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曹操驾崩(2 / 2)
只是……
看如今这情况,太子殿下显然是已经得到了消息。
可是怎么没有见到秦王的到来呢?
其实不单单荀攸发现了这一点,就是曹洪这般心思粗矿的人为发现了。
不但秦王曹植没有来,就连那些与曹植亲近的大臣都没有出现,这说明了什么?
再次抬头望着眼前的曹昂,他们突然发现那个曾经幼小身影已然变得高深莫测了起来。
“太子殿下……”
等到郭嘉和戏志才缓缓出场,大魏朝廷的三省六部、南北两司的各级官员算是皆有代表人了。
“两位军师有礼了!”
曹昂侧了侧身,不但没有受两人的礼节,反而颇为客气的还礼说道。
别人的礼节他都可以受,因为那是君臣之礼,可是唯独有三个人他必须礼遇有加。
那便是枢密院的三使,师傅宁容、鬼才郭嘉、奇才戏志才。
其实大家都明白,枢密院的成立目的就是为了节制兵权,统兵、调兵与掌兵之权的三全分立。
而枢密院的职责就是掌兵之权,大魏十六卫的兵权皆归枢密院辖制,听起来权力滔天,实际上却是牢笼之权。
且又因为军政分离,是以枢密院不参与朝中大臣,换言之郭嘉等人其实算是半个闲赋在家之人,他们没有权,只是大魏朝的定海神针,自然可以得到曹昂的礼遇。“大魏建国二十又三年,自张辽将军平定江东,甘兴霸震慑南海以来,国朝的策略便是发展民生,开启民智,至于北方的柔然与西域的氏族,那不过是大魏军队的磨刀石而
已!”
郭嘉明亮的眼眸盯着曹昂平淡说道。
听到那不容质疑的语气,曹昂并没有恼怒。
他知道这是郭嘉对自己的交底,也是对自己的支持。
大魏王朝是他们曹家的没有错,可也是大魏子民的天下,接下来十年全力发展民生经济是他们当初共同定下的国策。“郭军师所言甚是,自黄巾之乱由始,大汉民族凋零,百业待兴,父皇以十载横扫八荒六合一匡天下,又用十载劝课农桑,安抚百姓,如今却是应当进入王朝建设之期,如
此方可打造大魏江山的铜筋铁骨。
不过……还请两位军师不辞劳苦,厉兵秣马,十年后他们将是大魏开疆扩土的刀剑!”曹昂对着郭嘉交底说道。
“善!以王道行中原,以霸道威四海,这本就是国朝的策略!”郭嘉抚掌道。
曹昂的意思是说,只要自己登基,十年内自己不会妄动干戈,可是这十年军队不能丧失斗志,他们必须在十年后去周边国家掠夺。
而郭嘉则是表示,现如今江山已然一统,你们曹家坐了天下,那就应该善待百姓,至于对外邦动武他并不在乎,因为当初定的国策就是取外域之物,发展中原。
“仁孝之道乃国朝根本!”
戏志才瞅了眼殿内,不由的补了一句。
“然~”
曹昂眉头上挑,脸色坚定的说道。
他不会逼宫,否则他也不会等到今天。
“陛下有旨,宣……众人进殿!”
而就在这时,老太监缓缓的走了出来,扬声喊道。
“遵旨!”
太子曹昂带头领旨,而后众人鱼贯而入。
……
曹操穿着龙袍,头戴龙冠,正襟危坐的打量着众人,只是他袖袍下的手正死死的攥着。
“唉!果然没有来!”
等他将眼前众人扫视了一遍,有些失落又有些欣慰的嘀咕着。
勾心斗角数十年,曹昂的心思他岂能不知道,曹植没有出现在这里,那就说明他败了。
“朕……”
曹操显然已经想好了说辞,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上朝,只是上朝的地点换作了长乐宫。
“文若先朕而去,朕却不能继续照顾他的后人,太子可愿为朕分忧?”
“儿臣愿意!”
听到曹操的话,曹昂赶紧上前说道。
傻子才不愿意,这代表着皇帝对自己的认可。
“善待手足,方能强筋健骨,太子当谨记!”
曹操的的目光有些游离,喘息几声继续道。
“太子昂,仁孝聪慧,政务纯熟,深的朕厚望,当继承大统……
如致远、奉孝、妙才、子廉等人志虑忠纯,可辅佐太子定鼎乾坤当不负朕心!”
曹操到也干脆,当着众人的面宣布了他人生最后一封旨意。
“儿臣谢父皇!”
曹昂暗自吐了口气,上前跪拜在地。
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情景,也是他把众人唤来的原因,他就是要让人知道他的皇位是曹操亲口传下的。
“臣等谨遵陛下圣旨!”
郭嘉几人上前领旨谢恩,曹操用最后的帝王之命加封他们入朝不拜的尊荣。
“朕缔造了这万里江山,同样,这万里江山也缔造了朕,国朝贫瘠不可加税,朕去后不可大肆操办,太子当以国事为重!”
曹操的脸色越来越红,那挺拔的身影终于支持不住的佝偻了下去。
“太子……太子上前接……传国玉玺……”
曹操努力提起一口气,颤抖着拿起那方代表国朝的玉玺向太子曹昂递了过去。
可是……
当曹昂来到曹操面前时,曹操却是已经没有了生息,他鼻子一酸,接过了那方玉玺,轻轻的将曹操的手臂放下。
“陛下……驾崩了……”
老太监在得到曹昂的示意,哀嚎着喊道。
“陛下……”
众人纷纷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的哭了起来。
曹昂转身将玉玺放入锦盒之中,却见里面躺着一封书信,书信的封面上写着昂亲启,看那笔锋雄厚的样子显然是曹操之前写的。
“宁武……二十四楼明月夜……”当曹昂打开那份书信时,脸上露出了莫名的表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