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1 / 2)

加入书签

他今年不过八岁,可身量颀长目光清正,和儿时的阴郁截然不同,整个人都变得开阔起来,整个人看着跟康熙也越来越像,只能说不愧是父子。

而历史上,能够攻歼对方的点,也不过是私生活混乱,后期二废二立,对于政治能力,却没有丝毫诋毁。

他长相和康熙如出一辙的清隽,孝诚仁皇后并不是一个美人,太子幼时像她,长大了像皇上,反倒更加清秀。

见了她也含笑行礼,并无什么怨怼之色。

只这一眼,姜染姝就知道,这历史上的九龙夺嫡,太子败在了康熙手里,而不是败在了几个弟弟手里。

君子端方,太子他就像个君子。

康熙显然也是极满意的,神色都缓和几分,闲话几句,姜染姝借故离开,让父子俩在这好好说。

太子望着她离去的背影,目光闪了闪,这位禧贵妃,能走到这一步,并不像别的妃嫔说的那样,只是靠一张脸。

这宫里宫外,皇阿玛什么美人没见过,再说了,再美丽的人,看多了也就习惯了。

像是佟贵妃,看着他的眼神就带着微不可查的悲悯和高高在上,就算努力掩饰,他也知道,对方对储君之位势在必得。

若不是他占了先天因素,对方怕是没那么容易善罢甘休。

可禧贵妃看他的眼神就不同,没那种想要弄死他的狠厉,反而欣赏居多,这样的人,城府必然深极了,都已经做到贵妃了,说对皇位没有祈求,那是不可能的事。

毕竟成王败寇,在兄弟手里讨生活,只要有一方是皇帝,那就没有那么容易。

他这边还在思量,就正对上康熙的眼神,胤礽温和一笑,脸上绷着的君子端方就没了,变成稚儿的天真,隐隐还有几分活泼。

“皇父,今儿学了一节课,儿臣有些不大明白。”

康熙漫不经心的问:“那一节。”

“家国天下。”胤礽回,他是真的不太明白。

国自然是在家前头的,没有国哪来的家,为何要把家放在前头,少了一家两家的也不要紧。

康熙沉默半晌,无奈笑道:“那没有家,又哪里来的国呢?”

这种问题,也就稚儿想不明白了,跟何不食肉糜是一个道理,他只有亲眼看见了,才能知道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区别。

姜染姝就在内室做针线,听着康熙谈古论今,从商周说到大明,引经据典,说的好不热闹。

她听了也觉得醍醐灌顶,这做皇帝的智慧,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局,和小爱不同。

到底她是平头百姓出身,在这上头,想的就没有康熙深,也没有他看得远。

说来也是,她前世就不是顶聪明的人,没道理穿越之后就变得政治灵敏了。

康熙最后总结:“你呀,事事在百姓的立场上想,莫站在你的立场上想,这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大清版图已定,往后需要的是守成之君,来给这片大地休养生息,连年战乱,着实再经不起丝毫动荡了。

现下沙俄紧紧的逼迫,噶尔丹也一点都不老实,只看着大清有丝毫破绽,就要像豺狼一样上前撕咬,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实则暗流涌动。

如今这大清,十室九空,原没有先祖垂涎时繁荣昌盛。

第179章

太子很有天赋,他打小就听着帝王心术长大,看起来较同龄人聪慧许多。

等他走后,姜染姝坐在原地回味方才两人的谈话,等到康熙叫了,才恍然回神,含笑道:“太子殿下不得了,我大清有福了。”

就算有不成功便成仁的这一层在,她对皇位的热衷度也不是很高。

若是孩子们想要,那是孩子们的事,最起码她不会主动在后头谋划鞭策,她真觉得太子做皇帝很不错,对方是康熙亲手教导出来的,不论是大局观还是体感,都非常不错。

历史上的皇太子,在政事上,对待臣民上,也是一位无可指摘的储君,若他能在合适的时间上位,历史上那些发生在皇太子身上的腌臜事,还会不会发生就成了不一定的事。

她说的情真意切,倒让康熙诧异了,他也是从皇子走过来的,当初他若真一点谋划都没有,怎么可能让太皇太后选了他。

“你……”他张口欲言,想想又不知道说什么,只好将禧贵妃又往怀里搂了搂,他真真是捡着宝了。

瞧她方才的神情,分明是听懂了。

姜染姝知道他要说什么,两人相处的时间久了,那真是对方抬抬嘴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索性盘腿坐在炕上,离火炉子近了些,她才哼笑道:“咱来算一笔粗帐,假如说您在位到八十岁,那都是五六十年后的事了,到时候胤祧……”

六十多岁的老人,和八十多岁的老人,那真真一点竞争力都没有。

而比胤祧还大几岁的皇太子呢,同样掉光了牙,熬成了小老头。

就算按历史上的,活到六十岁,四阿哥胤禛登位那年纪着实不小了,又有老年康熙留下的烂摊子在,短短十三年就熬的油尽灯枯。

活着不好吗?

她说的有些粗,可康熙明白了她的意思,心里有一种奇异的满足感,摸着下巴笑:“到时候你我老头老太太了,不知道还抱不抱的动你。”

他在想象禧贵妃老了是什么样,定然也是一个骨肉匀停的美老太。

关于这个话题是不能深说的,两人浅尝辄止提了一嘴,知道对方的态度就成了,姜染姝笑道:“到时候就该搀扶着一起走了,做什么就要你抱着?”

少年夫妻老来伴,他们都不是夫妻,自然谈不上老来伴了。

想到这个,她心里头有些失落,又想想自己当初在角房的想法,顿时又想开了。

估摸着,她这辈子的姻缘宫被拆了吧。

“安歇吧。”康熙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