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称心之死(1 / 2)
当李世民将那道封禅泰山的诏书下达于天下的时候,天下四夷皆是得到了这消息。
对于他们中的一部分来说这大唐的封禅管他们屁事,到时候派出使团献上贡品,得些赏赐也就完事了。然而,对于一些部族而言,这却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自贞观四年大唐与薛延陀合作,灭了东突厥之后,薛延陀势力,在大唐的支持之下,急剧膨胀,称霸整个漠北地区,铁勒九姓尽归其统辖,而那夷男真珠可汗,也成了漠北草原的大可汗。
对于这一切,夷男和他的臣子们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是感到十分满意的,大唐待他们不薄啊!可是,随着薛延陀势力的不断增强,大唐对待薛延陀的态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最开始的全力支持,到如今的半冷不热。夷男派出去的使者,无论是在太原李绩处,还是在长安,皆是受到了冷遇。
最令夷男他们感到失望的便是大唐对漠南诸部落的扶持。
如今的漠南地区,有奚族、契丹、突厥诸部落,他们各自在一块地盘上上生活放牧,其首领皆为大唐羁縻州刺史,平素彼此之间,若有攻伐,则交由太原并州都督府李绩处处理。几年下来,人口快速增长,势力增强不少。
对于奚族、契丹等部落,夷男等人还无所谓,可是对于那突厥部落,他们则是深感不公。大唐对于这突厥部落也太好了吧,不光给了兵器粮食,甚至还让当初灭突厥后建立起来的五万突厥骑兵中的一万人返回漠南草原,为增强突厥战力。
面对这样的情形,夷男等人虽然心头愤恨,却也无可奈何。
终于,贞观十五年三月,李世民发出了封禅泰山的诏书。
而当夷男知道这诏书情况时,已经是七月初了。一听到这个消息,夷男就知道机会来了。
李世民东游封禅,定会抽调关中精锐沿路随行,保驾护航。彼时关中空虚,太原幽州一线兵力仅供防守,无力进攻。若是这时候南下大漠,直达漠南,掠其人口牲畜,追杀突厥,待李世民反应过来,说不定已经大胜而归了。
早在几年前,夷男便一直扩军备战,做着随时发动战争的准备,虽然连他也不知战争的对象是谁。到贞观十五年的时候,薛延陀已经拥有控弦之士十万,再加上回纥、同罗、仆骨等诸部落的士兵,恐怕能召集起二十万大军来。
另外,薛延陀在漠北和诸部落长期的征战中,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战法,薛延陀人仗此横行漠北,竟无敌手。原来在实战之中,薛延陀人发现步弓的射程远高于马弓,即使是同一张弓,在地上的射程也要超出在马背上的射程。据此,薛延陀人打仗之时,十人为一队,逢敌则下马迎之,以弓箭射杀。十人之中,必须留一人在原地照看马匹,若是马匹跑了,这照看马匹之人以死罪论处。若是弓箭击溃了敌人,则上马追杀之,若没有击溃敌人,则上马逃窜。
就是这种战法,薛延陀竟以此横行漠北,再无敌手。
正是这二十万大军和这独特的战法,给了夷男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打上一场大战,哪怕是和大唐打。
“传我的命令,让诸位大臣到我的部落里来。还有将各个部落在牙帐的代表皆叫过来!”夷男深吸了一口气,他需要属下众人和那些酋长们为他增添勇气。
那些站在营帐外的卫士听了夷男的话语,立刻四散开去,通知那些大臣和使臣去了。
没过多久,一个个身影便进入到了大帐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