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章 法罗群岛(1 / 2)

加入书签

虽然和平条约签订了,但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危机并没有结束。民众们得知帝国在战场上损失了上百万的军队,最终还是割让了那么多的领土,付出了足足三亿华元的战争赔款才结束战争之后。民众们都愤怒了,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境内的各大城市,都爆发了反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游行。民众们要求无能的苏丹退位。

不过,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依靠军队和政府的支持,地位稳若泰山。军方的巨头们政府的高官们都知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是败给阿富汗王国、埃及和内志王国的,而是败给中华帝国的。如果没有中华帝国的支持,阿富汗王国、埃及和内志王国早就被他们击败了。但是,有了中华帝国的插手之后,一切就都完全不一样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遭受了惨败,最终更是不得不签署了屈辱的和平条约。

这也使得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者们对于中华帝国恨到了极点。他们迫切的希望能够报仇雪恨。这也使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可避免的滑向了神圣同盟那一方。因为他们知道,仅仅是依靠自己的实力想要找中华帝国报仇,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好的结果很可能是仇没有报,自己的国家却灭亡了。加入神圣同盟,则成为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报仇的唯一途径了。虽然,德意志帝国的实力或许不如中华帝国。但是,整个神圣同盟的实力却也并不是那么弱的。

1861年年底,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穆斯塔法.雷斯特.帕夏在柏林同德意志帝国的外交大臣阿尔布雷希.冯.罗恩伯爵签署了神圣同盟条约,正是加入了神圣同盟,成为了神圣同盟既德国、英国、俄国、意大利王国之后的第五个成员国。

几乎在同一时期。埃及王国和内志王国也加入了中华帝国主导的和平联盟,成为了联盟既中华帝国、西班牙王国、阿富汗王国、比利时王国、爱尔兰共和国、苏格兰王国、智利共和国之后的第八个和第九个成员国。从成员国的数量上来看,和平联盟要比神圣同盟多出近一倍。但是。除了中华帝国这个主导者之外,那些成员国的实力都太差劲了。以至于战争一旦爆发的话。中华帝国能够依靠的,估计还是只有自己。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华帝国主导的和平联盟和德意志帝国主导的神圣同盟之间的对立,越来越严重,双方都在进行军事准备,为下一次的大规模战争做准备。这一点,从双方不断服役的新式战舰就能够看得出来。为了确保海上优势,中华帝国始终以德国海军的主力舰的两倍建造主力舰。这使得海上霸权牢牢的掌控在了中华帝国的手中。不过。这也给帝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毕竟,每一艘的主力舰造价都极其的高昂,帝国如果不是有印度这个重要的军费来源地的话,根本就支撑不住。

而德国人,可就没有那么富有了。英国人支援他们的海军发展资金早已经花光了。现在建造的战舰,都需要德国人自己掏腰包。1861年下半年服役的四艘‘拿骚级’战列舰服役之后,使得德国海军拥有的主力舰的数量达到了24艘。在1862年的时候,德国海军还将有四艘‘赫尔戈兰级’战列舰服役,这将是搭载381毫米主炮的超级战列舰。因为造价太高的原因,德国人只开工建造了四条。当然。后续的改进型,四条‘凯撒级’战列舰也会在明年1863年服役。不过,根据德国总参谋部的预测。战争或许等不到‘赫尔戈兰级’战列舰的服役就会爆发了。一旦战争爆发,为了保证陆地战场的胜利,德国的资源会开始向陆军倾泻,海军能够得到的资源必然会相应的减少。到时候,海军的战舰建造,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为了确保拥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战争,德国加强了对北欧国家的威慑。来自于瑞典的铁矿,是德国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挪威王国和丹麦王国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使得德国或许有机会突破中国海军的封锁,从狭窄的北海冲入到大西洋当中。

德国海军的实力本来就不如中国海军。一旦受困于北海的话,将无法避免和中国海军进行决战。这样的话。对德国海军将更加的不利。如果能够冲入大西洋,就能够在广袤的大洋上打击中国人的海上运输线了,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因此,德国迫切的希望能够将丹麦王国、挪威王国和瑞典王国拉入到自己的阵营当中来。德国的外交官们,进行了很多的努力。但都没有成功,丹麦王国、挪威王国和瑞典王国都是小国,他们不愿意卷入到战争当中。但是,德国人岂会让他们如愿呢?

在失去了耐心之后,德国人直接向他们三国发去来战争威胁。如果他们不加入到神圣同盟的话,德意志帝国将把他们视为敌人,出兵攻打他们。在德国人的威胁下,这几个小国的立场发生了动摇。

1862年,元旦刚过,帝国*军情局就得到消息,丹麦国王腓特烈七世迫于德国人的军事威胁,不得不妥协,已经派人和德国人商议加入神圣同盟的事宜了。预计,再过最多半个月的时间,丹麦王国就会加入神圣同盟了。

此时的丹麦王国只不过是一个人口一百六十万人口的小国而已。这样的小国对于中华帝国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威胁。就算是他们加入到神圣同盟之中,能够起到的作用也非常的有限。不过,丹麦的地理位置特殊,能够对帝国的海军战略,造成巨大的影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