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套话(2 / 2)
这胡桃,也就是核桃,据说是汉代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物种,但其实中华大地也算是原产地之一,起先杨璟便怀疑这曹家大夫人乃是花生过敏,因为脸部肿胀成“猪头状”是花生过敏的主要症状之一,但花生是明朝时候才引进的物种,如今看来,应该就是这胡桃在作祟了!
桂花糕是彭连城让人送来的,难道说这彭连城果真想要杀死曹氏?他的动机又是什么?
杨璟见得小丫头无辜被打,慌忙将那老夫人给拉住,小丫头流着委屈的泪水,不断分辨着,只说没有给夫人吃过胡桃。
杨璟的念头飞速流转,而后朝曹氏的母亲解释道:“大夫人确实没有吃过胡桃,乃中毒所致...”
曹氏有这样的毛病,怕是也不好随便泄露,除了自己的丈夫和贴身丫鬟,外人应该是无从知晓的。
也正是因此,那老郎中才无法对症施治,如果能早点发现,进行催吐处理,或许曹氏也就不会演变成这么严重了。
杨璟心里已经有了嫌疑人,但他不想打草惊蛇,反正这些人对过敏也没什么概念,不如说成中毒,如此一来,就能够趁机调查其他三家失踪者的家属,说不定就能够确定自己的身份了!
知县一听说是有人投毒,当即就慌了。
这些人都是沉船案失踪者的家属,对于调查和寻找失踪者有着不小的帮助,这才安置在内衙进行保护,如今曹氏出了事,他们保护不力,责任却是推脱不掉的!
“先生认为这是什么毒?这投毒的时间能推算得出来么?”经过杨璟起死回生的表演之后,知县对这位宋阁老的客人也信服了,自然想要从杨璟口中得到有用的情报。
杨璟故作沉吟了片刻,而后朝知县说道:“知县大人,实不相瞒,这毒药有些古怪,如今在下也无法分辨,但心里多少有些猜测,不知可否让在下对衙门里头的人问一问话,说不定能够早日找出下毒之人...”
张证应该早就跟知县透露过杨璟的事情,听得杨璟如此说,知县连忙答应下来,朝手下的人说道:“吩咐下去,尽量配合先生,不得怠慢和延误!”
杨璟心头一喜,但面色如常,继续开口道:“这曹氏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这几天无法进食,需要用流食和汤水来饲养,我怕是走不开...”
知县摆了摆手道:“这个简单,我马上让人为先生准备一间好房!”
杨璟拱手谢道:“那就麻烦大人了...”
知县:“先生不必客气,这曹氏遇到先生那是她的福气,我等能做的也不多,一切就拜托先生了...”
杨璟也只好点头故作高深,那知县却问道:“说了这么多,还未请教先生高姓?”
杨璟想了想,便打算用自己的本名:“不敢当,晚辈名唤杨璟。”
“原来是先生还是本官的本家,倒是缘分一场,忙活了半天,这天色也差不多了,不如一起用个饭吧。”
杨知县想来也有些话要交代杨璟,毕竟这事情发生在县衙里头,传出去也是笑话一场。
杨璟虽然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但曹氏如今还插着管子,他也不放心离开,再者,他还需要给曹氏治疗,当即将目光转向了曹氏。
杨知县是何等的目力,当即笑道:“倒是本官考虑欠周了,稍候我让人送到房里来吧。”
“如此便谢谢杨大人了...”杨知县也不再多说,让两家父母都出了房门,而后吩咐下人到后厨去准备午饭。
房间再度安静下来,小丫头的手臂上却又多了几块乌青,是刚才那曹氏的母亲给抓出来的。
杨璟从昨夜到现在没得睡觉,也是有些累了,想了想,便坐在桌子上,朝小丫头说道:“我开个方子,一会儿你让县衙的人抓药熬煮了送过来吧。”
也不等小丫头答应,杨璟便扯过纸笔,自然而然地解下了面具,而后扭头直视着小丫头。
适才他已经通过与小丫头的交谈,确定了曹家的人口,曹恩直除了弟弟曹恩荣之外,再无其他兄弟,也就是说,他并非曹家之人,但他想要看看,这小丫头认不认得自己这张脸。
小丫头虽然有些惊愕,但杨璟却能够看得出来,这是对陌生人的那种惊愕,而不是对熟悉或者认识之人的惊愕,心里不免有些失望。
好在如今有了借口,又有杨知县的支持,他终于能够正大光明去调查其他三家失踪者的情况了。
因为中医并无系统治疗过敏的方法,杨璟也只能针对性地开一些活血通气消肿止痒的方子,诸如荆芥,白芷,薄荷,蝉蜕,茵陈,金银花,黄柏,艾叶,甘草,总之算是个大杂烩。
小丫头拿了方子,这才开门,便见得一个人举着手,正打算敲门,慌忙吓退了一步,看清楚来人,不由低呼了一声:“连城大公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