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 青城山(1 / 2)
东汉汉安二年,张天师张道陵来到青城山结庐传道,创立了本土的真正宗教:道教。
同时也使得青城山成了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而此时的青城山上,已经是道观遍布,甚至每一座山峰上,都能够找到一座座道观跟虔诚的信徒,所有遍布在青城山的道观,有的是以传经布道为主,有的则是传授武艺为主。
游侠在大唐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民间团体力量,他们行踪隐蔽、飘忽不定、神秘莫测,时不时便会挺身而出做一些劫富济贫、打抱不平,而后让满城百姓齐声叫好的事情。
他们不在乎这件事情的对与错,是否违反了大唐律例,在他们眼里,只要是富家商贾跟普通百姓有了矛盾,那么必然是富家商贾的错。
所以游侠在大唐很是兴盛,他们愿意干着一些大唐捕快没办法干的事情,他们愿意不受约束,但却喜欢去用自己的理解方式,为天下冤屈之人鸣不平。
久而久之,游侠之风在大唐便越来越盛起,青城山的道观,在结合了外来武术的融合后,便开始开馆授徒,传经布道。
青城山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如城郭,站在大唐上清宫向下俯视,便像是左右前三个方向齐齐向主峰靠拢一般。
所以常道观作为大唐“政府”出资建造的道观,变成了青城山上第一道观。
曲径通幽、小桥流水、峰峦重叠,整个青城山用一个“幽”字便可概括,加上一年四季任何时候的气温都很宜人,所以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要么是为修身养性而来,要么是为练武强身而来。
一路前往主峰方向而去,并未向后世那般有着诸多的景点,虽然道观密布,但此时期的人们显然更喜欢贴合青城山的幽字,所以选择建造道观的地方,往往都会选择在幽静的半山腰,或者是山林较为稠密的地方,从而在建筑商就达到自然结合的境地。
权善才与苏宏晖已经是气喘吁吁,但反观李弘以及他身后的两名太监,包括更靠后的一百名亲卫,都像是刚刚开始登山一样,一点儿也不觉得吃力。
行人络绎不绝的山路上,大部分的游人都已经被前方开道的另外一百名亲卫队,支到了其他山路上。
而在山下,权善才与苏宏晖准备的太子仪仗等,李弘一概没有让其上山,所以整体来看,整个山脚下要比李弘如今所在的地方热闹的多。
常道观的袁客师自是不必说,除了李弘之外,没有人不知道,他乃是大名鼎鼎的袁天师之子。
而在袁客师的身后,李谚就极少为外人知道了,加上本性喜欢低调,向来一直是待在前隋大业年间,为张道陵所建建的天师洞内,所以极少有人知道他便是李淳风之子。
李弘一路行来,依然是轻轻悠闲,看着已经爬到头顶的太阳,在袁客师与李谚见礼后,挥挥手便跟着往常道观内的上清宫走去。
既然是道家,那么李弘无论如何也是需要祭拜的,毕竟可是有着大唐皇室给的唐圣祖的庙号,所以进上清宫而不拜,回去之后,李弘少不了被李治指责为大逆不道、不忠不孝。
“孙思邈、袁天罡、李淳风,都相继来此修行过,虽然如今……。”李弘走出上清宫,打量着四周翠绿宜人的美景,继续说道:“好像如果跋山涉水的话,孙思邈他们所在的终南山,离此远吗?”
视线里除了绵延翠绿的山脉,便看不见其他,只是在往东望去时,能够看到两条水带泛着光泽在远处。
“殿下您初次来此,怕是还不知道青城山除了景色幽静、道观遍布外,道家还藏有另外一大特色吧?”袁客师含笑跟在李弘身后半步处,淡淡的说道。
而他,便是那日在都江堰与狄仁杰相遇之人,也是因为他,狄仁杰自昨日便已经悄悄进入到了常道观身后的天师洞内。
“不知道,说说还有什么特色?”李弘看着一直在旁边擦汗,但耳朵却是一直竖的老高,倾听着他们谈话的权善才与苏宏晖二人。
“长生宴。”袁客师淡淡的说出了三个字,但见李弘没反应外,便继续说道:“相传谯秀作《蜀记》载有蜀八仙,而长生宴的开创者便是其中之一的范长生。当年他在青城山建造范氏庄园,修炼长生久视之术,采山之精、水之灵、珍林香草之花宝,巧妙烹饪,食之本色、本味,得享天年,寿齐彭祖,于是得名曰:长生宴。”
“寿齐彭祖?”李弘好笑的摇了摇头,他对彭祖不感兴趣,一个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的古董,比自己还要古董的古董,他是实在提不起兴趣来。
何况,彭祖其实说白了,不过就是烹饪的创始人,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第一个职业厨师,气功、性、养生方面的专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