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被怼,李二陛下生气的真正(2 / 2)
除了贞观四年,攻灭东突厥,血洗渭水之盟的耻辱之外,在登基之后,李二陛下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大功绩。
再加上贞观五年,贞观之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地狭人稠,耕种不博,户口单弱,国力未复。
所以李二陛下看到两次推迟不许之后,第三次还有那么多位重臣,尤其是魏征竭力反对之后,放弃了贞观六年的封禅。
尽管如今的贞观五年也存在历史上的贞观五年一样,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如今的贞观五年,有一件事情是和历史上不一样的。
那就是李二陛下亲征北疆,统一了北疆草原,而这件事情,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都不成做到的,是前无古人的开天辟地第一回!
这件事情,就如同李二陛下凯旋归来长安城时所说的,是可以感天动地的,是可以敬颂苍穹的,是值得大书特书,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
历史上的贞观五年,李二陛下会屈服于现实,屈从于魏征、戴胄、高士廉等人一番劝诫。
但现在携荡定北疆之功、大胜而归,正值志得意满、壮志慷慨之时的李二陛下怎么会听从魏征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认命呢......
历史上有一种礼节叫三让,是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时、封禅天地等家国大事的谦让之礼。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申午,乃即皇帝之位汜水之阳。”
《后汉书·和帝纪》:“故太尉邓彪,元功之族,三让弥高,海内归仁,为羣贤首。”
就是曹操称公称王,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也都让了三次,然后就职,当然这些在现代看来,是很虚假做作的东西,可在古代就是礼节、美德。
本来,李二陛下是打算趁着今日承天门听政的大好时机,把武士彟的奏折掏出来宣读一下,请大臣们议一议,过再示意懂做的大臣闹一闹,试一试朝中重臣的态度......
可是呢,李二陛下正准备把武士彟的奏折掏出来宣读的时候,魏征就怼了上来,一席话喷得李二陛下哑口无言。
不仅李二陛下封禅的事情腹死胎中,还不得不在情急之下推出一个凌烟阁来救场,来顺服群臣之意......
可是为什么,魏大人会提前知道这一封奏疏的事情呢?
等等,魏大人是秘书省的监令,秘书省是隶中书之下,与中书省一同,掌禁中图书秘文、共掌机要的省部,但凡重要的奏折,秘书省也是要事先保存留底的。
而这份这么重要的奏疏,在中书省审核承交给李二陛下之前,经过秘书省时,魏大人要是恰好看到了,也是有可能的......
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将朝堂之上所发生的事情和此前李二陛下的态度连贯起来,所有的事情,程处弼都想得八九不离十了。
“这封奏疏,好看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