到的一起救援事件的家属,她孙子今年刚上初三,在学校长期遭受霸凌,后来补课的时候偷跑出来,在一家百货大楼的天台坐着。”

赵柏陶顿了顿:“我和沈队赶过去之后,现场聚集的围观群众很多,八层楼高的距离,气垫床的作用并不大。”

赵柏陶回忆起那天的画面,现在仍觉得心寒,百货大楼的门口,无数人举着手机拍照录视频,脸上挂着事不关己的表情,说说笑笑地看热闹,一边调侃,一边打赌天台上的人到底会不会跳。

他们似乎并不关心,天台上那条年轻又脆弱的生命。

沈鹤舟穿过人群,第一时间赶往百货大楼的天台。

一楼的气垫床因为周遭拥挤的人群,严重拖延了充气的进度。

男孩看到赶来救援的消防员,下意识地又往高楼的边缘挪了一点,沈鹤舟只能停住,不敢轻举妄动。

他试图将男孩劝下来,但男孩并未理会,只是看着楼下乌泱泱的人群,回头问他,漆黑的瞳仁里一点光都没有,说:“哥哥你看,楼下那么多人,都等着我跳下去。”

不止沈鹤舟,天台上其他消防员也都听见了楼下的叫嚷声,问男孩到底跳不跳,大热天的他们都等老半天了。

沈鹤舟拧紧了眉心,一旁最擅长谈判交涉的队员还在试图劝说男孩,打开他的心结,只是话还没说完,男孩往人群少的地方挪了挪,就要跳下去。

沈鹤舟的心口猛地收紧,没有丝毫犹豫地一个飞身跳过去,就在男孩下坠的那一刻,他用尽全力,紧紧抓着男孩细瘦的手指,仅有一点点的衔接力度,

沈鹤舟的腰上系着安全绳,冲出去的那一刻,身后的队友也急忙跑过来帮忙。

男孩的身体单薄瘦弱,像一株枯草悬在半空,他望着沈鹤舟,那双空洞绝望的眼里有闪烁的泪光,从眼角流淌出来。

沈鹤舟紧攥着男孩的手,手背青筋绷起,手上的力不断收紧,“坚持住,我拉你上来。”

即使知道,现场这么多消防员是来救他的,但男孩依旧没有一丝一毫的求生欲望。

他看着全力以赴的沈鹤舟,认真地说了一句:“对不起。”

然后用力抽回了手。

沈鹤舟亲眼目睹,那道年轻的身影在他面前急速下坠,最后小小的身体重重砸在冷冰冰的地板上。

在他身后赶来帮忙的队友同样看到这一幕,刺目的鲜血在男孩的身/下蔓延开,慢慢汇聚成血泊。

刚才还怂恿着说风凉话的人此时一片寂静,片刻的沉默之后也只是如鸟兽四散,归于平静。

沈鹤舟救过很多人,却是第一次看着一条命从他手中溜走。

还有那句对不起。

救援结束时,男孩的家人才匆匆赶来,许是听旁边路人的描述,老太太得知是一名消防员松了手,她孙子才会从高楼掉下来,当即崩溃到晕过去。

之后老太太醒来,便将沈鹤舟当做害死她孙子的凶手,三番五次来中队闹事,就如秦栀那天在中队门口看到的。

赵柏陶:“这事已经过去大半年了,老太太自从孙子离开以后,精神状况一直不大好,隔三差五就来我们中队找沈队长。”

“毕竟老人家年纪大了,我们也不好对人动手,每次只能报警,次数多了,沈队长也习惯了。”

秦栀静静听着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时间说不出话来,鼻尖泛酸,心口像是被人堵了团棉花。

次数多了,沈队也习惯了。

秦栀认真想,沈鹤舟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是什么心境,而他现在所做的,仍然是警铃响起的那一刻,冲在最前面。

见面前的女孩耷拉着脑袋,情绪不太对劲,赵柏陶担心沈队回来训她,于是安慰道:“秦栀,你也别太担心,沈队长说了,时间一长总会过去的。”

有些伤口会随着时间慢慢愈合。

秦栀抿唇,点点头:“小柏,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赵柏陶埋头扒拉着有些凉掉的午饭,笑道:“跟我客气啥,你要是还有想知道的,尽管问我。”

秦栀眨了眨眼睛,莹润白皙的脸颊终于浮现一丝浅淡的笑意:“好。”

赵柏陶吃完午饭,忽然想起一件事儿来,他忙看向秦栀,眼睛亮晶晶的:“秦栀,我之前听你说,你会拍电影,拍短视频。”

秦栀愣了下,依言点头,不知道小柏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事。

赵柏陶解释:“上级要求我们中队拍个消防宣传短片,这事儿本来是宣传部负责,结果宣传部唯一一个会拍摄的姑娘回家生孩子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