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迁都(1 / 2)

加入书签

皇极殿。

紫禁宫外廷三大殿之首,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初建时本名奉天殿,嘉靖时方改称皇极殿。

这座大殿在永乐、正统和嘉靖时三度遭遇大火灾毁坏,随之又修复。

不过这座金銮殿,相当于朝廷的一个大礼堂,而且只有在极重大的礼仪典礼上才使用。刘钧称帝后,宫内布局基本上沿用前朝。刘钧上朝少,平时上朝也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称之为御门听政。

或者一般有重要事情时,直接在乾清宫召见大臣。

召见阁臣九卿们则多在乾清门两侧的上书房或者南书房,偶尔也会有养心殿。

除了刘钧继位之时在皇极殿举行登基即位,册封皇后,以及上次命三位总督统兵出征,这座大殿都一直是闲置着。只有等到每年刘钧生日的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才会重启这座金殿,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

不过今天,刘钧再次驾临金殿。

就在今天,大汉正式同意了满清的请和求降,签订和议。满清皇帝福临去除帝号,降为清国国王,同时向大汉称臣,成为大汉的一个藩属国。清国还将马喀塔加封为固伦长公主,和亲下嫁大汉天子。

两国之间的边界也确立了,西面以辽河为界,而东面则以鸭绿江为界,另外辽东半岛的金州、复州,鸭绿江北的镇江和宽旬,都划归大汉。

协议中还规定,蒙古和朝鲜都为大汉藩属,清兵不得插手两藩事务,也不得有一兵一卒进入两藩境内。

清国每年须派使团到京参加元旦朝贺,并进贡辽东方物。允许汉清之间进行朝贡贸易。

此时的清国,已经再无跟大汉狂妄叫嚣的本钱了。

和议签定,刘钧在皇极殿给百官和清使赐宴。

刘钧只是做样子的喝了几杯。便离开了。

乾清门上书房。

九门提督、安陆伯罗平安向皇帝道,“陛下。看来满清真的认怂了。”

锦衣卫指挥使冯胜笑道,“辽东传回来的最新情报,多尔衮正与代善准备东迁。”

“东迁?迁哪去?”直隶总督刘允升有些惊讶的道。

如今原直隶省已经更名为河北省,直隶总督除辖山西和河北两省外,还兼辖新设的绥远省。直隶总督衙门也从京师迁到了保定府。

就在昨天,皇帝刚刚下诏,对中原各省内州县进行裁并,除河北省的北京、江南省的南京以及河南省的洛阳三城。更为直隶府,直隶朝廷中央隶属外,其余天下各省内的州,一并并撤,或与领县合并为府,或直接分割并入周边县中,或者改设为县。

大汉取消州一级,不论是朝廷直隶,还是省直隶,统统并撤取消。以后是省、府、县三级大行政区划体系。

另外在各省上。还会有路这一级,两省或三四省为一路,路有总督统领。而省下则还会有道一级。有道员负责。

不过路和道这两级,与省府县这三级不同。省府县三级有完整的班子,但路和道,则相当只有总督、道员为首的总督衙门和道台衙门,没有其它同级衙门。

而在关外以及西南各地,则设立州郡,盟改为州,旗改为郡。西南的各宣抚司等土司,也都改为州郡。虽然这些关外的蒙古部族。和西南等土司们,也依然是世袭。但朝廷也在这些地方另设府县,一个地方。两套班子。

以后不管朝廷打到哪里,肯定也会按此标准建立。

冯胜告诉刘钧,这个消息虽然刚传来,但却绝对可靠。

“燕北清军大败后,多铎、阿济格战死,豪格归降,济尔哈朗撤过辽河,满清内部也是一片悲观。他们都担心我们会立即东征,虽然后来我们同意议和,可多尔衮等人还是不安。尤其如今漠南蒙古各部纷纷弃清附汉,女真人更是惊恐不安。”

“八旗贵族们都要求东迁,如今的都城盛京距离大汉边界太近了,在上次陛下只率几万人马就一路打到盛京城下后,他们都要求迁都。”

刘钧笑笑,“他们想迁哪去?”

其实现阶段,刘钧不可能会去打满清。刘钧现在一面要忙着平定中原之乱,把兵力部署到陕甘和云贵川等地,一面也要把河套、燕北等的漠南蒙古部族拿下。

先收服漠南蒙古,大汉也就再无后顾之忧,到时清军孤立无依,再去平定他,也是易如反掌。

所以说,现在他们迁不迁都,都没关系,反正刘钧暂时不会去打他。可真等刘钧腾出手来时,就算清人迁都也不会有什么意义,跑再远,刘钧一样能找的到他们。

“总不会是迁到建州卫吧?”傅山也是轻笑,当年曾经威胁的明朝皇帝和百官们日夜能眠的满清,现在在大汉的君臣眼里,不过是一只伤痕累累的孤狼而已。

傅山说的话也是有依据的,建州卫这个女真人的老巢,虽然远离了辽河边境。但别忘记了,汉军早就已经控制了鸭绿江一线,从最初的镇江和皮岛、义州城,到后来扫荡宽甸诸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