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143节(2 / 2)

加入书签

紧接着,他就看到了王安石!

苏轼:“…………”

苏轼幽幽地看着吴普。

就说他怎么神神秘秘!

这小子原来是想看戏!

苏轼和王安石算是政敌。

论朝堂地位,苏轼当然没办法和王安石掰腕子,不过苏轼是大宋文坛红人,影响力大啊!

苏轼倒不是完全反对新法,他只是反对王安石的激进,所以王安石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就抄起笔杆子开始泼冷水。

王安石一听,不太乐意了,我干得好好的,你写的都是什么狗屁文章?于是两人就有了矛盾。

不过两人偶尔还是会坐在一起聊聊天,算起来没什么生死大仇,顶多就是相互讽刺对方几句。

还是后来王安石罢相,苏轼才被弄去乌台蹲大牢。

王安石退休回了金陵,得知苏轼被弄进牢里去了,还特意写信给宋神宗帮苏轼求情来着。

苏轼也知道这事儿,所以心情才挺复杂。他这次身陷乌台诗案,营救他的人挺多,都让他挺感动的,只是他没想过还会有王安石。

就算他觉得王安石识人不清,做事又刚愎自用、不听劝告,这会儿还是得感激王安石的仗义出言。

比起那些想方设法要把他弄死的人,王安石真的算是君子了。

可惜感激归感激,苏轼见到王安石时心情还是老复杂了!

两人的时间线倒是蛮同步的,过来博物馆的节点都差不多,瞧着当真就是老朋友重逢。

“王相公。”

苏轼主动问好。

王安石来时已经听说苏轼被贬黄州,戴罪当个黄州团练副使,关心地询问道:“子瞻你到黄州了?”

苏轼点头,又向王安石道了谢。

王安石道:“你我相识多年,焉能让你被人害了去。若是叫他们开了这个坏头,世上不知多少人不敢再动笔!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王安石一向都反对重刑。

他以前插手过两桩案子。

一桩是年轻时碰上的“鹌鹑案”,讲的是两熟人闹着玩,一个人抢了鹌鹑跑,另一个人追上去踹了一脚,没想到不小心把人踹死了。王安石认为这件事一来是死者盗窃在先,二来鹌鹑主人也不是主观杀人,怎么能判鹌鹑主人死罪?

王安石表示强烈反对!

结果没人理他,还摁头让他赔礼道歉。

另一桩就是他和司马光吵到天昏地暗的案子了。

讲的是有个叫阿云的女孩嫌弃家里给她选的未婚夫太丑,找机会去砍了他十几刀(最终砍断他一截指头)。

地方官员认为他们还没成亲,算不得杀夫这种十恶不赦的大罪,且人也没死,认罪又爽快,可以算是自首,不至于要判阿云死罪。

王安石表示自己很认可这个判决,但是司马光他们不认,他们觉得女子意图杀夫必须死,都动手了哪能算自首!

这时候的皇帝宋神宗非常看重王安石,讨论几轮后决定按照王安石的想法现场给律法加个补充条款,表示“谋杀已伤,案问欲举自首者,从谋杀减二等论”。

这可把司马光给气坏了。

等司马光十几年后上位了,第一件事就是去把这个补充条款找出来重新删掉,坚决不许再随便放过这种把谋杀付诸行动的犯罪分子!

连这种死罪的判决都认为该轻判,王安石自然不会认可乌台诗案这种文字狱。

即使他曾也为苏轼那些反对文章生过气,还是不希望他们大宋起了那样的坏头。

那是会让他们满朝文武被后世戳脊梁骨的。

两人许久不见,话题还是很多的。

他们聊了聊后面越来越撕破脸的党争,皆是一阵唏嘘;聊了聊紧接而来的徽钦二帝,又是齐齐唾骂,恨不能生在那时候去把他们掐死!

苏轼直叹气:“还是子厚眼光好啊,当初要选徽宗登基,他就直言说‘端王轻佻不可为君’。”

当时的端王就是后来的宋徽宗了。

要不是这次站错队,章惇应该还能风光好些年。

两人坐在一千多年后的茶室里,感受着有了暖气后堪比夏日的温暖冬天,聊起过去的人和事都有恍如隔世之感。

等捧起吴普给他们泡好的热茶,王安石才注意到有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小老头儿(杜甫)坐在那儿旁听。

王安石奇道:“这位先生瞧着倒是眼生,馆长怎么没介绍介绍?”

苏轼这才想起王安石还不晓得杜甫是谁!

他看了眼捧着茶坐在旁边慢悠悠喝的吴普,只觉这小子蔫儿坏!

谁不知道王安石喜欢杜诗啊,当初王安石还拿出他自己编的《杜工部诗后集》给他们品鉴来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