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假千金后科举 第34节(1 / 2)

加入书签

因为不敢去县城找郎中的缘故,张氏娘只能按照以往的经验,将屋子的门窗关的严严实实,整个房间都没有什么光亮,显得无比压抑。

“谁来看我了?”

略带急躁的声音响起,传到顾瑾玉的耳朵里。

顾瑾玉唇角露出了一丝冷笑,声音却无比轻柔,“宝文弟弟,是我。”

张宝文听到这句话,只觉得声音无比熟悉,忍不住撑起身体看了一眼。

只一眼,就吓得张宝文魂飞魄散,声音更是结巴的不像样子。

“顾、顾……”

“顾瑾玉。”顾瑾玉贴心的帮张宝文回道。

张宝文面色僵硬的笑了笑,“顾三哥,好端端的你怎么来了,都不提前说一声。”

“说一声好让你提前跑吗?”顾瑾玉声音带了点笑意,似乎是在开着玩笑。

张宝文没啥优点,但察言观色的功夫却不浅。虽然屋里光线昏暗看不出顾瑾玉的表情,但是却听出来顾瑾玉话里没有怪自己的意思,心下一喜,当下便大着胆子道歉,“顾三哥,对不起,大丫的事是我一时糊涂,我知道错了。听说大丫现在已经找回来了,还望你大人不计小人过,别跟我这种小人一般计较。”

要搁以前,张宝文绝对不会这么低姿态的跟顾瑾玉说话。

但今时不如往日,他的脚废了,以后能不能下地行走都是问题,实在是不敢再得罪前途无量的顾瑾玉。

“这件事好说,但是我可是听说你把大丫卖了不少钱......”顾瑾玉慢条斯理的说道。

“这钱...这钱当然要还给顾三哥的。”张宝文说这话的时候心都在滴血,可为了表示自己道歉的诚意,只能佯装大方道。

“这怎么好意思......”顾瑾玉假意推辞,然后在张宝文欣喜若狂的表情中继续道,“不过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不收也不好。”

张宝文陪笑道,“说的对,这笔银子顾三哥你一定要收下,不然我花着也不安心。”

说完张宝文就吃力的坐起来,费力的搬开自己床头的木板,露出里面的钱袋,拿出来摸了又摸,然后不舍的递给顾瑾玉。

顾瑾玉接了过来,掂了掂分量,就知道张宝文一家还没来得及动这笔钱,心情终于好了一丝。

但这一丝却不足以抵消张宝文犯的错。

张宝文并不知道顾瑾玉在想什么,见顾瑾玉接过自己赔礼的钱袋,还以为顾瑾玉原谅了自己,一直不舍的心终于好受了一点。

也对,不过是个黄毛丫头而已,哪有银子重要。

“你的脚是怎么伤的?真的是传言那样去山里捡柴火,不小心掉到了猎户的陷阱里吗?”顾瑾玉拿到了银子,似乎是很不经意的问了一句,但目光却是紧紧的盯着张宝文的表情。

张宝文并没有把顾瑾玉的这个问题放在心里,还以为是顾瑾玉拿了银子后出于礼貌,关心了自己一句。

“别提了,是有人约我在后山见面,我去了之后被人阴了,这才掉到了陷阱里。”张宝文没有要隐瞒的意思,一脸郁闷道。

“难道你都没有看清对方长什么样子吗?”顾瑾玉追问道。

说到这,张宝文咬牙切齿,忍不住爆了粗口,“我只看到了背影,知道是个女的。他奶奶的,要是让我知道是哪个贱、人阴了老子,看老子不......”

最后一句话张宝文被顾瑾玉冰冷的目光吓住了,没敢说出来。他隐隐有一种预感,自己今天要是敢骂出来,绝对讨不了好。

张宝文看着脸隐藏在了阴影中的顾瑾玉,心里有些害怕,忍不住试探的喊了一句,“顾三哥,你怎么了?”

顾瑾玉回过神来,暗暗打量了一下躺在床上的张宝文,对比了一下张宝文和张爹的长相,收回了自己原本的计划。

原来的计划还是有些便宜张宝文了。

如果他猜的没错的话,这张家,还有些意思。

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顾瑾玉一刻都不想再在张家停留,只和眼巴巴要留自己吃饭的张爹打了招呼,径直就走了。

干脆利落的样子这让故意蹲在地上啜泣的柳如絮怔住了,这和她想的不一样啊。

张爹还在劝柳如絮保重身体,别太为文哥儿难过,压根就没察觉到柳如絮的意图。

倒是张氏娘看出了点苗头,她吃过的盐比柳如絮走过的路都多,哪会看不出柳如絮的花花心肠,再加上要不是柳如絮非要他们家在县城里买宅子,哪会出这些事?说不定文哥儿的脚就是被她害得。

新仇旧恨涌起来,张氏娘当下便是一阵大骂,反正媳妇已经娶到了,还能跑怎么的?

“不要脸的小蹄子,我家文哥儿还没死呢,一副哭哭啼啼的样子给谁看?”

…………

“我告诉你,你这辈子生是我们张家的人,死也是我们张家的鬼!”

张氏娘滔滔不绝的骂了半个时辰,张爹敢来劝,连着张爹一块骂。最后又放了句狠话才摔了凳子走了。

柳如絮身子摇晃着,恨得嘴唇几欲咬出血来,看着张氏娘的眼神是刻骨的怨毒。

她这辈子都没受过这种委屈。

老虔婆!你给我等着!

第四十五章 晋江首发,感谢订阅……

顾瑾玉回到家后就去准备一个月后的院试, 没有再把精力放在张家,但张家的消息却时不时传到顾瑾玉的耳朵里。

农户人家一年到头除了侍弄地里的活计再也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因此一件小事就能津津乐道好久, 更别提还是这么劲爆的大事了。

顾瑾玉对张家不感兴趣, 却不代表其他人不敢兴趣,顾家村不少人都兴致勃勃去张家凹看热闹,回来之后还绘声绘色的给别人讲。

一连好几天, 村头的大槐树下都挤满了闲下来的村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