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1 / 2)
胤禟懵, 劈手夺过了圣旨细看。
见那明黄圣旨上,还真写着着敦郡王胤俄为主, 九阿哥胤禟为辅的字样:“这, 这还真没听错?也好,打今儿起,咱哥俩就要并肩作战了呢!”
这明明伤心至极, 还要拼命安慰他的小表情直看得胤俄心里一酸。
直接把圣旨抢过来:“错了, 肯定是哪个粗心的奴才手误写颠倒了。九哥才是去过海外,对远洋贸易更懂更明白那个。皇阿玛那么英明神武, 哪能干让外行指导内行的事儿?”
“九哥别急, 弟弟这就找皇阿玛让他老人家动动尊手再给改过来!”
撂下这话, 咱们敦郡王就往乾清宫方向一路狂奔。
吓得胤禟赶紧跟上, 就怕他这冲动之下又犯了甚不要命的混。
自打康熙提议建立海事衙门, 着专人署理, 大力发展远洋贸易以来。他所居的乾清宫昭仁殿就门庭若市,反对的、建议的,当然更多惦记着分一杯羹的。
为了把这块大饼弄到自己盘子里, 老大跟太子都很努力。
私下里小动作不断, 明面上也阴阳怪气的。
等他决定让老十主理, 老九协同时。这一个个的又都跟下饺子似的, 噗通噗通跪下, 劝他以江山社稷为念。明言老九、老十不堪大用。
那吃相……
简直让康熙想想都觉得恶心, 不明白自己跟二哥福全、弟弟常宁兄友弟恭了一辈子, 怎么教养出这么群唯利是图的玩意儿?
帝心郁闷之下,乾清宫的气氛不免越发压抑。
唬得御前伺候的宫女、太监们连大气都不敢喘。唯恐一个不小心触怒龙颜,就再也见不着明儿的太阳了!
等这哥俩火急火燎过来, 御前常青树如梁九功都捏着一把汗回禀的。
“哦?”康熙唇角微弯:“你说胤俄抓着圣旨, 怒气冲冲而来?胤禟在后面跟着,一脸的焦急惶恐?”
定是这实诚孩子误以为自己抢了他九哥功劳,急吼吼地过来替胤禟鸣不平。
而胤禟,大抵怕他鲁莽闯祸?
一想到这般美好的可能,康熙连折子都不批了:“让他们俩进来,朕倒看看,是甚了不得的大事儿,值当他们火燎屁股似的,连点规矩体统都没了?”
“嗻!”梁九功躬身领命,亲自将两位阿哥迎了进来。
已经将敦郡王在皇上心中地位提高了又提高的他,当然不忘趁机卖好。
胤俄拱手谢过,进殿就一撩衣角跪在了当地:“皇阿玛您日理万机,为大清江山兢兢业业。论理,儿子不该在对您多有打扰。”
“可底下的奴才忒不晓事儿,竟连誊抄圣旨这般大事都能出纰漏,儿子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明明出海远洋的是九哥,写下种种意见的是九哥,冒死谏言的还是九哥。怎么可能到了真正事成的时候,就变成儿子这个门外汉指导内行了?”
“绝对是底下奴才本末倒置,将儿子与九哥的次序给写反了……”
说完,胤俄还双目炯炯地看着康熙,似乎在说:皇阿玛,台阶儿子都给您找好了,您快顺势下来啊!
诚意满满,绝无半点虚假。
而在他沉吟这么片刻的时间里,前头怎生都不肯认错的胤禟也一个头磕在了昭仁殿的大理石地砖上:“皇阿玛,胤俄都是为顾虑儿子感受这才推说圣旨誊写有误。”
“实则儿子留书出走在先,御前冒犯在后。没被扔进宗人府,都已经是天恩浩荡,哪里还能堪重任?胤禟自知大错特错,不敢狡赖。只求皇阿玛看着十弟一片手足之情的份儿上,万万饶了他这一次!”
接着,就是两兄弟争相认错,各种谦让。
绞尽脑汁保全对方,让对方夙愿得偿的温馨场景。
看得康熙眉眼含笑,觉得胤禟虽然莽撞冲动了些,但还有那么点子赤子之心。甩他那几个眼里只有权势,独独惦着他屁股下头这把椅子与从龙之功的混账哥哥们几条街。
而胤俄这样上孝敬父母,下友爱手足的,更是皇室中最最难能可贵的宝贝蛋。
有这么一个都是托天之幸,果断珍之重之!
一手一个,亲手将二人扶起。
随即康熙便用温柔异常的声音说道:“胤俄说得对,海上贸易这事儿由瑚图灵阿提起,因胤禟得到重视。按理说,应该交由他全权主事。但……”
“正如胤禟自己所言,他又是逃宫又是御前动手的,参他的折子三大筐都装不下。也就是朕硬压着留中不发,否则你这会儿都得往宗人府瞧他。”
胤禟讪笑打千儿:“儿子多谢皇阿玛开恩。”
“哼!”康熙一个白眼瞪过去:“朕都给你小子记在账本子上了,且观后效。”
“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