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依相守,白头到老(1 / 2)
父皇走了,走得很豁达,很安详,比我们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要豁达、安详。
用父皇的话来说,他早该走了。
早在母后离开的时候,他就该跟着母后一起走了。
可是,他是大唐的皇帝,他还有未尽的事业没有交待好,不能紧随着母后甩手离开。
现在事业都已经交待下去了,他也没有什么好牵挂的了,可以放心地随母后而去,去陪伴孤单的母后了。
可对于我们,这却是至亲之人生离死别的大事。
我们,没有任何人能做到像父皇那样淡然和洒脱,整个立政殿内都是悲痛欲绝的哭喊声。
夫君哭得很伤心,泪流满面,两只眼睛哭得通红。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这是夫君的处世之行。
夫君向来都是那张神色自若的面庞,扬着轻轻浅浅的淡笑,自信从容,淡泊雍容,仿佛天大的事情在他的面前都不是事。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
对他人而言难于登天的事情,到了夫君的手上,轻松自然,迎刃而解。
若非亲眼所见,我很难想象靠在塌前哭得不成人样、比孩子还来得迷茫的男子会是我的夫君。
可在父皇离去之后,最先止住悲痛的也是夫君。
他如今已是尚书左仆射,是大唐地位最高的宰相。
擎天之柱的父皇已经离去了,在稚奴继任皇位,稳固朝政之前,大唐江山社稷的重任都压在了夫君的肩头。
父皇驾崩的讯息如何告知各州府,如何让稚奴继承大统,如何办理父皇的治丧大礼,如何稳固因为父皇驾崩而人心离散的大唐......
这些都是夫君迫在眉睫,而且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许是父皇的突然驾崩刺激到了夫君,亦或许是与父皇的深情厚意让夫君想要为父皇做些什么。
在父皇驾崩的这段时日里,夫君一扫往常慵懒闲散任权下放的姿态,亲力亲为起来。
夫君常常会工作到近更时才回府,回府之后便独坐在书房亲笔为父皇书写祭文。
书房的灯火时常亮至天明。
每次站在书房外瞧着夫君越显单薄的身体,进入书房为夫君端茶送汤见着布满血丝的瞳目,总心疼地想着想要宽慰、规劝夫君点什么。
可话还没有说出口,看到夫君又埋下头去专注在案头的身影,却不免又说不出话来。
自贞观五年至今,夫君与父皇相知近三十年。
夫君与父皇之间的情谊,未尝比不了自己这个亲生女儿。
甚至在志向、韬略、性情之上,父皇与夫君之间的情谊,只怕比自己还要来得深厚。
他们是知己。
父皇识夫君之才,夫君成父皇之志。
......
父皇的灵柩在稚奴的亲自押送下,运往了九嵕山,葬在了昭陵。
夫君亲笔为父皇书写祭文,亲手为父皇刻碑墓志。
在父皇下葬之后,稚奴也正式于太极宫承天门举行登基大典,大赦天下,继位为帝,改元‘永徽’。
当稚奴登基之后,夫君又开始简政放权了。
这一次的权力不是下放,而是上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