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459 躁动的郑老娘娘(2 / 2)

加入书签

包路的事情说的有些僵持,刚好这时又有陕西的奏折送过来,四人果断停止了无谓的言语,立刻看起来。

新政策什么时候都可以争,但紧要的事情先做完,这是朱由检参与内阁后逐渐形成的风气,目前很好的被执行下去。

奏折是陕西巡抚杨鹤写的,上面的事情很简单,说陕西干旱,有收成的田地十不存一,大部分都是分布在河流边的好地,而这些都是地主的,百姓颗粒无收,家中没有存粮。奏折中还写道了一个现象,说是当地的皇庄中种植了一样新式作物,名曰花生,哪怕干旱也有不少收成。

同时,皇庄中还有其他的作物,抗旱能力不错,此刻在小麦渴死的时候,还顽强的生长着。

因此,他上奏折一方面是要请求赈济,一方面则是询问花生和另外两样作物的事情,若是可以,多弄些种子,派人过来,指导当地百姓耕种,天灾不断的陕西,就是需要这样抗旱的作物。

“皇庄的推广有效了。”看完后,徐光启满脸的感慨,这几个作物都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产量高,抗旱,非常适合北地种植,如今在皇庄的带领下,果然有人注意到了。

想想他徐光启研究撰写《农政全书》这么多年,也就在皇庄的帮助下,才将书中的内容和技术推广,真是不容易啊!

这一刻,徐光启忽然觉得,皇帝集中土地真的很有必要。

“怎么回事?”钱龙锡听徐光启的口气,似乎知道内幕的样子,俩忙问道。

陕西的事情他们不敢耽搁,那可是兵灾天灾横行的样子,若不是陛下花费绝大的代价,移民走了一百万人,陕西绝对不会像是现在这么平静。

“是这样的。”徐光启当即将在自己在皇庄任上做出的功绩,除了整修水利外,这些作物的选拔,才是他最大的成果。

“徐大人果然是万家生佛般的人物,如此功绩,利在千秋啊,哪怕千载之后,也有人记得徐大人的功劳的。”听完后,其他三人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都是虚名,都是虚名啊!”徐光启摇头不谈这些事情,没必要,他转而道,“番薯和花生都是下半年收获,已经错过了播种的季节,估计不行,只有玉米,这个夏天还在再种一季,十月份的时候估计有点收成,能弥补百姓的损失,到时候朝廷在赈济一二,这个冬天应该能过去。”

“这个在理。”熊文灿点头道,“就是不知道这玉米的种子,怎么送过去?”

“这个就只能麻烦王公公了。”徐光启扭头看向王承恩,“京师送过去来不及,不过陕西那边的皇庄收了一季,应该能做种。”

“这个没问题,杂家会通知陕西的皇庄,让那边密切配合杨鹤的推广计划,只是这费用.....”王承恩微笑道。

“咳咳,这个等陛下回来再谈吧,农事要紧,再拖恐怕又过了时节。”徐光启咳嗽一声,这青年太监不愧是陛下从王府带到宫中的,语气如出一辙。

“也罢,先如此,国事要紧。”王承恩还想说这么,这时却有一名小太监忽然进来,脚步匆匆的来到他身边,低头耳语几句。

王承恩脸色一变,缓缓点头,让对方出去后,他满含歉意的冲着几位内阁大学士说道:“诸位大人,抱歉,宫中出了点事情,皇后娘娘招杂家前去处理,今天的政务就处理到这,之前讨论完的,披红的就这么发布下去,其他的明日再说。”

说完,他也不等其他几人的答复,神色匆匆的离开座位,出了皇极门,朝宫内行去。那焦急的样子,让徐光启等人十分凝重,不知道什么样的事情,能让王承恩如此失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