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火神庙(1 / 2)

加入书签

()!!

明末清初时候,开封府是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治所,也就是现在的省会城市,经济繁荣。因为当地盛产花生,所以那时的开封是南七北六一十三省的食用油中枢,几乎全国的油商都在当地油坊街设了总店。

因为商人品行良莠不齐,常有缺斤少两、欺行霸市之举,官府收了银子,也不管事,闹的是天怒人怨。

一天夜里。油坊街上传来打更声。

“天干地燥,小心火烛……梆,绑,梆……”

刘家老店里,一中年妇女被惊醒,看到自己男人坐在床沿边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

“当家的,你怎么不睡啊?”

“睡不着啊,今年花生的收成好,新油怕是要比去年便宜三成,咱家库存的那些,怕是要赔手里喽!”

妇女若有所思,犹豫说道,“听店里的伙计说,别的商铺都是把麻油、棉油掺进去卖的,价格才能压到这样。当家的,咱们要不……”

话音未落,男人便是一声冷哼,“人在做,天在看。咱老刘家一贯诚信做事,这缺德的招数能兴一时,还能长久喽?”

妇女披着衣服坐了起来,有些唯唯诺诺的又说道,“当家的。你听说了吗?老高家他们都在大秤下头埋了吸铁石,一斤给人家少二两哩,今天人家外地货商买完油直接找回来了,老高不给人补,还把人一顿好打呦,这世道啊……整个老油坊街,就数咱家实在了。”

男人还是不为所动,吧嗒吸了口烟,似乎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了,“做生意就是做人,得讲良心呐。睡吧,这两天就是中秋了,要早起把火神爷的贡品备好,保佑咱今年能平平安安的过去。”

妇女似是有些羞恼,嘴里嘟囔着,“知道了,知道了,还是求火神爷保佑咱发财才好,像你这样的老好人都不保佑,还拜火神爷干啥。”

老刘头把烟杆往炕上一敲,瞪眼骂道,“抬头三尺有神明,可不敢乱说。”

“睡吧,睡吧。”妇女嘀咕着,去帮男人脱衣服了。

这时候街上忽然传来一阵苍老的叫卖声。

“大火烧十四两。小火烧十五两……”(火烧是北方的一种面食,一般也叫火烧馍)

老刘头皱皱眉头,嘴里嘀咕着,“这糊涂老头,哪有小的比大的还重的。十五两都快一斤了,这是人吃的还是喂猪的?”(古市斤为一斤十六两)

妇女却揉揉肚子,哀求说,“当家的,咱们去买两个吧,我饿了。”

经不住女人的哀求,老刘头披衣起身,来到街上,果然看见个模糊的身影在不远处来回走着。

“大爷,来个火烧。”

老头停住脚步。回过头来看了他一眼,忽然整个人从空气中消失了,就像从没出现过一样。可那叫卖的声音还在街上回荡。

“大火烧十四两,小火烧十五两……”

老刘头不可置信的拼命揉眼睛,不光是因为那老头凭空消失,还因为他刚才在那老头回头的瞬间,竟然看到了火神爷的容貌!

双脚麻痹的站了好一会儿,老刘头才缓过神来,嘀咕着骂了一声,赶紧回自己的铺子了。

说来也是奇怪。那苍老的叫卖声在油坊街愣是喊了三个晚上,可不管谁出来找,都找不到人,邪门的很。

三天后的八月中秋,喜庆的节日让人们把深夜的叫卖声遗忘了。就在这天夜里,老油坊街上忽然凭空刮起了一阵风,然后不知道从哪里冒出的火冒,一下子窜了起来。

“走水了……”

一声凄凉的惨叫,从油坊街西头喊起来,附和着风声。让所有人都惊醒起床。

妇女也摇醒了老刘头,胡乱披上衣服就匆匆跑了出去,等他们跑到街上的时候,大火像蛇一样,已经蜿蜒到了整条街,“噼啪噼啪”的木头燃烧生不绝于耳。

无数人抱着水桶,涕泪齐流的跪到地上,祈求着老天爷能下场雨,浇灭这该死的火。可举头望天,只有玉盘一样的月亮挂在天上,冷眼人间悲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