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从容布局(2 / 2)

加入书签

只要对方随时夹击过来,就能把它给碾碎,更惨的就是,此地不产粮,大量的粮食必须从外地运进,以前他们用运河这一条策略,为他们运来了大量的粮食,但是现在运河被切断,南方被攻占,他们无法使用这一条了,还不知道从哪里运来这么多粮食供京城之用,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就不要谈南北分治和立足的问题,他们现在首要考量的,其实是活命的问题。

这也是刘布意识到了这一点后,即使是朱燮元率领十多方大军北撤,这是纵虎归山,后患无穷,但是他也知道,这条老虎跑去了贫瘠的地方,能饿死人的地方,他就成不了老虎,只怕会变成一条土狗。

也可以换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华夏帝国跟大明帝国之间的争夺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军事力量的对碰,现在可能就是资源的争夺,在这方面华夏军已经处于领先的地步,他们所拥有的优势,是大明无法拥有的。

所以说许多人对于朱燮元望风而逃,逃进了北方,表示非常的愤怒和不爽,也只有刘布到现在才才意识到这一点,朱燮元留下来不见得就是好事,他逃了也不见得是坏事,总之华夏军都面临选择,而他的选择,又是会产生自己的料想不到的后果。

只是现在,刘布所有的计划都在自己的设想之中。

华夏帝国占领了这么多富裕的地方,又这么有钱,正是他们全力扩军的时候。

虽然现在的华夏帝国,拥有二十万军队,但是这二十万军队跟北方大明从数量上相比,其实一点都不占优势,只是他们都是精兵,战斗力比对方强。

但是他们父子也意识到一点,如果他们要一统天下,即使他们拥有二十万家丁级的部队都不够,他即使拥有二十万精兵,但是把这二十万精兵分摊在全国十几个行省,也就不多了,一个行省一万多人,称不上是兵力雄厚。

他们父子估计,他们要一统天下,以目前大明所控制的地方而算,如果要保持绝对的优势,至少必须拥有一百五十多万军队,如果他们对关外的东北感兴趣;对蒙古感兴趣;对遥远的西域,天山南北路感兴趣,需要的军队就更多。

所以刘布在打跑了朱燮元这一个大敌以后,他就要考量另外一些迫切需要的问题了,那就是全力扩军了。

华夏军的天下是抢过来的,所以他们必须保证足够强大的武力,才能够守住天下。

一句话说来,可能是有些讽刺,那就是他们可能用二十万军队打下了天下,却不能用二十万军队来统治天下,所以扩张军队,势在必行。

也是刘布他感到突然间没那么急的原因,既然对手跑了,就让他跑了好了,反正双方迟早终有一战,今日的华夏军势力还弱,等到他扩张到百万级别的时候,就是对方吃苦头的时候了。

当然这也让刘布为之而头痛,以前领兵打仗的时候,要想的事情相对简单,这就是用尽一切手段和资源,打败敌人就好了,现在他所面临的问题就更多了,不单止要打败敌人,还要考量的,就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势力,如何的统治地方。

大明统治这一片地方二百多年,他们其实也算是深入人心的了,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是支持大明,为他们而努力白,在原版明灭亡以后,还是有这么多人,想方设法的反清复明,这就是一个问题。

刘布就知道一样事情,占领了大明的地盘,打垮了他们的军队,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跟大明争夺民心了。

当然要搞这些东西,华夏帝国他们也是处于占优的地方,主要的就是他们占据的是富裕的地方,粮食的产地,拥有足够多的物产,资源充足,他们自然就可以从容的做许多收买人心的事情。

北方的大明则相对坑爹,主要的问题就是他们缺钱缺粮,这就意味着他们许多事情都无法贯彻。

比如说皇帝和朝廷他不想收税,但是不收不行,不收朝廷就得灭亡,就得就得无粮可发,无兵可用的。

而双方正处于争夺明心,争夺天下之时,一方面是轻徭薄赋,收买人心,另外一方面则是敲骨吸髓,竭泽而渔,最后结果会怎么样,大家不用猜都知道。

但是对于大明帝国来说,就算明知道结果,他们也都别无选择,就是因为他们必须首先活下去了,再考虑其他的事情,这就是成语中的饮鸠止渴,明知道是有毒,但是为了活命,得先喝了止渴再说。

刘布也就是意识到这些问题,他才发现,我应该不急,应该消化眼前的地盘,扩张自己的实力,然后再慢慢陪他们玩,这样更好。

这也就让他的行动,变得宽松起来,没有那么紧张了,干脆慢慢的行军,这可以让他琢磨一些事情,对未来进行规划,刘布率领万人精兵,由抄近路改为步骑齐发,水陆并进。

刘布改为坐船,紫青的舰队为他护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