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个学期,曾文芳以多给其他同学一个锻炼机会的理由退出了广播站,但向负责老师保证每天提供一篇稿件。

她要做的事情太多,感觉时间不够用。上一世想做却又没有做成的事情,她都想尝试尝试。她要把自己的人生过精彩,可是,当务之急还是要把生活质量提上去。

租下镇府的三间店铺,把批发部开起来,无疑是现在最重要的事。

开学后,曾文芳提着年礼去了刘小玲家。这次她找的不是小玲,而是小玲的父亲刘东升。她要向刘东升打听镇府对面那几间门店出租的事情。

刘东升很快打听到了消息,告诉曾文芳:“那几间铺子,镇府确实想出租,元宵节后,就会贴出招租告示。但是镇府不想麻烦,想三间全部租给一个人,并且要先预付半年租金。租金以后都是半年一收,合同一签三至五年。文芳,这可是大事,你能一下子全部租下吗?这么多间铺子,租金可不便宜。”

曾文芳这才知道,上一世为什么这几间店会被那对兴文小夫妻租下。青山镇人以农耕为主,没有多少人有这种一下子租下三间铺子的大气与胆识。

其实这个位置真的很不错,近车站、近街镇,又是全镇的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用来做批发部再好不过。大家只是一时没有想通,往后看到别人把店开起来了,后悔也就迟了。

“刘叔,我就是想把三间都租下来。不过,如果可以,我想延长租期,您帮我问问可不可以。”

刘东升有些讶异,但见曾文芳一副认真谈事的模样,也没说什么就应下了。

负责这事的工作人员是位年轻人,看在刘东升的面子上,爽快地把五年的合同改成了七年,并写明,续租的话会优先曾文芳。

曾文芳暗自开心,没想到这么顺利就租下了店铺。对那对兴文小夫妻有些不好意思,在心里作了个揖,念了句:“温姨温叔,对不起了,你们去别的镇做生意吧。”

三间店铺,半年的租金是五百元,曾文芳眼也不眨地一次性付了。曾文芳让小舅准备木料做各种货柜,大约花去了一百元,还让小舅做了一块牌匾,请黄老师写了 “国生杂货批发部” 几个大字。

当然,进货渠道曾文芳上一世就知道了。一切筹备好后,曾文芳年前卖服装赚的钱全部砸进去了,还欠下了好几百元货款。

曾国生夫妻见女儿的手笔这么大,有些担心。

曾文芳安慰道:“爸,妈,你们别担心,我们这个生意其实付出的本钱并不多,就是租金与货柜而已,其他的,只是把钱换成了货。你们看,这么多货在这儿呢,这些都是钱,卖出去了,不就能换回钱了吗?”

王娟英还是一副担忧之色,道:“可是,这货也太多了,万一没有人来我们这里买怎么办?”

曾文芳笑了:“我们青山镇,有十六七个自然村呢,每个自然村都有小卖部。这些小卖部以前都要去县城进货。如今,我们把批发部从县城搬到了镇里,他们省下人工、运费,拿货又方便。一样的产品,一样的进货价,谁会舍近求远?”

其实,曾国生夫妻也做了近半年生意,对这些略懂一些。只是见店里堆满的货物,手里又没有了钱,心里有些着慌罢了。

曾国生问:“我们这里是批发,如果别人来买少量的东西,我们是按批发价卖吗?”

曾文芳道:“不是,要量大才按批发价。比如说盐,如果人家一次性拿十包,无论他家有没有小卖部,我们都可以按批发价销售。当然,有些相熟的小卖部老板,即使拿货不多,也要按批发价给他。”

“还有,大伯他们来买东西,我们按零售价卖,但可以给他们送些合用的物品。不要让他们知道每样货品的批发价,免得他们逢人就说,弄乱价格,又去猜测我们家的收入。”

曾文芳一一交代好父母。三间店铺的后面,还有一间小厨房,一个卫生间。曾国生砌了个简易灶台,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三间铺子中有两间都是做仓库的,只不过有一间放置了一张木板床。小舅子还体贴地给他们做了一个简易衣柜,让他们放置衣物。

租下店铺不到半个月,“国生杂货批发部”便正式开始营业。就如曾文芳所预料的那样。各家小卖部老板看了货物质量,又问过批发价后,根本没有犹豫,直接就在这里拿了货。

没多久,就连离青山镇较近的其他乡镇的小卖部老板,也来这里批发。

批发部大部分时间,有一个人看着就可。至于“谁看店”、“谁忙家里的事”这个问题,曾文芳让父母自己商量着办。

“我在家里,农闲的时候就来店里帮你。”王娟英担心曾国生照顾不好家里,直接说自己要留在家里。

曾国生不同意:“看店的活轻松些,阿娟,还是你看店,我在家里干活吧?”

两人争执不下,这个问题又抛回给了曾文芳。见父母这么恩爱,曾文芳心里乐开了花。

她想了想,道:“同年爷不是说要去县城买电视机吗?爸,我们买部自行车吧。”

“自行车?不行,那玩意可贵了。”王娟英立刻摆手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