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五章 命门(1 / 2)
罗平镇,指挥部驻地。
对于歼灭庆安守敌,拿下绥化,曾一阳并不担心,他已经筹备了近一个月,要是连眼前的这个田中信男都拿不下来,他还有什么底气,去跟关东军叫板,在梅津美治郎的眼睛里拔钉子?
曾一阳乘着这次机会,在罗平镇外的一处打谷场上,摆起了教案,竟然闲情逸致的给教导团的干部们讲起课来。
这些干部虽说在教导团,每天除了训练之外,还有总部的参谋们过来讲课,学习基本的指挥技能。
教导团不过是司令部的说法,这是源自于军中的传统,一边行军打仗,一边培养干部,两不耽误。教导团,还有一个更硬气的名字——抗大东北军分校。
每一个学员除了教导团的干部之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军校学员。
一年来,东北的局势非常艰难,别说教导团了,连司令部都经常需要转移。这样的局势下,教导团的干部不仅仅要负责战斗任务,还要抽出时间来学习,但成长的速度却是惊人的。
‘学了再做’和‘一边学一边做’,在经验积累的速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别。
两者在实施上有些区别,不过相比下来,后者虽然条件上比不上前者,但要论成就,或许会比前者高上很多。尤其是,学员能够直接参与实战,对于带兵能力、眼界的提高很有帮助。
黄埔在成立之初前六期的学员中,出现了大批的的名将。
一方面,学员的素养高人一等,进入黄埔的学员,都是以救国为己任,怀揣着满腔的报国热情。但另一方面,两次东征和之后的北伐,都让这些学员迅速的成长起来。
战场上枪炮无眼,也让一些初见峥嵘的战将,壮志未酬,未免让人遗憾。
曾一阳也有这样的困惑,但他也不能为了保护这批学员,而不让其上战场。军校学员,首先就是一个军人,能够在战场上不断的磨练才是成长的最好养料。
为了能够让这些将来部队中基层指战员能够很好的掌握小部队作战的精髓,东北局和司令部想尽了办法,有时候也会让教导团去战场观摩,获得第一手资料。
但这次的机会实在太难得,日军绥化地区的作战兵力不足,周围五个县所有的日军加起来还不足一万人,其主力更是一头扎进了庆安这座孤城。这正是小部队运动作战最佳的机会,曾一阳当即决定,用战场来让教导团。
很多现阶段绥化敌我态势的情报,也在讲课的时候交代给了学员,用意很简单,就是要让学员们了解。
平原地区作战,小部队牵制大股敌军,为集中兵力重创其一部创造条件。
当然,这次战役的重点不在这里,曾一阳的目的是肃清在松花江以北地区,滨江境内的日军,为部队开辟根据地创造条件。
曾一阳虽说名义上军分校的校长,但上台讲课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底下听课的学员一个个心情激动,坐在地下静静的听着曾一阳的开场白。
“同志们……抗大东北军分校成立将近一年了,除了在陕北组建的时候,能偶安心在教室内学习一些军事理论知识之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你们都不是在教室内,而是出现在战场上……”
“首长,这次围歼庆安守敌有没有我们教导团的任务?”
曾一阳的开场白刚结束,就有学员耐不住喊了一声。部队已经在战场上,只要越过呼兰河,这场战斗就是参加定了。
“庆安的仗可不是你们想的这么打。对于日军来说,守城虽说不是长项,但我们总不能惯着他们。要是他们将守城这个本事都练好了,到时候,吃亏的还是抗日部队。所以,要让他们发挥长处!”曾一阳说道这里,神秘的一笑,心中自然有些得意。
“首长说的太好了,小鬼子是不能惯着他们。以前在山西作战,我们都是在敌后,都是鬼子不喜欢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往往将鬼子牵着鼻子走。这样一来,鬼子不仅无法利用扫荡驱赶根据地部队,还要付出惨痛的损失。”
一个学员笑呵呵的大声说道。
“所以,打仗说白了,就是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将对手的短处暴露出来。这也是我军现阶段跟鬼子作战的最重要的一环,我军装别不足,尤其是重装备比鬼子少。在同样都是步兵的情况下,我军的行动能力就要比鬼子强的多。”
“首长,这些我们都明白。但怎么样才能让鬼子在平原地区,甘心被牵着鼻子走?”
曾一阳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批学员虽说年纪都不打,但从军的尽力都不短。有些更是从南方的苏区,一路经过长征过来的,作战经验丰富,缺乏的是独立指挥小规模战斗的经验。
只要调教好了,这底下上百人,将给部队输送上百个营连长,这才是曾一阳最看重的。
“弱点!”曾一阳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道。
“弱点?”
有些学员低声跟着说了一遍,他们不是不明白掌握对手的弱点的重要性。而是缺乏这种事事掌控于手中的能力,只要迈过了这一步,这些学员的前途将不可估量。
“没错,就是弱点。兵书上说: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弱点也将在不同的时期会出现转变。我举个例子,在九一八之后,东北军将领马占山假意迎合鬼子,但在关键时期举起抗日大旗,在江桥和鬼子决战。这场战斗,发生在初冬的齐齐哈尔,鬼子在战场上的伤亡并不大,这源于他们的武器优良这长期训练,但是最大的伤亡出现在了冻伤上。当时的关东军拥有的钢盔内衬很薄,而齐齐哈尔当年的天气冷的比常年早,所以鬼子带上钢盔就很容易将脑门冻在钢盔上,一旦揭下来,整个头皮都要剥掉。而战后的统计中,冻伤占伤亡日军中最高的比重。按理说,钢盔能够在作战中降低前线士兵的伤亡,尤其是因为火炮造成的丧亡,但在江桥战役中,日军中的钢盔就成了其造成大量伤亡的最要原因。这是作战双方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曾一阳总结性的说道:“一个优秀的指挥官,不但要能够让士兵信服,还要有一个清晰的头脑,利用一切周围能够利用的地形,天气等因素,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打击对手。”
“而在绥化,日军最大的弱点是骑兵和炮兵。这两支部队一旦驻扎在城内,其作用甚至比步兵都要差。可是在城外,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创造了机会。骑兵和炮兵作为日军最主要的进攻手段,失去了这些进攻力量,日军就只能守城,等待援军的抵达,但是只要围而不歼,绥化的日军就会被牵着鼻子走,最后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曾一阳是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下讲台。绥化的局势能够如此明朗,也正是从1纵围困日军骑兵和炮兵开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