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反派亲娘回城记 第11节(1 / 2)

加入书签

虽说是去帮忙干活,但也就做一些切菜洗碗这些的活计,乡下妇人都干习惯的,一点也不觉得辛苦,相反,一群妇女一起热热闹闹的,日子过得才好的。

而且,人家这里办喜酒,那肯定有荤腥的。

看着张大芳背篓里满满的肉,荷花嫂子道,“大芳啊,你打算这酒席办什么酒席啊?”

张大芳丝毫不隐瞒,道,“我打算办蒸笼席和碗碗菜,一桌八大碗。”

“哎哟喂,那可是蒸笼席呢,好好,这酒席可真是有排面。”

说着话,荷花嫂子已经能够想象蒸笼酒席这个席面上面的肉香味了。

牛车上,好几个妇人也说来帮忙。

张大芳都应答了下来。

等牛车刚刚到村子里不到半个时辰,村人就都知道了张大芳要办蒸笼酒席的事情了。

而在这一天下午,不少村人就给张大芳提了家里的一些蔬菜来。

这些蔬菜里,有自家自留地的萝卜,白菜,葱子之类,也有自家晒的菜干,红薯,芋头,大南瓜,黄豆之类的。

张大芳就地取材,快速的列好了菜单,然后拿给杨爱国看。

杨爱国看了看张大芳列好的菜单,连连点头,道,“这个好,这个好,丫头啊,就按照你的菜单办。”

“好勒!”

父子两这便是商议好了菜单了,而杨爱国最近两天的笑容,就没有从脸上消失过,老爷子整个人都从一种暮气沉沉改变了,人都变得年轻了几岁。

这除了他有了孩子,家里热闹,还有张大芳里里外外都透露对他的敬重,是真把他当做长辈看的。

因村子里难得听见有人办蒸笼席,村人都非常的兴奋,毕竟可以好好的吃一顿,热闹一下了,而现在正好又是农忙,大家在家里正好闲着,便都来帮忙了。

杨爱国的屋子只有三间屋子,办理酒席显然住不下人,好在他屋子跟前不远处,就是村子里的晒谷场,在和张大芳商议以后,村人便把各家的桌椅都借出来,准备把酒席摆在晒谷场。

到了杨婆子家里的时候,等村人前去借桌椅,却被杨婆子逮着一顿给骂了出来。

杨婆子恶狠狠的道,“我家好好的桌椅,凭啥要借给她一个外来的知情?她一个外乡人,如今落户在咱们村,那就是占了咱们村的便宜了,凭啥把咱们村的田地分给一个外人?你们这些人是不是傻?凭啥帮着她办酒席?应该把那个外乡女人赶走才对!”

这话一出,前去借桌椅的村人看向杨婆子的神色,都有些不对了。

村人道,“杨大芳不是为你们家生下两个孙子?”

“我呸!老娘像是缺孙子的人吗?那两孩子还不知道是谁的孩子呢!谁知道是谁孙子?”

这话就是说张大芳人品不端正,给她儿子戴绿帽子了。

村人摇了摇头,转头走出了她的家门口。

哪里有污蔑自己儿媳妇的婆婆?都一个村子住着,人家张大芳长得一表人才,当初也不是非你们家儿子不可?还不是你们家儿子前后舔着,人家为了生了两个孙子,你倒是污蔑起人家来了。

更别提张大芳抽到良田以后,也被张婆子拿瘦田强行换走了。

一时,张婆子的口碑,在村人这里也都越发的传开了。

刻薄,恶毒,是张婆子最新的名片。

张婆子把人骂走以后,当然还不知道自己被贴上了这样的名片,她只觉心里畅快。

等她多谩骂几次,她就看看这个女人在村里怎么有脸继续留下来?

村子里办酒席,大多都是借了各家的碗筷桌椅之类,村长杨大牛在一旁登记来往礼单和账册等。

杨爱国带着两个孩子,看着家里热热闹闹,脸上的笑容都止不住。

这蒸笼席里,有夹沙肉,粉蒸肉,烧白等碗碗菜。

要把蒸笼席做好,是需要席面师傅配菜的。

张大芳既是宫廷菜的后人,做个蒸笼席自是没有难度,她先把所有肉都通过特制秘法去腥,煮得烂熟,再让前来帮忙的村里的妇女一起进行配菜。

一个桌十个人,一人一块夹沙肉,一块烧白等,定菜定量,下面的配菜搭配好,也是一个关键。

好在这个时候的人,都非常的实在,干起活计来都很踏实。

有这些人帮忙干活,十桌席面的配菜倒是很快就做好了,当然了,张大芳也额外留了两桌席面的配菜,就是担心人来多了的情况下,应急用的。

到了酒席当天,村子里的人都来送礼了,有的送块毛巾,有的送几毛钱,有的送一个瓷杯,有的送一个塑料盆等,礼金五花八门,大家伙之前也都提了蔬菜,粗粮之类的过来。

等到了正午吉时,酒席就正式开席了。

村长站在正前方,宣布了张大芳的认亲礼节,等敬了茶,杨爱国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礼盒出来,递给了张大芳,打开了杨氏的族谱,把张大芳和两个孩子的名字,正式记在了杨爱国名下。

因人多,张大芳并没有直接打开礼盒,把礼盒收了起来,那礼盒是一个木头盒子,但是雕纹非常的美丽,上面甚至带着淡淡的清香,闻着像是檀香木之类,如果真是檀香木,单是这个盒子就值不少钱了。

等认亲礼成,张大芳便是杨爱国的女儿了,两个孩子也分别改名杨白杨,杨红袖。

礼成以后,张大芳从此就叫杨大芳了。

对此,张大芳心里别提多乐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