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春节联欢晚会(2 / 2)
这么做算是一个特例,毕竟农牧公司在1983年就上缴利税1568亿元,预计1984年这个税收将会达到5768亿元。
这么大额的税收,而且是单个企业创造的,中央财政当然不允许地方独自分享这么多税收,毕竟中央财政也很穷。
但是这并不是常规税收制度,并不是长久之计,说到底就是一个临时的举措,所以赵一认为现在提出税收改革很有必要。
只是自己只是一介商人,在政府里面不担任任何职务,不适合提这种建议。
前世中央财政没钱,一些地方困难的地区出现灾情,希望中央政府出钱赈灾,结果中央没有钱,当时的财政部长还需要地方财政部门募捐。
结果还有的富裕省份财政部门不给面子,因为按照“包干”契约,只需要每年给一笔钱给中央财政,剩下的都是该省的自留财政收入。
正是这样的困境,才有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出现,“弱中央,强地方”自古在我国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如果是和自己很密切的事情,以自己的影响力,说说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个税制改革和自己八竿子也打不着,他只要规规矩矩的纳税即可,所以就不适合自己提意见了。
想到这里,赵一就有点无奈,但是如果现在自己参政的话,估计会有很多人猜忌吧。
毕竟自己的企业已经占据了整个国家gdp的大半壁江山了,已经在经济领域拥有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如果再参政,会让很多人寝食难安。
现在的局面算是赵一和政府达成了某种平衡,双方在各自的领域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双方都尊重对方在各自领域的权威。
这也是赵一提出的很多经济发展建议都能够获得通过的原因,自己甚至都可以参与到前世只有国企才能够参与进去的产业领域。
如华夏国际石化公司的石油化工产业,待遇除了不能够在国内进行油气勘探之外,其他都没有什么区别。
同样的,新慧能源公司进行的核电站的研究,之前也是中核工业公司的领地,现在也向他开放了,当然核原料还是中核工业公司来提供。
现在政府和赵一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努力发展国内经济,让人民尽快富裕起来,这是双方能够达成平衡的基础。
只是以后经济发展起来了,经济总量达到了全球第一的时候,这种默契还会不会存在,赵一也不敢保证。
说心里话,这些在外人看来是巨大的财富,但是在他看来,也就是些许钱财,如果到时候这些钱财能够使用到人民身上,他自己是无所谓的。
但是就怕这些钱财最终不一定到人民身上多少,而是肥了一小部分人,这是赵一无法容忍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句话说着简单,但是能够做到的人却是了了,特别是后面哪些政治家的后人,他们还有多少秉承了这种初心呢。
赵一对此是持悲观态度的,但是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赵一目前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发展自己的武力,这是绝对不行的,到时候引起内乱,对谁都没有好处,这是各方全输的下场,特别是处于底层的百姓,遭受的苦难更加多。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如果按照前世的发展速度来看,这个时间会很长,长到可以暂时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但是这一世,由于自己的出现,经济发展速度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想要实现全球经济gdp第一的目标,时间会大大的缩短,甚至不需要二十年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内,必须要留一手,不能事到临头才开始想办法,这样不仅手忙脚乱,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成事。
只是怎么布置,这是让赵一头疼的问题,最好的布局达成的效果,当然是沿着路线一直走下去,中途不会出现大的波折。
那么想要这样,就必须在全民之中达成一种更大目标的共识,也就是说不仅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这样的目标,因为在赵一看来,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难度太低。
在这个目标实现之前,还可以保持全国上下一心,保证政府上层能够齐心协力。
但是如果实现了呢,后面如果没有更大的目标,是不是争权夺利就会发生,会不会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
纵观我国,每个王朝都是这么一个过程,貌似无法脱离这个规律,现在虽然没有家天下,但是赵一觉得这样后面更危险。
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攻击目标,那些国家蛀虫心安理得的躲在树洞里面,偷偷的吸食树木的营养,直到整个国家彻底腐烂倒塌。
如果赵一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寿命,那么也不用考虑这么远,毕竟后面的事情,不是他能够掌控的,也就不用操这个心。
但是赵一有信心让自己活的很长,那么这些问题也就不可避免的摆到了他的思考范围内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