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2 / 2)
造飞机的技术员,也去研究过卫星。
搞导弹的工程师,也被调去研发过舰船。
经验丰富的老一辈工程师,似乎个个都是军工全才,哪怕是离开了熟悉的岗位,他们也能欣然接受新的工作,解决新的困难。
然而,无论在哪儿,他们都会说起张总工。
当年资源、人才无限匮乏的境况,导致国内的优秀人才不可能专一的钻研擅长领域。
在老人们的集体回忆中,张总工负责的项目,横跨海陆空,除了改造航母,他都参与了。
“造航母的时候,他在带队搞远程空空导弹,后来我就参与到航母改造工程里了。”其中一位爷爷说起航母,颇为得意,“那是我退休前最后一个任务,时间紧任务重,熬完那段时间,我住了院,还好没死,不然就要错过我们的自主研发的003了。等003航母正式命名,出航那天,我得仔细看看,然后去给他炫耀炫耀,这才能死得瞑目。”
古稀老人笑出一口老牙,他完全没有对死亡的畏惧,面对镜头说出自己的期望,甚至高兴的等待着死后可以再见老友。
漫长的纪录片拍摄,一点儿也不枯燥。
韩训浑身沉浸在老人们的回忆里,脑子里都是抑制不住的新剧本设定。
也许是口齿不清的叙述感动了他,也许是齐心协力的智慧震撼了他,韩训总觉得不能白白听完老人们的故事,而不去做点儿什么。
他白天跟着盖路到处奔波,晚上住在招待所里抬手敲字,一点一点的还原出那个年代的记忆。
韩训指尖敲打键盘的声音,清脆得令他头脑兴奋得发昏,不管主角台词多么不符合时代,他也手随心走,写出了他最为直观的感受。
反正只是一个构想中的初稿,韩训怎么编造都可以。
唯一值得仔细推敲的,是他笔下的主角。
即使总设计师话语里的张总工,没有全程参与过东风导弹的项目,韩训仍是将这位沉浸在东风事业中的归国高材生,冠以张姓。
一位奋斗在中国的张姓研究员,一步一步的从技术组走向设计组,成为总设计师的虚构故事,浓缩了那个时代深受尊重的所有军工人的影子。
沉重而惨烈的年代剧本,饱含了韩训式的冷幽默,穿插在文革里的尖端科技研究,似乎研究人员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暗藏着重重危机。
可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与赤诚,东风导弹终于走到世界舞台,成为威慑美国的主要战略武器。
他一边写,一边勾起淡淡的笑意。
哪怕年轻观众对六七十年代的老黄历充斥了抗拒心理,他们也一定会喜欢观看东风系列导弹诞生的故事。
谁叫他们天天玩梗,说什么“东风快递,全球包邮,使命必达”呢。
就连韩训都会想着这样亲切的玩笑,笑着敲打出东风快递的创业剧本。
有了剧本的雏形,韩训聆听老人们的聊天更为专注。
剧本故事需要的戏剧性,在这些老人们的亲身经历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如同活着的传奇,不自知的将韩训带入了那个充满了军绿色的时代。
徐思淼在董事长办公室忙于签署文件,处理姜家牵涉的受贿、涉黑的材料递了出去,解决了一些姜家的附庸,仍旧没有伤害到姜家要害。
这个家族延续了几十年的官途,没有直接有力的人证物证,绝不可能轻易的终结。
在姜家彻底倒台之前,雷克斯都是徐思淼的保命符。
否则丹尼尔.罗斯=徐思淼的等式成立,徐家肯定会像疯狗一样搅浑这池水,不能伤害到罗斯投资,也会伤害到艾玛。
徐思淼不希望母亲再次受到伤害,虽然亚德里恩十分可靠,但徐思淼已经是成年人了,总不能像雷克斯似的,躲在艾洛夫羽翼下心安理得的等待别人的帮助。
签文件的徐思淼,签着签着又发呆。
他双眼无神的游走在办公室满墙的照片上,用视线勾勒起韩训的容颜。
果然,只有这个男人能让他心绪平静。
徐思淼转了转手上的戒指,犹豫片刻,拿起了手机。
徐思淼:在吗?忙不忙?
在某些方面,徐思淼直男得可怕。
韩训见到这条消息的时候,甚至开始觉得,徐思淼应该和文老多接触接触,收一点儿新潮流行的表情包,学会发照片、发表情来替代直男开门大礼包。
韩训站在操场上,看盖路拍摄研究员们打篮球,他直接拨通电话,行动回应徐思淼的问题。
“不忙,很闲。”韩训握着手机,靠在铁丝网上,盯着研究院篮球对抗赛,语气轻松的说道。
徐思淼只是想听听韩训的声音,并没有特别的想法。
他说:“纪录片拍得怎么样?”
“片子拍得差不多了,但是我考虑到报纸上还没有头版头条庆祝徐家姜家暴毙,所以还在研究院里跟着盖路继续拍外景。”
韩训的暴毙论显然取悦了心思烦闷的徐思淼。
他笑着说:“再过几天吧,我肯定让他们上头条,亲自接你回家。”
“亲自接我就不用了。”韩训说,“我又不是受了委屈跑出来的,这次收获挺大,我还写了个新剧本。”
“又写新剧本?”徐思淼不高兴了,自己的毒气室绝恋还没个说法呢,“我的剧本呢?”
“写好了呀,你是卧底。”
卧底轻哼一声,“可我要双男主!”
已经把剧本改为双男主的韩训,并不想纵容徐思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