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142节(1 / 2)

加入书签

可见王安石不仅很爱写日记(章惇后来曾经根据王安石《日录》重修《神宗实录》,可见他有多沉迷搞日记),还爱特别爱记仇。

老王啊老王,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人!

吴普现在特别期待苏轼回来,当场给苏轼一个大惊喜。

想想看,苏轼他这次回来不仅见不到李白,还要和王安石重逢!

感动不感动,就问你感动不感动!

吴普当场把王安石两人召唤出来,给他们讲了讲博物馆这边的情况。

蒲松龄一个写神鬼小说的,听到自己来到几百年后,激动到不行,没想到真叫自己给碰上了。

可惜回去后他们记不得这边的事。

这稀罕素材,一定得写篇文章记录一下。

相比之下,当过两轮宰相、干过不少大事的王安石就要沉稳许多。他打量着年纪轻轻的吴普,好奇地说道:“你是说苏子瞻也来这边了?”

吴普说道:“多亏了你们在外面捞人,要不然他现在还在蹲大牢。算算时间,他估摸着也快到黄州了吧。”

苏轼这次乌台诗案,苏辙、章惇、王安石这些人都在外面说过情,要不然他说不准就要被人死咬着不放。

王安石捋须说道:“他向来口没遮拦,太容易让人找着错处了。”

两人聊完苏轼,冯梦龙也应吴普的召唤过来陪客了。

冯梦龙研究志怪小说的时候已经读过聊斋,对于蒲松龄的脑洞十分佩服。

若说他写书还脱不开历史和现实里那点事,蒲松龄那可真是天马行空,想的全是常人想不到的事物,偏又叫人觉得这些事很可能发生在身边。

人有情,仙有情,鬼有情,妖亦有情,天地鬼神,世间万物,无不可书,无不可颂!

冯梦龙也是个考了大半辈子功名的落魄写手,见了蒲松龄这个比自己还穷的后辈很有些惺惺相惜,拉着蒲松龄的手就开始熟门熟路地画大饼:“你是不知道,你的书后来可火了!你来了,说不准可以打造出一个聊斋宇宙!”

蒲松龄:“…………”

虽然听不太懂,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冯梦龙热络地和蒲松龄打完招呼,才注意到还有另一个人是吴普没介绍过的。

冯梦龙热情地问:“不知这位前辈又是何人?”

吴普笑眯眯地给他答疑解惑:“这位便是临川先生王安石。”

冯梦龙:“……”

吴普不知从哪摸出一本《警世通言》,打开目录指给王安石分享冯梦龙的巨作,其中第三卷和第四卷都是王安石主场,一篇是前面苏轼已经亲自品读过的《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篇是专门写王安石的《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冯梦龙:“………………”

冯梦龙觉得世上就没有比吴普更爱拱火的人!!!

王安石一向是爱读书的,得知这竟是以自己为主角写的传奇话本,顿时来了兴致,接过吴普手里的《警世通言》细读起来。

第129章

王安石的表情很快从“让我看看这位小友的巨作”变成“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接着他深吸一口气,指着后面的“靖康之祸”和吴普两人探讨起来,询问这是什么祸事。

吴普和冯梦龙对视一眼,目光落到了蒲松龄身上。

吴普一本正经地道:“您最会讲故事,您来给临川先生讲讲。”

蒲松龄表示自己对历史没兴趣,自己不熟!

吴普看向冯梦龙。

冯梦龙一脸唏嘘地转开脸,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他虽然对历史很感兴趣,但他还是不忍心在老王面前讲那什么靖康之祸。

用后世人的眼光来看,老王的想法其实挺先进来着,比如什么宏观调控(市易法)、贷款种地(青苗法)、民兵不脱产训练(保甲法)。

可惜新法内容涉及范围特别广,偏又落实不太到位,既脱离了群众,又没能平衡各方势力。最终不仅没成功,反而还引起一连串互殴式的党争!

吴普就给王安石讲了讲,说北宋最后出了两位皇帝,一位叫宋徽宗,一位叫宋钦宗。

宋徽宗是个书画高手,写得一手流传千古的瘦金体,堪称一代风流皇帝!

王安石听得眉头直跳。

一个当皇帝的,别的方面才艺只能算是添头,若是后世专门用别的才艺来评价他,说明他这个皇帝干得不咋滴!

果然,吴普马上给他讲起了宋徽宗干的怂事:这位皇帝干到敌军挥兵南下,心慌意乱之下马上把儿子推出来,叫儿子顶上!

顶上的这位宋钦宗,和他爹这个临危让命的软骨头差不多,被人劝着劝着也准备求和。

更过分的是,他还干了件和王羲之儿子差不多的事。

大伙都知道的,王羲之儿子、谢道韫丈夫王凝之,曾在海寇入侵的时候表示自己已经作法请神兵相助。

宋钦宗做了什么呢,他听信一个叫郭京的术士的话,说什么他只要稍微带几个兵就可以生擒敌军将领!

于是宋钦宗大开城门,放郭京出城施法。

结果就是郭京跑了,金人轻而易举突破固若金汤的开封城,很快就假借议和的名义到处烧杀抢掠并掳走了徽钦二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