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起航(1 / 2)

加入书签

崇祯十六年二月,此时长假还没有结束,杨山芦已经带领人马,重新开始工作了。

当然,他这一次不是返回洛阳府了,既然接下来准备拿下满刺加,需要打造大船,建立一支远洋舰队,那就需要在五省内,选择一个优良的出海港口了。

而这时,就又能看出杨山芦的先见之明来,就好像他当初在治理五省的时候,还把山东加入进来,就是看中了山东的诸多优良海港,这等到以后展开大航海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而现在呢,就可以尝到这个好处了。

所以这一次,杨山芦前往的就是山东登州府了(后世的栖/霞市和烟/台市等地区),这里拥有好几处出海良港,等到建好船队之后,就可以直接远航出发了,非常的方便。

并且等他赶到之后,就发现老先生宋应星都已经到了很久了。

原来杨山芦准备过年之后才开始的,可是宋应星这位明末著名的科学家,在得知已经发明了蒸汽机之后,都是激动的像老小孩似的(此时的宋应星已经年近六旬了,当然他最终都活到了接近八十岁)。

而宋应星赶到了登州府之后,就立即开始着手研究蒸汽机和出海船只的配套,这样的工作热情……

对此杨山芦也是赞誉有加的,并且宋应星不愧为一代科学巨匠,等到杨山芦赶到的时候,宋应星已经琢磨清楚了之间的原理,并且都改造好了二艘大船了。

也就是原来杨山芦所掌控的市舶司,属下就有一条庞大的远洋船队,用来展开远洋贸易的,不过那都是利用人力或者风力驱动的,不过现在嘛,经过宋应星的改造之后,已经每条船上都装上了一台蒸汽机。

虽然以杨山芦的眼光看来,还都是那种非常原始的蒸汽机,可是放在这个时代,却是独一无二的黑科技!

并且试验下来之后,效果也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每条大船的航行速度比原来提高了整整1倍!甚至按照宋应星的说法,这应该是世界上航行速度最快的大船了!没有之一!

而这样的成就,也是让杨山芦非常欢喜的,要知道之后展开的大航海中,船的速度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特别是在海战中,船的速度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例如速度快的船只就像是骑兵,速度慢的船只那就是步兵,所以这要是双方交手的时候……我方先天就已经处于了优势的地位!

当然,身为后世的穿越者,虽然对于这样的成绩已经表示赞赏,不过还没有达到他所认为的理想状态。

所以接下来,杨山芦另外提了一个建议,却是令宋应星目瞪口呆的:“呵呵,宋老先生你做得非常不错,只是本官还有一个想法,那为什么不造一条大铁船呢?”

“什么,大铁船?”以宋应星的睿智,都是一时没反应过来,毕竟在常人看来,钢铁那么重的东西,入水即沉的东西,怎么能用来造船呢!也只有木板这种轻便有浮力的东西,才可以用来造船啊!

而见了宋应星惊愕的样子,杨山芦却是笑了,呵呵,其实你不知道,这可是以后发展的趋势哦!并且现在已经有了它诞生的土壤哦!

因为在蒸汽机没有发明之前,就算是造出了铁船,那也是屠龙之术,没有什么用处的,依靠单纯的人力或者风力来驱动的话,以铁船的自重,估计和乌龟爬也差不多,不过现在嘛……

甚至这才是杨山芦希望的目标!想想看,等到造出来之后,到时候以世界上最先进的蒸汽机,配合上世界上第一艘大铁船,这样的技术前瞻性……

甚至这到时候再进行大航海的时候,如果还有什么不开眼的海盗或者南海龙王之类来挑衅的话,到时候就可以要速度有速度,要防御有防御了……

想想看,等到开战之后,自己的一发炮弹,就可以把对方的木船给打得稀巴烂!至少是一炮一个洞!可是对方的炮弹打在自己的船上,却是直接被弹开!甚至连个印子都不会留下的,到时候敌人的那种绝望……

甚至这才是杨山芦觉得完美的大航海啊!到时候什么海上马车夫,什么日不落帝国,统统给我跪下唱征服吧——就这样被你征服……

甚至杨山芦还有一种报仇的快感!想想看,后世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他们就是这么做的,为了推销鸦片,就仗着手中的枪炮犀利,技术领先,悍然欺负他们眼中的东方土著!并且他们还取得了完胜!

例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八里桥之战,八千英法联军对阵三万清军,结果大战之后,清军伤亡近二万,而英法联军总共才伤亡12人,其中不少还是英法联军自己误伤的,由此可见技术领先的威力!

可是现在呢?等到东方神秘的大铁船出现在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河上,然后把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白金汉宫的时候,是不是也能让他们体会一下这种爽感呢?

所以杨山芦愿意为此而努力!

当然,这些都是之后的规划,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对于这种黑科技,宋应星还有些不理解,不过宋应星不愧是一代科学巨匠!写出《天工开物》的大科学家!见解远超常人!

或者说之前他只是受阻于惯性的思维而已,可是现在呢?接着被杨山芦稍加点拨之后,宋应星立即就是茅塞顿开!甚至因为眼界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他看向杨山芦的眼神都是变得异常钦佩的:“呵呵,人人都说大人你是神人转世,今天看来果然还是有一些门道的!”

而杨山芦听了就是笑了,他不是神人,他只是一个幸运的穿越者,不过为了中华民族崛起,他愿意背负这个称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