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柙(2)(1 / 2)

加入书签

见到两个老人难过,李旭心里也涌起了几分别离之意。不想让母亲担心,他笑了笑,低声安慰道:“我只是去护粮,又不用打仗,没什么危险!”

“没什么危险,没什么危险你那一身伤怎么来的?谁不知道高句丽人凶恶,人都说辽河水倒流,壮士一去……”忠婶却是心急,大声反驳。话快说完了,才猛然意识到自己不该在少爷临行前犯口彩,重重地向立下吐了两口吐沫,又向吐沫上踩了几脚,讪讪地解释道:“您看我这嘴,夫人少爷别怪,我老得有些糊涂……”

“你说他,是为了他好!”李张氏赶紧打断忠婶的话,低声安慰道,“况且他是你从小抱大的,一直像你的亲儿子般…….”

“粥好了,我,我去看火!”不待李张氏的话说完,忠婶低着头逃了开去。一边走,一边撩衣角擦眼睛。

“你别怪她,忠婶是为了你好!”李张氏看看儿子瞬间铁青的脸,低声劝解。

“我知道!我没怪他!”李旭无力地对母亲笑了笑,掩饰掉眉宇之间流露出来的酸苦。忠婶的几句话出于好心,却像一柄大锤般重重地砸在了他的胸口上。‘辽河辽河水倒流,壮士一去不回头’,这话说得一点儿都没错。当日三百名护粮壮士马踏连营,硬从死亡边缘拉回了三千多弟兄。大伙带着回家的渴望转战千里,冲破重重阻拦,却没想到,在离家咫尺之遥看见了两团烈焰。

桥断了,回家的大门在孤军踏上门槛前轰然关闭。两千绝望的士卒面对十余万高句丽追兵,不可能再一次创造奇迹。仗着战马的脚力,李旭、刘弘基等人冲出重围,且战且逃,一直逃到武厉逻城的对岸,才跳入水中,然后被该城守军用木筏接过了河。(注1)

三百五十名怀着必死之心自愿前去救人的壮士,一共就回来二十三个!王元通、齐破凝、秦子婴,无数好兄弟在逃亡途中消失,三百多护粮弟兄用生命换回来的,只是一个姓薛的将军,还有一个姓宇文的驸马督尉!

旭子也不想让家人担心,但此时他已经没有了选择。即便不为了功业,他也得赶回怀远镇去,参加第二次征辽。那埋骨辽东的三百多名弟兄大半是他的部属,他必须让弟兄们死得瞑目。

“要是去,你自己小心些!”李张氏也笑了笑,伸手替儿子去捋耳边的头发,猛然却发现自己要垫起脚来,才能够到儿子的耳朵。李旭悄悄地把膝盖弯了弯,满足了母亲的心愿。耳边,母亲双手依旧是那么温暖,只是在不知不觉之间,那双曾经柔软的掌心已经变得有些糙,擦在脸上有些酥酥地疼,一直疼到心底。

“打仗时,尽量别往前冲。万一后撤,跑得快些!”李张氏哽咽着叮嘱,手抬起的瞬间,她看见儿子眼中有隐隐的泪光。

因为提起了军书,一家人的早饭就吃得有些沉闷。李家现在已经不似当年的窘迫,为了给旭子滋补身体,每天早晨,干肉、咸蛋、腌菜在餐桌上都能摆起五六样。一些原来李旭爱吃,但只能在过节时才闻到其香味的小菜,如今也成了家常零食。只是今天大伙都没什么胃口,草草地挑了几筷子,就先后放下了饭碗。

“几时走?”老李懋望着窗外渐浓的绿意,低声追问。

“最迟这月底,皇上已经重新启用了宇文老将军,并且征募民间勇士为骁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旭坐正了身体,低声向父亲解释。

所谓骁果,即民间有勇力又想在马上谋取功名之人。去年的辽东大战中,府兵精锐丧失殆尽,所以,这次大隋不得不重新以金银来募集勇士。从过年后官府的邸报上来看,大隋皇帝这次是下足了血本。正月初二,他下令各地继续向辽西运粮。初三,下令募集骁果从军。正月二十三,大赦天下,允许死囚去辽东立功赎罪。二十四,调曾下令放火烧毁辽河浮桥的卫文升返回长安,任刑部尚书,辅佐皇孙杨侑监国。二十五,下令回家过年的将士们前往涿郡集结……

老李懋的脸抽搐了一下,想说些什么,却始终没有说出口。沉默了好半天,才喃喃地叮嘱道:“你现在身许国家,很多事情要自己拿主意,咱李家,嗨,咱李家已经五、六代没出过这么大的官了……”

‘咱李家已经几代没出过这么大的官儿了,你能不能求求那个唐公,让他安排你远离战场?’老李懋在心中悄悄地问。他知道,李家现在的兴旺繁荣都是儿子在外面用命换回来的,现在,他比两年多以前更怕失去这个儿子。但是,他终于忍住了这些见不得人的私心,喃喃地补充了半句:“你放心,爹知道,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

“爹!”李旭没想到父亲口中会说出如此冠冕堂皇的话来,不由得楞了一下。很快,他便明白了老父亲的苦衷,点点头,低声回应:“我知道,我尽量保护自己!”

“你大了!”李懋瞪大双眼看着儿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