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请长缨 第36节(1 / 2)

加入书签

“就是你说的什么监管和腐败的。”

“没有监管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对对,就是这句!”周衡想起来了,他对众人说:“这句话是小唐跟我说过的,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这些年,咱们只讲放权,不讲监督,最终的结果就像老管说的,换一任领导就能够把过去的家底折腾光。我一到临一机就感觉到了,临一机原来的领导班子,简直就是土皇帝的待遇啊。”

“你是说张建阳搞的那些名堂吧?”管之明说。

周衡说:“他只是一个代表罢了。如果没有厂领导的要求和纵容,他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副主任,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管之明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年,临一机的不正之风可不止是张建阳搞的那点名堂。各个车间、各个部门,都有花样百出的做法。不过,我这次回来,倒是觉得面貌有所改变,这应当是周厂长整顿的结果吧?”

“还远远不够。”周衡说,“这两个月,我也就来得及整顿了一下机关的工作作风,把各部门的小金库临时冻结了,更深层次的一些整顿,现在还不敢做。说到底,现在业务形势还不稳定,临一机经不起大的折腾。”

管之明点头说:“周厂长办事果然是稳重。我也觉得,现在还不宜大动干戈,最起码也要等到这桩业务做完,厂里有几百万的毛利进账,那时候领导说话也有底气了。”

周衡看看管之明,又看看朱亚超,说道:“老管,老朱,你们二位都是在临一机工作多年的,我想向你们请教一下,如果下一步我们要做一些更深层次的整顿,最重要的应当是做什么?”

听到问话,朱亚超踌躇了一下,把目光投向管之明。管之明倒是当仁不让,轻轻笑了一声,说道:“周厂长太客气了,我哪当得起你说的请教。不过,以我在厂里的经验,还有这段时间在南梧那边呆着思考过的一些事情,我觉得要让临一机彻底摆脱困境,最重要的是裁撤冗员。

“过去国家也提出过减员增效的要求,临一机也搞了几轮,结果人员是越减越多,效率是越增越差。就说我刚才和小唐去的车工车间,现在人员已经有400多了,但真正能顶得上用的,连200都不到。那些会吹牛拍马的,技术上狗屁不通,却能够当上什么工段长、调度员,都是光动嘴不用动手的轻省活。能干活的,一半退休回家了,另外一半也是满腹牢骚。

“机关这边就更不用说了,整个厂部机关,得有800人了吧?还有行政后勤,什么小食堂、招待所、子弟学校,每个部门的人员减掉一半没有任何问题。过去我们苦哈哈找点业务过来做,干活也就是1000人不到,却要养活7000在职职工和1000退休工人。这么重的负担,不垮台反而是怪事。”

听管之明开了头,朱亚超也跟着说道:“老管说得没错,这些年,脱产干部越来越多了。很多人不愿意在车间里干,就想办法调到机关来。都是关系户,他们开了口,领导这边还能不同意?就我分管的保卫处来说,现在有70多个正式编制,还从劳动服务公司借了50多个人。为什么,因为正式编制的这些人根本就不乐意干粗活,什么值班、巡逻之类的,都是临时工做,正式编制的每天就是喝喝茶,聊聊天。”

“生产处这边也是这样,人浮于事的现象很严重。”吴伟钦说。

周衡微微地点着头,说:“你们说的,和我考虑的一样。我也是打算下一步就要开始裁撤冗员了,精兵简政,把人员减少一半,生产能力说不定还能提高一倍。”

“这是肯定的。”管之明说,“多余的那些人,不但帮不了忙,而且会拖生产的后腿。就说这一次的任务吧,等到发奖金的时候,就有你老周头疼的了。各个车间里,干活的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人只能看热闹。可看热闹归看热闹,发奖金的时候如果忽略了他们,他们可是会闹上天的。”

周衡黑着脸,说道:“想闹就闹吧,收拾不了这些人,我还当什么厂长。小唐!”

“到!”唐子风应了一声。

“这些天,你跟着老管,要多看多记,各车间里光叫唤不干活的那些人,你都给我记下来,等到任务完成,就该拿他们祭刀了。”周衡杀气腾腾地吩咐道。

第76章 打包机发货

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又聊了其他的一些话题,主要都是围绕着临一机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管之明不愧是在厂里土生土长又担任了多年生产领导工作的老人,看问题自有其独到之处,说出来的见解屡屡让周衡等人茅塞顿开。相比之下,朱亚超因为是转业干部出身,在厂里分管的是安全保卫,过去与班子里的其他领导关系也比较淡,所以能够贡献的思想是有限的。

吃过饭,周衡让管之明回小招待所去休息,管之明却表示还要回车间去。他此前叮嘱工艺科的李工和陈工要在晚上八点之前拿出新的铸造工艺,现在时间快到了,他要去铸造车间看看。唐子风累了一天,原本是打算回家睡觉去的,闻听此言,也只能表示要跟管之明一道去车间了。管之明是50多岁的人,他没喊累,唐子风实在也不好意思喊累。

“年轻人,趁着年轻多干点活,不会吃亏的。”

前往车间的路上,管之明拍着唐子风的肩膀说道。共同吃过一顿饭之后,管之明与唐子风之间的关系又近了几分,他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阶下囚,把唐子风当成领导,而是把二人的关系当成了长辈与晚辈的关系。至于唐子风是否接受这种关系的定位,管之明就不在乎了。搁在几个月前,以管之明的地位,愿意这样拍唐子风的肩膀,唐子风都应当觉得受宠若惊才是。

唐子风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情况下该表现出逆来顺受,什么情况下该装得桀骜不驯。管之明是来给周衡解围的,所以也就是来帮他唐子风解围的,他有何必要去计较管之明的举动呢?反正管之明干完这桩活还得回南梧监狱去,并不会对他唐子风有丝毫影响,对方要在自己面前找找长辈的感觉,自己就给他这个面子好了。

带着这种想法,唐子风笑着应道:“管厂长放心,我现在是个单身汉,一身无牵挂,干多少活都没问题。我只是担心管厂长你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如果把你累出个好歹,周厂长可饶不了我。”

管之明自负地说:“这算个啥,以往抓生产,熬几个通宵不是正常的吗?对了,小唐,你跟我到车间去,也别当哑巴,有什么想法,也可以提。你不参与进来,怎么能知道生产是怎么回事呢?”

“可是,我啥也不懂啊。”唐子风说。

管之明说:“没关系,一会到了车间,我给你找个师傅,让他给你讲解。咱们定下的工期不是一个月吗?这一个月时间,你就扎扎实实地在车间里泡着,我保你一个月就能够出师,不说达到几级工的水平,最起码,车钳铣,电气焊,你多少能看出个名堂来。”

“没这个……呃,好吧,我听管厂长的。”

唐子风本想说句“没这个必要”,话到嘴边又改了口。管之明兴致勃勃地要给他当老师,他如果推辞,难免会让管之明对他有些看法,从而影响到双方的合作。周衡可是吩咐过他要照顾好管之明的,目的当然在于最大限度地压榨出管之明的能量,以便按时完成这批打包机的生产。

从内心来说,唐子风并不打算让自己成为一名工业技术专家,他甚至没打算在这个行业里干太长的时间。吃饭的时候,朱亚超问周衡是不是干满三年就要离开,这句话其实是问到唐子风心里去了。依唐子风的想法,二局派周衡和他过来,说好是帮助临一机扭亏,他们能够把这个目标完成,就功德圆满了,至于临一机未来如何发展,又关他和周衡啥事呢?

好吧,就算周衡是个敬业的人,对国家的机床产业发展忠贞不二,那也是周衡的选择,他唐子风并没有这样的理想。他费尽心机去金车讨欠款,开拓打包机市场,还有帮助黄丽婷开超市,动机都是短期的,目的是为了临一机能够迅速起死回生。如果临一机明年就能实现全面扭亏,说不定二局就会提前把他和周衡调回去,这才是他所要的结果。

至于说什么车钳铣、电气焊,管之明懂就够了,吴伟钦估计也是懂的,他唐子风需要学这些干什么呢?难不成管之明觉得他会在这个行业里干一辈子?别逗了,哥是想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谁耐烦学这些东西?

随后的日子在紧张与平淡之中匆匆而过。管之明智计百出,带着工人和工程师一起改进工艺,挖掘各种潜力,不断地提升着生产效率。周衡向车间许下各种诺言,表示事成之后要重奖有功之臣,让大家过一个肥硕的新年。

唐子风发挥了自己作秀的特长,与分管后勤的张舒以及分管劳动服务公司的张建阳合作,为生产一线提供各种后勤保障。他让食堂为上夜班的职工提供夜宵,从超市弄来一批购物券发给工人,声称是劳保补助,让大家去买香皂毛巾啥的。可实际上工人又哪里用得上这么多香皂毛巾,这些购物券都转到了各家的女主人手里,虽说也就是十块钱的面值,但效果比直接发10元钱的奖金可好得多了。

管之明说要找人教唐子风技术,也并未食言。每到一个车间,他都要指派一名技术好的工人负责给唐子风讲解生产流程,还逼着唐子风亲手去操作各种机床。正如此前管之明说过的那样,机床操作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难度,那些小学、初中学历的工人都能够学会的技术,对于唐子风来说就更没障碍了。

唐子风心里不乐意学这些技术,但真到让他学的时候,他还是学得挺认真的,而且果然就迅速掌握了各种技术的基本要领。再回头听管之明与工人们讨论工艺,他就不再是两眼一摸黑,而是能够听出一些道道了。再往后,他甚至能够在大家讨论的时候,也掺和着说上几句。他智商高,加之没有什么先入为主的思想禁锢,有时候出个馊主意,还真让人觉得有些独辟蹊径的感觉。

一来二去,唐子风居然有点喜欢上车间里的那点事了,在车间里也着实地交了一些朋友。其中与他最投缘的,当然是装配车间的钳工宁默。当着车间里小一半工人的面,唐子风与宁默相谈甚欢,然后意外地发现二人居然是老乡,都是从屯岭市出来的,你说巧不巧……

1995年1月3日,第一台长缨牌新型废旧金属打包机从临河发货,运往井南省合岭市的芸塘再生物资公司。

……

“这就是我们从临一机采购的打包机,能够压薄片包块,钢铁厂那边特别欢迎,我们的包块废钢原来压价都卖不出去,现在是供不应求。这机器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不挑材料,的确是一台好机器。”

芸塘公司的打包车间里,公司老板喻常发对身边的两名汉子介绍道。

这两名汉子,是喻常发的老朋友,分别是合岭市龙湖机械厂的厂长赵兴根和总工程师赵兴旺,是亲兄弟俩。这个龙湖机械厂,原来是龙湖镇的乡镇企业,被赵家兄弟承包后,现在已经完全成为兄弟俩合办的私营企业。

龙湖机械厂是做农机修配起家的,现在发展到能够制造各种机器设备,包括切削机床、压力机床、注塑机、包装机等等,几乎没什么不能造的东西。赵兴根只有初中文凭,但弟弟赵兴旺却是上过大学的,是井南工学院的毕业生,技术上颇有两把刷子。

龙湖机械厂最擅长做的,就是山寨各种机器设备,据说不管多复杂的设备,只要落到他们手上,他们就能够完美地复制出来,而价格只需要原厂设备的一半。

喻常发与赵家兄弟的合作时间已经很长,龙湖机械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都是由芸塘再生物资公司回收的,而芸塘公司的不少设备,则是请龙湖机械厂制造的。一些从其他地方买来的设备如果出了故障,喻常发也是请龙湖机械厂派人来帮忙维修,他对赵家兄弟的技术一向是非常信赖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