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朝堂发难四(1 / 2)

加入书签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太师是三公之首,文臣领袖,显然他的一翻话,已经对圣皇产生影响。虽然仅仅是“朕知道了”四个字,并没有表明态度,但是相对于以往的朝争,这已经是极大的变化与恩宠。

“不妙!”

大殿之中,众武将心中一片沉重。有了太师这个砝码,圣皇的心意明显开始朝着文臣倾斜。怛罗斯情况紧急,告急求援的加急信已经来了好几封,如果不能通过决议,对怛罗斯出兵,王冲、高仙芝他们几乎必败无疑。

这可是两位帝国大都护啊!

大殿上,眼看着情况不妙,圣皇即将做出决定,就在此时,轻风卷动,一股气流从大殿内涌入进来,同一时间,所有人耳中都听到了一个声音:

“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声音未落,一股温和的气息,有如煦日阳光,普照大地一般,突然出现在众人的感知中。大殿门口,光芒一闪,一道苍老的身影,须发皆白,穿着一袭白色的布袍,身躯笔挺,跨过门槛,缓缓走了进来。

哗,看到那道身影,整个大殿突然一片哗然。

“九……九公!”

不知道是谁叫了出来,霎那间,所有的武将一片沸腾,而众多的文臣则是一片愕然,就连大殿上,刚刚准备回首坐下的大师,也是浑身一震,心中猛然沉了下来。

大唐九公!

盛世贤相!

整个大唐帝国德高望重,最受人推崇的存在。即便已经退位几十年,隐居于四方馆中,在朝野内外,依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和声望。这一方面,恐怕就连太师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而“九公”两个字,就足以代表一切。

“父亲!”

王亘站在大殿上,心中一震,他也没有料到父亲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刚想过去,九公一个眼神,王亘脚下一滞,立即停了下来。

“太师,我们好久不见!”

王九龄拄着一根拐仗,望着殿上微微一笑,随即踏步走了上来。

“九公!”

“九公!”

“九公!”

……

看着这道苍老的身影,大殿内,所有的文武大臣,不管是文道还是武道,纷纷尊敬的低下头来,朝着两侧退出,为九公让出一条通道。就连太史令颜文彰这样的存在,也神色一肃,脸上露出敬仰的神色,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退到一旁。

作为大唐盛世的缔造者之一,九公在朝堂中的影响是所有人难以想象的,甚至很多朝中的大臣都是听着九公的传说长大的。

哒!哒!

九公手上拄着一根白色的木头拐杖,缓缓地向着大殿中走来,清脆的声响在整个太和殿回荡。

“九龄见过陛下!”

走出数丈之后,九公突然停下脚步,微微躬身,朝着大殿上方,珠帘后的那道身影,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你也来了。”

一个声音从大殿上传来,声音依旧高高在上,威严浩荡,但却如吹皱的池水,透出一丝温和的味道。

圣皇和九公,一君一臣,君仁臣恭,相得益彰,共同开创了大唐三十年,前所未有的盛世,传为大唐的佳话。虽然九公已经辞去相位,退隐几十载,但是在朝野和圣皇心中显然还有不凡的分量。

另一侧,太师心中一沉,九公和圣皇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了一句话,但是其中流露出来的君臣之谊却看得太师眼皮狂跳。

“九龄,这次可是为了令孙而来?”

太师开门见山道,眼神凌厉无比。

“是,也不是。”

九公笑了笑,坦然道。

“大唐的律例,廷议之中,所有相关人员,包括亲属,一概回避。这一点九龄不会不知道吧。”

满朝文武,能直呼“九龄”这两个字的,也就只有身为文臣领袖的太师了。二人都是两朝老臣,而且同样已过古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