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之争(2 / 2)

加入书签

倒是内弟贺宁因资质有限,夺嫡的事中参与甚少,虽受牵连被流放,到底保住了性命。

后来因流放之地有人恶意欺压,贺宁不知使的什么法子远逃出去,连武元帝都没探到消息。直至武元帝登基,待朝堂初定,明察暗访,才在南边极偏僻闭塞的村落中找到他一家人。

贺宁藏于深山,不知外间日月变换,得知帝位已易了人,才敢跟随入京。

贺宁膝下一儿两女,倒都保全无恙,长女年已二十,虽受贺宁言传身教识文断字,却已因年龄渐长,嫁与当地人,夫妻感情和睦,未再回京。儿子和幼女贺昭尚未婚配,随同贺宁夫妇归京,官复原职,得蒙恩遇。

因贺昭跟少女时的惠王妃长得颇像,武元帝格外疼爱,想着乐安公主无人陪伴,特地将她养在宫中,日夜与公主同行同宿,恩宠非常。贺昭长在民风淳朴之地,长得娇憨美貌,性情和气,跟乐安公主也合得来,相处十分融洽。

只是她毕竟经历有限,今日头回见着杨坚,有些怯生害羞,微笑着坐在乐安公主身侧,甚少说话。

父子两人在仪秋宫坐到傍晚,才起身离开。

李昺和元岩归来,武元帝政事上鞠躬尽瘁,尚有事处理,未再陪着用饭。

……

傍晚的宫廊被斜阳映照,虽无花树草木,朱墙琉璃相映,别添瑰丽。

武元帝心中琢磨事情,走至岔路口,才道:“殿下妃的事,朕不紧逼。但既然傅伽罗不肯回来,你先前那些荒唐念头,更该收起。一国储君,该学会审时度势,哪怕不愿联姻,也该挑个合适的人入主东宫。”他脑海中浮现起贺昭的影子来,却知道儿子的脾气,未立刻提,只道:“似傅伽罗那般出身,朕绝不允许。”

“可儿臣只想娶傅伽罗。”杨坚声音平静,与从前的怒色争执迥异。

武元帝嗤笑,“朕便明白说了。莫说傅伽罗不愿回来,即便她此刻就在跟前,你母妃和兄长的神位已进了宗祠,傅家的人没资格进去。”

更没资格沾杨坚的福泽,令其子嗣染指皇权!

杨坚偏过头,盯着红墙不语,挺拔的身影比武元帝高了半个头,固执倔强。

“你也该为父皇想想。”武元帝叹气。

“父皇为何不能为儿臣想?”杨坚看向他,墨玉般的眸子里如蒙一层寒气,“还是说,父皇希望我跟在陇右时一般,摒弃其他,只专心筹谋拼命,做所谓殿下该做的事?”

那时的他……

武元帝不自觉地皱眉。

彼时的杨坚冷厉得像是刚淬过的锋刃,性情沉闷阴郁,别说父子不亲近,哪怕是作为妹妹的英娥都对他心存畏惧。那样的阴霾,一生中经历过一次就够,他嘴上虽不说,但比起陇右时的阴冷,他还是更怀念幼时顽劣明朗的儿子,鲜活又张扬。

那样的杨坚,除了傅伽罗,未必没有旁人能帮他寻回。

武元帝不语,杨坚却已拱手,大步离去。

冬日寒风吹动他的玄色衣袍,漫长宫廊中,内监退避在侧行礼,唯有他背影沉郁。

次日乐安公主带着贺昭去东宫时,杨坚早已带着李昺出去了,只剩韩擒虎留守,搬出几箱子的东西,挨个给乐安公主瞧,或说起来处,或演其用法,或教其去除,直至后晌,乐安公主才心满意足地叫人抬着箱子走了。

临近年底,又要封赏功臣又要惩治罪人,事情反倒更多更忙。

杨坚白日在外奔忙,晚间回到昭文殿的内室,对着匣中玉佩信笺和那盈盈欲飞的彩画风筝,辗转翻覆。实在难以成眠,便起身铺纸研墨,给伽罗写信。

其实也没多少可写。

朝堂上的事纷繁错杂,杨坚也不愿拿它去烦伽罗,东宫住着一群男人,也乏善可陈。满心思念倒是真的,每每提笔时,却又写不出来这些年习惯了将心事深藏,每常对着伽罗时,情意浓处,美人在怀,娇颜浅笑,许多话自然流露。此刻对着苍白信笺,反不知如何落笔。

于是寄出去的信写得简略,只好期盼伽罗回音。

回信倒写得很有意思。

伽罗居于白鹿馆,平常也可四处去逛。李凤麟的夫人姜氏待人和善,看得出杨坚对伽罗的不同,更是着意照料,陪着伽罗将隋城内外有意思的去处踏遍,或是古寺宝刹,或是奇景胜处,或是珠市金坊,隔三差五地就去。

这些事伽罗都写在信里,漂亮的蝇头小楷落在松花信笺上,比杨坚那宣纸有意思多了。

杨坚便靠着回信度日,不觉过了除夕年节,至初七时,终于有独孤善确切的消息传来,说戎楼已探过南陈王之意,有意结盟。

杨坚闻之大喜,当即禀报给武元帝。

武元帝再召近臣商议,最终由新任鸿胪寺卿同礼部官员结成使团前往,由杨玄感亲自护送。使团顺利抵达南陈,得南陈王召见,因南陈近些年休养生息,也不欲被北凉威胁侵扰,事关重大,见武元帝诚心,便由戎楼自请亲访大隋京城,细谈缔盟之事。南陈王允准,亦遣使团相随,不待消息传开,迅速前往大隋。

至三月初,戎楼抵达隋州。

隋州春.色正浓, 柳绕长堤, 莺飞檐下。

自戎楼抵达大隋国境后, 杨坚为免生出意外,除了遣将领带人迎接护送, 暗处亦安插人手随行,确保无虞。是以戎楼的行程,在数天之前,已传到了伽罗耳中。

对于这位外祖父, 伽罗满怀好奇。

戎楼抵达的当日,李凤麟亲自将一行人接入白鹿馆中安置。外邦国相自需礼遇, 安排在了杨坚曾住过的紫荆阁,随行的南陈使团则安排在紫荆阁抱厦及四周数处阁楼。此外便是武元帝遣往南陈的使臣, 鸿胪寺卿和礼部侍郎带随行的人住在一处, 独孤善虽说功劳不小,到底没了官位,加之有伽罗在此,便安排在伽罗所在的剑南台, 离南陈使团不远。

李凤麟引着戎楼走向紫荆阁时,伽罗正站在屋前观望。

为免泄露消息, 她并未跟旁人提过跟戎楼的关系, 只拿好奇做借口。

游廊之间人影绰绰,李凤麟身侧那人身量颇高, 穿着鸦青色的长衫,朗目高鼻, 蓄着两寸长的胡子,头上戴一顶帽子,饰以朱红宝石。通身上下,除了那顶帽子,再没半点能够彰显身份的饰物,然浑身沉稳气度,依旧令人心生敬重。

他走得不慢,步伐却格外端方,仿佛闲庭信步,边走边同李凤麟交谈。

将近剑南台时,戎楼的目光便往这边瞧过来,李凤麟亦往这边看了一眼,随后,一行人便往这边绕过来。

春日阳光和暖,白鹿馆里迎春连翘开到尾声,紫荆却正热闹。

朱漆屋檐下,十五岁的少女正当妙龄,春衫单薄,眉目如画。她的身侧,则是穿秋香色团花衣裳的冼氏,她的神情十分平和,夹杂了银丝的头发规规矩矩盘起,兴许是身子不适,艳阳之下却戴着暖帽,虽质地单薄,却将额头护着,正中间镶嵌绿宝石。她单手拄着拐杖,迎风而立,腕间唯有老银镯子,花纹繁复细密。

戎楼当然认得那镯子,心里叹息一声。

当年别去,转眼已是三十年的时光。他后来探得她的消息,追问南风的下落、伽罗的处境,往来的信件已装满檀香盒,却始终未见过面,谁知再见面,当初明艳照人、聪慧果敢的族长已露出颤巍巍的老态,他也成了年过五旬的老头。

容貌虽易,气度却沉淀下来,那双眼睛里没了当时的明亮波光,望之却令人心安。

戎楼缓步上前,不待李凤麟开口引荐,双手交叠在胸前,躬身行礼。

冼氏微笑了笑,将拐杖递给伽罗,亦端庄回礼。

待冼氏直起身,戎楼才缓缓站直,瞧着冼氏,露出个颇温和的笑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