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清君侧杀刘钧(1 / 1)
>曙光刚从云尘中洒下时,吴三桂已经醒来。 >辽西的漫长冬季还没结束,那一点点春意还被冰雪包裹着,只有一点点的草绿,透露着冬季即将结束的迅息。>广宁城里,这几天比较热闹,来了不少的客人。>这些客人都是吴三桂邀请来的,他们从北方的草原赶来赴会,今天早上,他们将在城中商议一件重要的事情。>若是从前,这些人都是他的敌人,在战场上遇到,必须打个你死我亡。而如今,他们却成了他的座上宾。>可吴三桂没的选择,这一切都是刘钧业把他逼到这个份上的。>吴三桂想当一个忠臣,可大明不要他这个忠臣。他想当一个孝子,可父亲不要他这个孝子。>这个漫长的冬季,朝廷没有输送一粒粮食一块银元来辽西,十万人马,就靠着打猎捕鱼生存,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但他不能这样下去了,士兵们很瘦弱,战马也都不行了,兵器铠甲需要补充。再这样下去,用不了三个月,他的十万人马就要人心散了,到时他还拿什么来统领这些兵马。>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有一个声音最近一直在心里提醒着他。他是忠于大明的,但如今的大明并不是原来的那个大明,现在的大明已经被刘继业窃夺了。>他是大明的忠臣,他要解救大明,他期望有一天,他能穿着闪亮的铠甲,持刀配剑,脚跨宝马,带着他的大军打入关内,攻进北京,把大明从刘继业这个篡权者手中解救出来。>那时,他会成为天下的英雄。>刘继业也只是一个武夫,但他现在却握着天下。他能做到的。我们也一样可以做到,舅父祖大寿几次三番的对他说到。说到底,这就是成王败寇,如果他们能打赢刘继业。那他们就是大明的英雄,封侯晋王,甚至辅弼执政,都有可能。>“我们有十万大军,我们不畏惧任何人!”祖大寿说。他提醒外甥,“胜者为王败者寇,当你击败刘继业的时候,你就是英雄,他只会是个奸臣。”>不过吴三桂很清楚,仅凭着舅父所说的十万大军,是无法击败刘继业的。他们现在甚至连饭都要吃不饱了,又如何与刘继业作战。他的兄长吴三凤向他提了一个建议,一个让他犹豫了一个冬天的建议。>“向清国借兵,然后打起清君侧诛奸臣的口号。挥师入关,杀刘继业取而代之。”当时吴三凤这样对他说,“我们可以与清国约定,事成之后,关外之地,尽划归清国。”>这样的条件,是个很诱人的条件,起码现在,满清在考虑了许久之后,终于派了人前来。清国派来的人是肃亲王豪格。清国四辅政王之一,正蓝旗的旗主。他冒着寒风而来,绝不是为了来跟曾经的敌人聊聊天而已。>事实上,吴三桂得到详细的情报。豪格不是一个人来的,数日前,豪格带着一支三万人的部队一路从盛京赶来。这支部队主要是正蓝旗的兵马,另外还有两黄旗的部份兵马,以及不少海西部落和蒙古部落的战士,加上他们的包衣奴才。组成了三万人的大军。>现在,这三万人就驻扎在辽河东岸的辽阳城内,豪格带着自己的护军营渡过辽河而来。清军在辽河一线的统帅济尔哈朗欢迎了豪格,豪格在济尔哈朗的城堡里呆了数天后,来到了广宁城,只带着二百人马。>“豪格亲自来到广宁城,还只带了二百护卫,这是极大的诚意。”祖大寿对他道,“人很喜欢我们的计划。”>吴三桂抬头沉沉的天,他知道,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踏出,他就将再无后退的余地,从此只能在这条路上走到黑了。>过了一会,吴三凤哼着曲满面笑容的走了进来。>“客人已经到了,正在前厅喝茶。”>吴三桂知道,到了最终决定的时候了。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他突然发现,其实选择并不难。他没有过多的犹豫,抬起头,很平静的道,“走吧,别让我们的客人等久了。”>吴三桂特意穿上了崇祯曾经赐给他的大红蟒袍,系上了玉带,戴上了乌纱帽。>“见客人穿这套不好吧?”吴三凤问。>“我就是要穿这套,我们是要借清兵清君侧,又不是降清。”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特别加重了几分语气。>吴三桂走在最前面,旁边是舅父祖大寿和兄弟吴三凤。他们从后院来到前厅,大厅里坐着几个大汉,每人身边还各站着两名健壮的武士。>他们都没有丝毫掩饰自己身份的意思,每个人都身着绵甲,头上的帽子下脑后拖着一条金钱鼠尾。>“诸位,恕吴某迎接来迟,恕罪恕罪。”>坐着喝茶的几个大汉在他现身之时,都投来目光。>这时一个人先站了起来。>“父亲,表兄。”>吴三桂目光落在他身上,这才发现,这个衣着打扮都跟满人一样,连额头也剃光,脑后同样拖着条金钱鼠尾的,居然就是自己多年不见的表兄祖泽润。>然后,他发现祖泽润身后还有几个熟悉的身影,祖泽清和祖可法等祖氏子弟。这些都是大年大凌河之战后,随祖大寿降清的祖氏子弟。不过后来祖大寿以妻子在锦州为由,提出愿意回锦州替清军劝降锦州,结果祖大寿一跑回锦州,就再不理会清人。>虽然祖大寿背信弃义,但清人方面并没有拿他留在清营中的儿子>兄弟们怎么样,反而对这些人信任不疑,授予要职。>如今祖大寿的长子祖泽润就是清军汉八旗中的正黄旗的固山额真,还是一等伯爵位,其余在清的祖氏子弟,也都任梅勒章京,授子男等爵位。>这次豪格前来,便把祖氏子弟尽皆带来。>“我来替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大清辅政和硕肃亲王,正蓝旗旗主。”>吴三桂上前一步,“明清两国为兄弟之国,如今我大明主幼,奸臣窃权夺政,大清做为大明兄弟之邦,此时能够前来一起共商清君侧杀奸佞之大事,三桂不胜感激,请肃亲王先受在下一拜!”>说完,吴三桂躬身向豪格下拜行礼。>豪格起身,侧身让过了这一拜,他脸上一副和气,“既然明清是兄弟之邦,那这个时候我大清自然当出力。”>当初吴三桂的密使到达盛京,递上了吴三桂借兵密信之后,一度使得盛京清延争议不休。许多人认为这是吴三桂的诡计,也有人相信这事情是真的,不过吴三桂之前有故意挑起边衅之举,因此清人对他并没什么好感。>尤其是代善,反对在这个时候出兵。>不过最终多尔衮说动了豪格,认为这是一个逆转清朝不利局面的大好机会。趁此机会,打着支持吴三桂清君侧的名号,借兵给吴三桂,让南朝内战。最好是把这场内战挑的越大越好,若是能联合南朝那些反对刘继业的人一起,那么南朝就可能陷入不休的内战。>豪格考虑再三,同意了借兵吴三桂,插手明朝内战的计划。>紧接着,多尔衮又提出让豪格统领清军参战,授他奉命大将军之职,全面统领西征之军。虽然豪格清楚多尔衮此举有将他挤出盛京朝廷中枢的打算,但他在盛京中本来就受多尔衮和代善的排挤,此时也有意想要出京。>若是战事打的好,他完全可以借战机之机,好好的扩张自己的实力。>最终他们达成了协议,豪格带着正蓝旗的兵马,另外调拔了不少两黄旗兵马,加上其它的部落兵和汉兵,最终凑起了三万人马前来。>吴三桂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不知王爷前来,是否带来了大清的正式答复?”>“当然,经过我们的仔细商议,最终认为既然两国是兄弟之邦,我家陛下与南朝陛下,也是兄弟之称。既然如此,眼下南朝被奸臣刘继业窃权,欺压少主,我们大清又怎么能视而不见呢?幸大明有吴帅这样的忠义之臣,能在这个关键之时举起义旗。正所谓板荡见忠臣,疾风知劲草,我们非常钦佩吴帅的忠义。此次本王前来,已经率领了三万兵马前来,他们都愿意为了两国之义,全力支持吴帅打回北京去。”>“太好了,多谢大清,多谢王爷。将来事成之后,吴某必定保证大明将以关外之地赠与大清,以为酬谢。”>“那我们接下来就商议一下讨伐战争的具体事情吧!”>吴三桂没料到事情会如此的顺利,心情大好。他兴奋的道,“我有十万大军。”>“我带来了三万人马,另外郑亲王手上还在三万兵马,我们能够抽调五万八旗劲旅,加入讨伐大军。”豪格说道。>“十五万联军,关宁铁骑加上八旗劲旅,足以长趋直入,横扫关内了。”>“我们的联军就称为讨逆联军,打出的旗号就是清君侧除奸佞,保幼主杀刘钧!”>“清君侧,除奸佞,保幼主,杀刘钧!”(未完待续。)>ps:感谢001的两张月票支持,谢谢!>本书来源 /book/html/29/29801/index.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