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工业造物顶峰(1 / 2)
3月15日,交易所送来的材料陆续到场。
二十亩的玻璃温室大棚正式开建。
张南与相关的农业专家,将大棚设计成32米宽、420米长的长方形结构。
温室大棚内部的边缘四周,开凿了一条一米宽、两米深的水泥槽,往里注满水,放入从炼钢厂延伸过来的散热管道,通过吸收管道的热量,从而提升温室内的温度。
此外水槽的存在,也阻挡了浅层土壤的低温传递作用,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环境。
电力问题也不必担心,钢铁镇是耗电大户,有一个配套的3000kw燃煤发电厂,每天发电数万度,分配给温室大棚百分之几,就足够使用。
还有就是人手,张南农场只能抽调出50名的壮劳力人工,平时用于大棚的管理肯定够,但搭建大棚这样的手工活,这点人手肯定不够用,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所以吴泽斌特意抽调了300名炼钢工人,提供不少材料跟设备,花了一天的时间,帮忙把温室大棚搭建完成。
再拉电线,安装照明系统。
至3月21日,这个二十亩规模的温室大棚,就正式投入了使用。
张南带人种下了第一批五亩的蔬菜,剩下的再陆续安排。
当然,由于体内的白色光团所剩不多,融入白色光粒后再种下的蔬菜面积,只有五分地不到,面积不大。
“吴哥,帮大忙了,没有你帮忙,这个项目搞不起来。”
张南握了握吴泽斌的手,表示感谢说道。
“张兄,明明是你帮了我的大忙,我应该感谢你才是。”
吴泽斌有点不太理解的张南的脑回路。
这大冬天的,那个农场主不是躲在屋里窝冬,有几个跑到外面折腾了。
但这位仁兄对种地的热情实在超乎想象,跑到别人的家里,借用别人的地盘,帮别人解决冬天吃蔬菜水果的问题,自己却只能拿四成回报,还得负责长期的管理。
话说这种付出大回报低堪称“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的事情,除了张南这位仁兄,还有谁愿意去干。
反正他是不太理解,换做他,在家里弄块5分大的地,自给自足就够了,完全没必要搞这么大。
或许,真的只能用热爱去解释了。
……
第一批五亩的蔬菜种下去后。
等水果种子全部到位。
张南又带人种下了3亩的草莓、3亩的西瓜、3亩的甜瓜、3亩的葡萄以及3亩的红皮甘蔗。
甘蔗?
种这玩意干什么?
因为甘蔗也是c4植物,光合效率很高,所以张南打算种一批看看,即便有人表示疑惑不解,但作为温室大棚的管理者,张南有权决定种什么。
等以上事情全部忙完,时间已是3月底了。
张南留了两户人口,长期的驻留在温室大棚内,有什么问题通过传呼机留言汇报(没错,科技工业部批量生产了大量的传呼机,可傻瓜式操作,发送语音留言),平时张南大概每两天过去一趟,甚至每天都去。
……
3月底。
其实还有一件事情发生了。
天然气管道修建铺设队,从张南的农场经过了。
虽然张南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但那天也被惊讶到了。至于农场内的土著工人们,有口不择言的,有跪地叩拜的,还有神神叨叨,如同看见了神灵的,表现十分不堪。
管道自动铺设自走工程车。
它的重量至少在三千吨以上,长度超过百米,最高有十层楼高,上层安装了多座炮塔,行走则靠两条硕大的履带,以每小时五公里的速度缓慢前进。
这速度看起来很慢,但不要忘了,它是在一边进行的过程中,一边挖掘前方的埋沟,后面则自动安放连接起来的天然气管道,顺便把埋沟填上,略微压实,从而看不出太明显的痕迹。
总之靠这一台的巨型工程车,天然气管道的挖沟、埋管、焊接、填土等一系列的工作,全部完成。
遇山开洞,遇水成船。
一天时间,就能完成上百公里的管道铺设任务。
再有二十天,就能修到长城防线。
工作效率简直惊人。
当听说张南的农场缺冬天供暖的燃料,这辆巨型机械停下来了一会,也没有专门在管道上开一个阀门送气口,直接让人拉了一根软管,通往小镇的储气站,从巨型自走机械车上,连接了一个端口,把农场储气站的燃气储备,加压到了100%。
张南这才发现,原来这台巨型工程车后的天然气管道,是保持在通气状态的,如同一根不会断的能源线,给这台巨型工程车的大功率燃气轮机,提供源源不绝的燃料,赋予它澎湃的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