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形势严峻(1 / 2)
华夏军形势好转,就是大明形势不好的时候。
北方消息传递更加的困难,他们是在夷陵之战的十几天之后,才传到这里,而且他们能十几天收到夷陵惨败的消息,这还是得益于许建强最新建立的情报传输系统。
大明原有的情报传输系统,本来就是十分的快捷的,当年的大明帝国,借助着这驿站系统,征战四方,无往不利。
无论是对南方的安南用兵,还是对漠北的蒙古人用兵,都十分的方便快捷。
但是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这一套便捷的系统,也都像是大明帝国一般逐步的走向腐朽,走向了没落。
更坑的就是崇祯皇帝,为了节省一大笔开支,居然把全国的驿站都取消了,这也就这确实也让朝廷表面上省了一些钱粮,但是对大明丝毫没有帮助,大明依然是被紧张的财政压得喘不过气来。
但是他取消了这驿站,可就是让百万人失去了饭碗,一夜之间变成了无业流民,变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造反,李自成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笔账,崇祯皇帝没算过,他还在为自己节省了开支而沾沾自喜,如果让他知道现在席卷北方几个省,令大明耗资千万也剿灭不了的流寇之乱,就是他为了省一点点开支而省出来的,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而且取消了这些驿站系统,其弊端马上就出来了,其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没有了,这就令许多人都非常的不适应和不习惯,乃至于产生更大的混乱。
在重大情报之中,地方官员不敢丝毫的拖延,只能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一级一级的传递上去,这对于一些普通的情报来说,这就麻烦了,这就不知道应该如何传递了,这也是大明对付地方的形势失控,控制力越来越差的一个原因。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下面发生了是什么事情,上面的命令也传达不下去,所以两者之间就产生了巨大的混乱和不安。
许建强也是这一件事情的亲历者,当年在取消驿站的时候,是崇祯二年,他还在刘远桥身边侍伺,当时刘远桥还是大明的臣子。
刘远桥是痛心疾首,当时他就说:“朝廷此举,实在是愚蠢至极,这与捡了芝麻丢了瓜,有何分别?朝中衮衮诸公,目光短浅至此,不当人子也。”
就以许建强的智慧,他都明白一点,这是非常愚蠢的一件事,也不知道皇帝是听谁的,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情。
大明的驿站系统是太祖皇帝就制定下来的,他可是令上百万的人有了一份活干,虽然花费了不少的钱粮,但是它也在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朝廷也通过他安置的大量的人员,这些人专心的为大明服务。
现在好了,突然之间就有这么多人丢了饭碗,而且还是粗暴的一刀切,什么都不管,不出乱子才怪,估计等到他们知道,席卷全国之乱的流寇头子之一李自成就是其中之一,就是被他们逼出来的一个估计,他们会肠子都悔青了。
不过这也是大明朝廷一贯的尿性,朝廷所有的反贼,其实都是他们逼反的,原来是他们体系的一员,被他们逼的走投无路了,最终就是造反了。
你还别说,这一套还真的是如此,早在万历年间就开始造反的努尔哈赤,他本来就是大明建州卫的指挥使,所以人称建奴。
而在西南造反了十多年的奢安之乱,他们也是大明在西南的土司,官方的宣慰使,再到最近刘家之乱,刘家也是朝廷体系的一份子,最终还是因为双方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走向了灭亡,大明所有的敌人,都是自己的手下,最终被自己逼反,刘远桥把这一切叫做官逼官反。
当然,朝廷他肯定不会这么想的,朝廷他始终想的就是,我等如此奉公守法,如此的体恤民情,奈何天下之间,刁民如此之多?
皇帝则在想的也就是,朕兢兢业业,敬天法地,奈何总有刁民想害朕,就是因为不同的立场,决定了不同的想法。
当皇帝接收到这信息的时候,第二天就是除夕之夜,因为之前的夷陵大捷,皇帝龙颜大悦,准备举行一场盛大的国宴,款待群臣,振奋民心士气。
谁知道就在这一个时候,传来了如此惊骇震撼的消息,所有的人都惊得呆了。
当初的夷陵之战,他们有多么的振奋,有多么的高兴,现在就有多么的震惊害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