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5章 18.BABEL(十三)(2 / 2)

加入书签

如果说之前的方案对应的是《伦敦条约》,那么李林现在提出的方案对应的是《华盛顿条约》。

1922年2月6日签署《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后,美国海军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对这份条约有一番辛辣但恰当的评语:“在日本的全部外交史中,还从来没有过像在华盛顿裁军会议上这样重要、付出代价如此之小的全面胜利。它获得了一个需要为之奋斗50年的国际地位,而且能够不流血地完成,甚至感情上也不受到伤害……不要忘记,今天日本在太平洋和亚洲有一双绝对自由的手,而这是我们在华盛顿会议的条约中给他的。”

海军上将的发言里多少有些发牢骚的成分,但对照后来的历史,他这番论断并不过分。

华盛顿条约迫使美国终止了在关岛、菲律宾、阿留申等接近日本的前沿哨位的基地建设,日本本土及周边水域的安全得到了高度保证,这是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叩关日本以来的第一次,日本获得了西太平洋地区不可动摇的海上霸权。而在后来的战争中,菲律宾、关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伊始即被日军迅速攻占,直到距离战争结束还有不到一年,美军才以惨重的代价收复两地。

李林不会重复美国人养虎遗患的故事,但放着这么一个绝佳的素材不利用,也不符合他的一贯做派。

最终李林给出的是一个《伦敦条约》和《华盛顿条约》的奇妙混合体。

在新版本的国际公约里,所有签约国一致承认并尊重拉普兰的独立、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遵守“在拉普兰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的原则。同时由三大强国组成对拉普兰的国际银行团,所有给予拉普兰的各种贷款均由该银行团负责(实际上就是垄断),并由银行团监督并部分控制贷款的使用。

李林很清楚,以上原则基本满足了公国的底线,尤其是“门户开放”这句口号——公国一定会用自己的逻辑对其加以解释。即所谓“门户开发”是拉普兰打开大门对公国开放,实实在在的开放市场和资源供他们掠夺。以公国的脾性,即便签字立约,乃至官方一再发声保证尊重拉普兰的领土完整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但这并不妨碍公国蚕食拉普兰的领土,扩大势力范围,排挤外国工商业。

他要的正是这种效果。

“我们不会制造争端,但我们会制造争端的隐患,只需要公国自己把事情做出来并直接扔到阿尔比昂的脸上,阿尔比昂的诸位老爷就不用再为如何处理和公国之间的关系吵吵闹闹地讨论上几个月了。”

“银行团当然是我们主导,但我们可以增加阿尔比昂在其中的份额,一旦公国阻挠银行团的运作,排挤外国工商业,实际上也是在排挤阿尔比昂的势力。阿尔比昂商人和与此有利益关联的贵族可不会觉得这是亲善友爱的表现,更不会认为这是对待盟友应有的态度。”

“在利益冲突面前,盟约其实是非常脆弱的东西。”

“至于拉普兰,帝国当然会全力保证他的独立、领土、主权完整,并且提供他们需要的技术专利和各种商业贷款,相对的,拉普兰也要对帝国开放市场,并且保证不会加入任何针对帝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同盟当中。”

皇帝的计划获得了军政大佬的一致拥护,外交部表现的甚至比军方更有信心,在外交部的内部会议上,一群外交官纷纷对皇帝的计划拍案叫绝。

还有比这更完美的计划吗?

拉普兰获得了一份保障独立自主和永久中立的公约;阿尔比昂维护住了同盟,并且获得了进入拉普兰的金融和商品市场的机会;公国得到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保障——每个国家似乎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然而实际上真正获利的只有帝国。

公国会曲解“门户开放”,不断蚕食拉普兰,这等于将拉普兰更加推向帝国;此外公国在商业领域的排他性行为不止针对帝国,实质上是针对所有国家,也包括阿尔比昂在内。其最终目标就是吞并拉普兰,把所有资源控制在自己手中,为与帝国的战争做准备。可这种行为不但等于打了阿尔比昂的脸,更直接损害了阿尔比昂的利益,这些矛盾的积累发酵最终会成为破坏两国同盟的楔子。

至于帝国,要做的就是全力促成公约,之后只要扮演一个忠实遵守公约,履行条文内容,愿意倾听拉普兰诉苦和阿尔比昂抱怨的主持攻到者。其余的事情,这几个国家自己会完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