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放养(2 / 2)
孙伯灵聪慧,但年纪也还小,年龄足够去公学学习贵族的礼仪,在当下,八岁到十三,或者八岁到十五岁之间的礼仪学习,称之为小学,汉灵帝时期,甚至有专门培养天才儿童的小学,用来培养寒门子弟,对抗世家。这和后世的小学生是完全两个概念,每一个能够接收小学教育的都是社会精英,是血统高贵的预备役贵族。
等到他们年纪大了一些,就会去太庙边上的学校学习更重要的礼仪,称为大学。
一般会在十六岁之前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
之后就是舞象之年,学习的是战争的礼仪,还有兵法战术之类的。每一个贵族,都是按照全能官僚来培养的,从文化课,礼仪课程,还有军事课程。总之,这样一套完整的精英教育出来之后的年轻人,可以胜任任何部门的工作。
这才是贵族和商人家族、军人家族出来的子弟最大的区别。
军汉只能搏命,从战场上搏杀,只有最优秀最幸运的一小撮人,才有机会进入大人物的视线,但是真正的贵族已经不需要这样做了。因为,他们步入政坛的起点,是很多人奋斗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终点。
知礼,温文尔雅,才学夯实,这些不过是表象而已。
孟轲看着胖乎乎的孙伯灵,嘴巴长大了一些,再长大了一些,心中暗叹:“好壮观啊!”
不过,孟轲还是有点小机灵的照猫画虎,学着孙伯灵的样子,拱手作揖道:“师兄。我叫孟轲,今年五岁。”
还在纠结于是否学得像的孟轲,下一刻就被幸福给击晕了。孙伯灵可是大家族出来的,拿出一份见面礼根本就没有心理负担,一块白玉制作成的玉玦,看着不大,但价值也不菲:“初次见面,师兄身无长物,就以此玉勉励师弟日后学业有成,宛若花中兰馨,玉中君子。”
这种话孟轲就说不出来了,毕竟他才只有五岁,苦着脸道:“师兄,我可没有东西送你啊!”
这倒是真话,恐怕孙伯灵拿出来的这块玉,就抵得上孟轲母子所有的家当,还有富余。但是孙伯灵却摆手道:“这是师兄给师弟的见面礼,做师弟的是不用给的。”
“真的?”孟轲谨慎道。
孙伯灵笑道:“真的。”
原本以为孟轲会欢喜而去,可没想到孟轲突然哀求道:“老师,您能不能不要再收弟子了?”
孙伯灵顿时愣住了,他发现自己和小师弟完全不在一个思维平面上,这家伙竟然想着以后大出血时候的悲惨,而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这家伙真的只有五岁吗?
边子白忍不住气地笑起来:“小子,还不快走,得了便宜还卖乖。”
似乎不用大出血就能得到好处,孟轲顿时笑成了一朵花,对晋升为大师兄的孙伯灵喊道:“大师兄,你是个豪客!”
孙伯灵一脸茫然,什么意思?他怎么就成了豪客。
等到孟轲一蹦一跳的离开之后,孙伯灵跪坐在边子白的边上,他作为边子白的弟子,在边子白的书舍里有一个专门的座位,就在主位的下手边上:“老师,您准备让孟轲学兵法吗?”
边子白一愣神,幻想着孟轲一手拿着简牍,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目光,朗声道:“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然后按住腰间的宝剑,面对敌军来犯,俯首就擒。被抓之后,还来上一句涨气势的话:“威武不能屈!”
想想就觉得不妥当。
当然,孟轲也不见得从小以谋主的方向培养,不见得长大了,就连练兵打仗都不成。毕竟智商放在哪儿,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可让一个哲学家去做将军,这事让边子白说什么也觉得不靠谱。可是他之后说的话,让孙伯灵觉得他的老师似乎更不靠谱:“算了,他才五岁,先养着玩吧!”
好家伙,收个弟子养着玩。
也就他的老师能做出这种事来,孙伯灵如是想到。
一般人,绝对没有边子白这样大的心。
不得不说,孟轲别看年纪太小,看不出心性来。实际上,历史上的孟轲似乎有被培养成书呆子的感觉。智慧这东西,孟轲自然不缺。可就是给人一种迂腐的感觉,并没有像儒门所说的那么伟岸。比如说他又一次回家,看到自己的老婆蹲在家里,顿时决定要休妻。
理由很强大,女人蹲在地上,没羞没躁的,不适合他这等名教中人。
边子白也很头痛,如果将孟轲朝着儒家的方向培养,倒不是不可以,卫国本来就是儒家的大本营之一,孔夫子,孔鲤,孔伋都有在卫国常年定居的经历。加上孔门不少弟子也出自卫国,想要培养出一个儒生来,似乎并不困难.
可边子白觉得一个简单的儒生,似乎限制了孟轲的才能。这才让他举棋不定,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开始孟轲的教育,只能先拖着再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