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2)
“你是说,你对刑侦已经侦破和正在侦办的有关案件有独到见解?”
她呆住了,眼神闪烁地迅速瞥了一眼童文,又看了一眼齐胜。
但贾诚并没有等待方娟回答。他正讲到兴头上,或许是意识到了坐在他对面的童文变得紧张起来。
“我办了二十几年案件,”贾诚继续说,“对证据的把握和犯罪的认知,自信有些心得。刚才齐胜向我汇报你的观点时,我对自己都怀疑了,难道我们前四年的命案都办错了?方副主任,你觉得我们锁定的嫌疑犯是被嫁祸的?”
“实际上,我也只是猜测,没找到具体证据。”
“是吗,真是太有意思了。郑航,你是不是在跟着方副主任找证据?你是不是把我们侦办案件的信息都告诉了方副主任?”
“没有……我没有参与侦办案件。”
“你下午在干什么?”贾诚盯着郑航说。
“陪同刑侦的同志去了被害人家。”
“晚上呢?”
“晚……晚上在法医室。”
“谁通知你到这儿来的?”
郑航脸涨得通红,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是我请他来的。”方娟说,“我怕一个人过来不安全。”
“这是你的案子吗?”
“我是来学习的,并且想解开心中的疑问。”
“你还是在质疑我们侦办的案件?”贾诚忍不住惊呼道。他瞥了一眼关西,同样一脸费解的表情。
显然,他们两人都倾向于“方娟挑刺”的想法,这或许正是齐胜向他们汇报的观点。为什么不呢?都是证据确凿、法院判决过的案件,被说成冤案,真是岂有此理!
“不妨,”童文磁性的声音插了进来,“先听听方娟的看法。当然我无意偏袒她;只是作为旁观者,建议给年轻人一个表现的机会。”
“年轻人勤思好学,是值得鼓励的。”关西说。
“谢谢。”方娟感激地看了童文一眼,同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开郑航的目光。他现在会是什么感觉?出卖?困惑?还是很受伤?她不想让他产生不好的感觉,可是她自顾不暇。
“我下面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我的个人观点,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但是,我先后将这些观点向有关领导汇报过。听了我汇报的领导的看法跟贾副局长差不多,觉得我没有实质性依据,是异想天开。”
“没错,我的怀疑始于前年,但真正落到实处是去年六月份。在我的笔记里,那是本年度发生的涉及吸毒人员的第四起命案。当时,我申报了吸毒人员跟踪调查研究项目,重点分析研究涉及刑事案件的吸毒人员。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发现疑点,但搜集到前三年的十余起案件,集中分析后,找到了案件发生的规律,那就是时间、方式、手法的一致性。接着,发生了去年的第五、第六起案件,我自始至终跟踪了整个侦查过程,我对自己的怀疑更加坚定。同时,我感觉到凶手发现了我的怀疑,他开始跟我玩游戏,他在现场留下一些线索让我去猜测……”
“凶手留下了侦查线索?”童文打断她的话。
“是的。去年的第四起案件留下打火机和打火机撞击芯,第五起案件留下羽毛和牡丹花,第六起案件留下棉花和银健宣传单。”
“那都是些正常的现场物证,说明作案人不是那么精明和细心。”齐胜鄙夷地说。
“我知道你们会这么认为,所以我在汇报时不敢说出来。但是,今年就不同了,有人开始打电话爆料……”
“电话?打到哪儿?”关西惊讶地问。
“我。电话直接打到了我的手机上。谁知道凶手发什么疯,我一共接到三个电话。来电人使用了变音设备,他或她一直向我传递同样的信息——针对吸毒人员的杀戮又要开始了。第三个电话中,他还告诉我注意一块黄绸手绢,说或许这块手绢会帮助我揭开谜底。”
“这么说,你的怀疑有根有据啰?”贾诚说,“既然早就有人给你打电话,为什么不把这么重要的线索汇报给领导呢?”
方娟看了他一眼:“准确地说,我把这些事情告诉了那些愿意听我说话的人。但是,纠纷引发的激情杀人太普通了,特别是涉及吸毒人员的案子,动机明显,证据确凿,侦查员办这种案子轻车熟路、信心满满。哪里会理会一个没有办过刑事案件的女民警的想法?领导听了我电话线索的汇报,只当是对我长得漂亮的惩罚,恶作剧呗!”
“当初我就是这样想的。”童文诚恳地说。
贾诚的脸渐渐涨成了酱色,灯光下愈发显得黝黑。方娟知道他是恼怒自己的直率,但她已顾不得那么多了。
“真的有黄绸手绢吗?”关西盯着齐胜问。
“嗯,但查不出来源。”齐胜回答道。
“我分析过被害人身上发现的证物。仅凭黄绸手绢,我看不出与案子有什么关系,或许是被害人的私人物品也说不定。”贾诚再次质疑道,“方副主任,那个打电话的人告诉你凶手会在昨天杀人吗?”
“没有。”
“他告诉你会抛尸橘树林?”
“没有。”
“他说了黄绸手绢会指向嫌疑人?”
“没有。”
“这么说,打电话的人没有向你透露任何信息。”
方娟的脸又红了。“是的。我反复追问一些有用的信息,他就是不说。相反,他说完想说的话,便自动挂机,不顾我的追问。”
“那么,我想多问一句。”贾诚露出讥笑的神情,“你在办公室谈论过自己的研究成果吗,当着一些来访者的面?或许你的那些管理对象正在窗外听了去。”
方娟简直要哭出来了。对方的话里颇有讽刺意味,可她不能反驳,她也反驳不了。她确实在办公室讨论过,特别是跟律师庄枫,她还直接跟管理对象说过,警告他们小心。
贾诚不再把目光放在方娟身上,而是把注意力转向整个会场。
“一条查不出来源的手绢,一个没有具体信息的电话,一组只能归纳为某类普遍性的规律,就说这几年来发生的个案是系列案件,我觉得这实在太牵强了。”贾诚尽量保持平和的口气说,“我相信,即使拿十年前涉及吸毒人员的命案进行分析研究,也能发现那些规律。如果把方娟同志调回机关工作,那些电话将会慢慢减少,直至没有。”
“这个结论似乎下得太早。”童文直接提出反对,这让方娟再次心生感激。
“我不是要下结论,我是拿出来大家讨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