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1 / 2)

加入书签

张大娘和张大伯年事已高,左右身边却没有年轻人侍奉在旁,林初月担心,想着与张大娘商量商量,她请两个人照看着张大娘和张大伯,但她这提议刚一出口,就被张大娘拒绝了。

“我们老两口虽说上了年纪,但手脚也还算利落,上下行动得了,也能进出于安城,身子骨硬朗得很,哪里需要别人伺候,再说,就算要人伺候,也不该是阿月你帮我们请人。”

张大伯也跟着说:“我们知道阿月你是为我们好,可总归我们有手有脚的,自己能做的事,也不该让别人操心。”

两人说这话时,是一点没有给林初月机会,语气坚决,肯定无论如何都不许林初月请人照顾他们的。

但当谈及张成,张大伯张大娘面上就多了几分落寞。

“我们哪里不知道呢,张成那小子去北境闯,其实也是想拿个职位,拼搏争取一番好前程。”

看着林初月,张大娘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把那话说出了口。

“阿成他这番回来,我也有问过他,是不是真的只是想去北境争取前程。阿成是我们养大的,他什么性格我们都清楚,他忠厚实诚,从来都没有不满意过在张家村做个普通猎户的日子,突然要去北境,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无奈的笑了笑,张大娘又接着说:“这回他也总算肯告诉我们了。他想娶你,阿月,张成这小子,惦记了你好久,他说他也想让你风光风光的嫁给他,不是做个普通的村妇。”

“只是没想到,你们俩之间还是差了些缘分的。阿砚可比张成好多了,如今也是京官了,又在朝廷里面做事,大好的前途,张成哪里比得上阿砚呢。”

林初月想说没有,张大哥很好,他真诚善良,乐于助人,甚至凭着自己的努力,大小也在北境那边做了一个百户大人,他是个很好的人。

阿砚和张大哥之间,从来没有比较一说,他们都很好。

但林初月还未开口,张大娘就牢牢的握紧了她的手。

那平常看起来和蔼的笑,添了几分苦涩:“阿月呀,你和阿砚好好的,不用担心我们,就算我们哪天做不动了,只能待在家了,周围不是还有邻里吗?再不济,知道我们这副模样,张成那小子也该从北境滚回来了。”

“我们有儿子的,虽说现在还未有儿媳,但也不是孤寡无疑的,阿月你可不用操心我们。”

听着张大娘这番话,林初月心中又酸又涩,说不出的滋味。她怎么可能不关心不操心张大娘他们呢?

对于林初月而言,张大娘可以说是给予了她第二次生命的人,如果不是张大娘在那年北风寒雪中把她捞回了暖烘烘的屋里,林初月想,她可能已经变成了一抹孤魂了。

把那装着簪子的红木盒子还给了回去,拜别张大娘,林初月随后就让王善和她那在于安城里的一位掌柜的吩咐,让他们聘几个人,来这张家村里做事,工钱给高些,平常在意着点张大娘一家人,不要太明显,若是有什么动静,记得即刻通知她。

走访了一天,天色渐渐暗沉。

林初月他们一家在张家村的屋子经常都有人帮忙打扫,以至于她这趟过去,屋子内还是干干净净的,甚至她过去,邻里邻居还拿出了新被褥给她。

这让原本计划着回于安城的林初月临时改了决定,在张家村歇息了几日。

半月后,林初月踏上了回程。

在于安城的这半月,林初月也没有落下给邵砚山写信的事情,几乎每隔个两日林初月便要发出去一封信,虽知道邵砚山收到信也要等半月以后,但林初月还是忍不住要写。

尤其是那几日与张兰儿见了面,又到张大娘家里做客的时候。

她感触多极了,总想着身边有个倾诉的人,可看来看去,除了李儿便是朱儿再没旁的人了,他又不好讲这些,话与村长夫人,钱夫人赵姨娘她们说。

林初月只能把这些话都写在信里,在一封一封地发往京城。

她大概算了算,从她离京到踏上回程,约莫向阿砚写了近三十封信。

可她收到的回信呢,只有前头的五封,后头的日子是再一封也没有收到了。且这五封来自阿砚的信,着墨是一点一点减少。

到最后一封,只写了让林初月处理完事务便早些回京。

从收到信上字里行间的话语,林初月大概猜测应该是邵砚山那边事务繁忙,这些日子恐有什么事情发生。

她出发前,还收到一封来自她爹爹的信。

那封来自他将军爹爹的信,除了倾吐思念,让她注意身体不要过于疲累之外,还隐约提及了一些关于她母亲的事情。

大意是说近些日子,那十几年前太常寺少卿被人诬陷一案再次有人提及了,这次不仅仅是为曾经的太常寺少卿一家正名,还隐约要给那还存于世上的太常寺少卿后人给予补偿。

还说到了追封。

林初月却觉得没什么,人死了都过了这样多年,那些追封又能有什么意义,只是留给活在世上的人看的罢了。可她外祖一家人丁已经凋零,一个都不剩了,除了林初月之外,竟已无一人还在这世上。

那又给谁看呢?

总归死了都死了,那些蒙受不白之冤的人早也看不见了。

比起这些追封类的补偿,林初月更希望看到罪魁祸首得到惩罚。

她希望那只手遮天,颠倒黑白的孙寿,为他做出的事,付出应有的代价。

回京的路上,许是因为太过匆忙,林初月甚至一封信都没来得及写,颠簸了将近一个月,身体已经有些吃不消,路上反复都不大舒服,不过好歹,总算又回到了京城。

只是等到她赶回家中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里面昏昏暗暗的,只余下门口还点着两盏灯笼。

她一路进去,府上的人大多都歇了。

等到进了自己院里,跟着的李儿和朱儿,连忙去遣小厨房的人,熬了一碗姜汤过来。

这一路反反复复终日都待在马车上,林初月这趟下来,意外地着凉了。

这边熬着姜汤,那边又吩咐人烧着水,沐浴过后喝了一碗姜汤,林初月才勉强解了身上几分疲乏。

来回于安城和京城,的确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但过了这么久,却依旧不见邵砚山回来。

林初月觉得奇怪,于是就找了院里的嬷嬷过来问。

“夫人您不在的这些日子,大人时常时不回府,就宿在翰林院那边的,偶尔才过来带些换洗衣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