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 / 2)

加入书签

群情激奋,终至君臣对峙。

太子欲要相劝,皇帝漠然忽视。容华清贵的储君当真在殿外等候了一日,从始至终皇帝也没有宣他进去。

这当真是病的脑子都糊涂了。

皇帝在病中,脾气越发古怪,宫中之人无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生怕做错了一点小事,便要大祸临头。

楚歌成了连轴的陀螺,几乎日日都要守在皇帝身旁,离不开半日。他只要稍微离开,皇帝醒来时见不着他,那些宫人们便要遭殃。

这时候,也只有楚歌上前求情,才能让皇帝心意,变上那么分毫。

眼见着周围宫人哀求的神色,于是楚歌越发不敢离开皇帝病榻了。

清醒的时间越来越短,醒来后的脾气又越来越暴躁,大概所有曾经的明君,到了晚年都会有不可避免的昏聩,眼下这垂垂暮年的君王,更是如此。

他时常念叨着姬楚年幼时的小事,又时常恍惚,将楚歌认做早已逝去的元后,又偶尔勃然大怒,把宫人当做太子,喋喋怒骂一通。

那态度已无半分父子间的慈爱,更像是狮群中年迈的雄狮虎视眈眈的警惕自己的挑战者。楚歌知晓帝王与太子间天然的对立,却没想到会演变到这么糟糕。

皇帝一度取出半块虎符,令他调兵入京。

楚歌一时惊愕,几乎不敢作想,皇帝此举何意。

皇帝面容枯槁,目中泛着血丝,隐隐有疯狂意味:“拿着,这么胆小,如何做朕的儿子。“

楚歌手指轻颤,望着铜铸虎符,依旧伸不出手。皇帝此刻精神极好,却像足了是回光返照,他喃喃道:“父皇,我不敢……“

皇帝紧紧看着他,逼问道:“有什么不敢?你是怕自己担不上,还是怕你的哥哥?“

楚歌嘴唇颤抖,被皇帝刀锋般锐利的目光逼着,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皇帝看着他,忽然短促的笑了声,目光里有说不出的失望:“你告诉朕,你想要上沙场,如今却连一块虎符都不敢接……教朕如何相信你。“

上沙场何曾需要虎符,那是将军元帅才需要的信物,本朝以来,又何曾交付到皇子手中。

但皇帝已然追问,楚歌如何能够说不,他只得接过铜质虎符,小小信物,捏在掌心,重于千钧。

皇帝如同放下重担,神色间有些疲倦,已是闭上了眼帘。

楚歌方要开口,便听他道:“去,御书房书案的暗格下,把那道圣旨拿出来。“

这段时间皇帝的旨意都是让楚歌草拟的,他不记得在御书房书案暗格里,自己有拟过什么圣旨。

他心里有一种隐约的不安,但皇帝却催促着,让他赶紧取来。

楚歌终究起身,迈出寝殿。

两侧禁卫森严,兵甲雪亮,无不让人心悸。

一路上他做过很多猜测,生怕皇帝是怒火中烧要废掉太子,令他拿虎符调兵亲自掌军,等到在暗格下摸出那道明黄的圣旨,展开看了后,才终于安了心。

这上面的墨迹是他无比熟悉的,皇帝的字迹,尚且遒劲有力,是在军中封了他一官职,令他前往帝京之外,扎地驻军。

是老长一段日子前,楚歌入宫时的请求,原来皇帝早已拟好了旨意,一直都放在书案之下。

另外还有一张雪白宣纸,夹在其中,却是皇帝洋洋洒洒叮嘱,衣食住行,无微不至,拳拳父爱,跃然于纸。

楚歌看的眼睛有一点酸涩,把纸笺卷回了圣旨中,珍而重之的卷起,慢慢的朝着寝殿走去。

他走在空空旷旷的御阶上,有很多话想要跟皇帝讲,攥着手里的圣旨,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去。

日头渐落,霞光昏黄。

钟声磅礴浩大,响彻了整座皇宫。

楚歌已然走到寝殿之外,心中一颤,若有所觉。

殿外空旷之处,有一人洒然飘逸,皎皎如芝兰宝树。

太子不知何时又入了宫里来。

清隽雅致的储君目光悠悠,含笑凝视,仿佛得见世间最欢喜的事情。

钟声再度鸣响,惊起两三寒鸦。

楚歌耳鼓震得生疼,蓦然驻足,朝着太子点头示意。

太子目光如水,细致缠绵,问话亦柔软多情:“孤知晓你有许多念头,北漠,西极,南疆……究竟是想往哪儿去?“

钟声又响了一下,如同天地间最宏大的悲鸣。

太子目光扫过了他手中明黄的卷轴,只不过悠悠然一笑。让天下在掌,胜券在握:“可惜,你哪儿都不能去……注定只能留在宫里。“

钟声再度响彻,压过了太子的尾音,唯余一点神色,是属于最终胜利者的骄傲。

楚歌悚然一惊,刹那间震骇到了极致,他听到连绵不绝的钟声,内心里生出来一个极为可怖的念头。

停下,赶紧停下!

一声声响彻皇宫,惊醒寒鸦,楚歌心中犹抱希望,不自知处,脸色已然煞白。

皇子亲王钟声五响,太后皇后太子钟声六响……而这宫中,太后皇后早已逝去,唯二的太子亲王两相望——

帝王辞世,钟声九响。

霞光日影,钟声浑厚且悠长,待的钟声响彻七巡,所有人皆是心知肚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