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 代郡之战(2 / 2)

加入书签

耿舒麾下的几名校尉走上前来,在他身旁小声说道:“将军,今日之战,我们可又折损了不少的兄弟,现在连四千人都不到了。”

“高阳堡里许多人都是江湖游侠,他们的武力可不弱,加入我军,能大大弥补我军损失之战力。”

“还有那位姜小姐,医术确实高明,刚刚已经救治了我军好几名性命垂危的兄弟。倘若姜小姐真能加入我军,将士们在两军阵前冲锋陷阵时,心里都有底啊!”

几名校尉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劝说着耿舒,希望他能把这些人都收下。

耿舒刚开始还听得认真,过了一会,他不耐烦地扬起眉头,环视几名校尉一眼,沉声呵斥道:“就你们话多!”

几名校尉被训得一缩脖,再不敢多言。

耿舒站起身形,环视一眼要从军的众人,好嘛,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大片,估计得有两三百人之多。他问道:“你们当中,是江湖人的向前三步!”

两三百人的人群里,呼呼啦啦地走出来七、八十号人。耿舒扫视一圈,人还真不少,他又道:“会骑马,再往前三步!”七、八十号人,几乎没有站在原地不动的,全都上前了三步。耿舒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退,问道:“你们当真打定了主意要从军?从军可不是儿戏,不是你们想来就来,想

走就走的,不是你们想上战场就战场,想要离开就可以随意离开的!你们可要考虑清楚了!”

众人互相看了看,齐声说道:“我等都愿意跟着耿将军干!愿意为耿将军效犬马之劳!”

他们之所以愿意从军,愿意加入汉军,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耿舒的敬佩。他们敬佩耿舒的为人,也敬佩他领兵打仗的才能,更敬佩他身先士卒的勇猛。

耿舒的目光在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他重重地点下头,说道:“好!从今往后,你等便是我幽州突骑的一员了!”

“耿将军,我们呢?”

“耿将军,你是不是把我们忘了?”

那些不是江湖人的壮丁们都急了,一个个脸红脖子粗地看着耿舒。

耿舒正色说道:“代郡的战事还没有结束,接下来还有许多场大战要打,你们没有受过训练,又毫无战斗经验,这样上战场,就是去自寻死路。”

关键是你不仅自己会死,很有可能还会牵连到身边的同袍,最终导致多人因你而丧命。

见众人听了自己的话,都垂头丧气地低下头,耿舒继续说道:“如果你们真有意投军,等到代郡的战事结束,你们再来报名,我一定统统收下!”

人们的眼睛顿是一亮,齐齐拱手施礼,说道:“多谢耿将军!”

姜诗云在旁小声问道:“耿将军,我呢?”

“你……”

耿舒还要拒绝,几名校尉纷纷提醒道:“将军!”

耿舒思前想后,最终深吸口气,说道:“好吧!姜小姐可暂时留在军中帮忙,等到战事结束,姜小姐必须回家!”

姜诗云面露喜色,福身施礼,说道:“小女子多谢耿将军!”

耿舒和麾下的幽州突骑在高阳堡暂做休整,然后把一批伤势较重的伤员留在高阳堡,之后耿舒率领着幽州突骑,离开高阳堡,前去追击逃走的匈奴骑兵残部。

匈奴残部是直奔代城而去。他们之所以往代城方向跑,也可以理解,毕竟以贾览、贾彪为首的卢芳军都在代城。

只不过当匈奴人跑到代城的时候,正赶上卢芳军的大败。

冯异率领的征西军,和贾览率领的卢芳军,于代城城外展开了一场大决战。此战,征西军十万兵马,卢芳军八万兵马,双方在兵力上,征西军算是稍占优势。

但是在战力上,征西军的优势可太大了。征西军先后经历过对王郎军的征战、对起义军的征战、对刘玄军的征战,对赤眉军的征战,对蜀军的征战。

用身经百战来形容,毫不为过,无论是单兵战力,还是整体配合,乃至战斗理念,都要比卢芳军高出一大截。

等到双方将士接触到一起,战斗只进行了不到一个时辰,汉军的优势便体现出来。

只见汉军这边,将士们是愈战愈勇,步步为营的向前推进。反观卢芳军,无论是前中军,还是左军、右军,全线处于劣势,被推进中的汉军逼得连连后退。贾览和贾彪知道双方战力有差距,但也没想到差距竟会如此之大,在正面交锋当中,都不到一个时辰,己方便显现出败势。贾览和贾彪众将一商议,觉得这仗己方打不了

,倘若硬着头皮打下去,只会给己方造成过大的伤亡。商议过后,贾览决定让麾下的将士们向代城城内撤退。不过他还没来得及下达撤退的命令,从对面的征西军内突然杀出来两队骑兵,这两队骑兵分别绕过卢芳军的左军和

右军,如同两把刀子似的,直插卢芳军的后军。

卢芳军的后军被突然杀到的两支骑兵打了个措手不及,混乱成一团。

很快,后军的混乱便扩散到中军,又由中军扩散到前军,在短短半个时辰内,卢芳军的前、中、后三军皆乱。

趁此机会,冯异下达全军猛攻的命令。

原本步步为营,缓慢推进的征西军,突然之间加快地推进的速度,加强了推进的攻势,就这一轮强攻下来,直接把卢芳军的前军给冲散了。

征西军开始对卢芳军的中军发起猛攻。贾览和周围的众将无不大惊失色,贾览下令,全军后撤,退回代城,但是现在他的命令已经传达不下去。目光所及之处,到处都是慌乱的卢芳军将士,到处都有四散奔逃的人群,八万之众的卢芳军,已然被征西军彻底击溃成了一盘散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