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年终总结(1 / 2)

加入书签

熙宁二年到来,政事堂里如今文彦博为首,富弼为次相,与参知政事张方平、王安石四人组成新一代的执政团队,枢密院则是由赵抃为枢密使。

在新年刚刚过去,苏轼和苏辙兄弟终于抵达汴京。

苏氏兄弟在汴京有欧阳辩送给他们的院子,但还是来到了欧阳辩的家中住了小半月。

苏轼去御史台上任,苏辙则是让欧阳辩说服加入清丈田亩的小组之中。

相比起苏轼,苏辙是个务实的人,他加入清丈工作组之中有利于学习更多的东西。

一切形式都在向好的方向在走。

如今的政事堂,都是比较支持欧阳辩的人在。

富弼不必多说,毕竟是岳丈,王安石是老师,张方平受过欧阳辩的恩惠,文彦博算是个比较能够接受意见的人,权力欲不大。

所以欧阳辩推行清丈田亩过程中颇受政事堂的支持。

尤其是王安石,虽然欧阳辩不立纲领,不发革新宣扬,而且行事谨慎到令他认为有些胆怯的地步。

但清丈田亩之事毕竟已经在稳步的推行之中,所以王安石还是愿意耐心给予支持。

虽然有些事情王安石并不太认可,认为欧阳辩在清丈过程之中,对于地主还是让步过大。

尤其是清查田亩之后,只是要求他们纳税,而不是将田地收归国有,但他对欧阳辩在某些方面还是很认可的。

比如在惩罚其中上下其手的人这件事情上,欧阳辩就显得相当铁腕了。

——无论是受贿的还是受贿的,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至于欧阳辩在这个过程之中不断地将央行出身的人补充进地方官僚体系的事情,政事堂的几位相公还是颇为认可的。

不过却有人认为欧阳辩是在广植党羽,地方官员也有认为欧阳辩在推行的过程之中太不讲人情,有搞严刑峻法的苗头,不断地上书朝廷告状。

这些对于欧阳辩来说,不过是疥藓之患罢了。

大宋周报不断地在完成清丈之后的区域对各个阶层的人进行采访,得到的结论却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底层的农户来说,对于朝廷的做法极为拥护,认为文彦博是【百年未有之良相】。

——他们并不知道文彦博只是挂了个名,真正的主持者是欧阳辩。

对于那些豪商来说,他们非常支持清丈田亩,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有什么田地,这一次清查出来的田亩,有些是分给贫困农户,有些是发售给商户。

豪商不仅能够买到地,而且可以做农具、农肥等等生意,而且农户有了收入之后,他们也预料到来年的消费会更加有活力,对此非常支持。

至于地主来说,他们不敢骂街,但隐晦的说这是对大宋的伤害,因为这次清丈田亩伤害的是最热爱大宋的一批人等等。

大宋周报的记者都有些想要笑了。

总体来说,民间的评价有好有坏,但总体的评论却是偏正面的,因为大宋周报在牢牢把控着舆论。

熙宁二年,欧阳辩受益颇多。

一是清丈田亩之事大有收获,这一年他主持了整个北方几个非军事路的区域的清丈,成果极为卓越,释放出大约三分之一的田地。

这意味着,新的一年,会有三分之一的赋税收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