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2)

加入书签

“你!”

梁澄松开剑尖,身子往后一退,笑道:“师兄别怕,我有避开主脉,既然要演苦肉计,那就演得像一些。”

梁澄说得不错,一念却还是无法开怀,胸口仿佛也被人插入一剑,绞进心里,血肉一阵模糊,若不是为了孟留君那处的布置,他何须让梁澄受此折磨!

他素来自负狂傲,将一切掌握在手中,算无遗漏,铜墙铁壁,无一丝破绽,可是短短一日内,他便偿尽了过往从未偿过,也从不认为自己会有的痛恨、后悔与无力,以及在以为梁澄被刺身亡那一刻的万念俱灰。

“好了,事不宜迟。”梁澄一震缰绳,绝尘而去,为了逼真,梁澄便放任伤口不做处理,一念狠狠地盯着洒落在地上的几滴鲜红,眼中漫起一层血雾,复又消散,仿佛错觉,他扬起马鞭,追上梁澄。

由于失血,梁澄的脸色开始有些苍白,马上颠簸,震得伤口阵阵发痛,注意到一念的视线,梁澄松开因为疼痛而微微皱起的眉头,转而道:“师兄让酌思公子接近孟留君是为了什么?那酌思公子应该不是一个简单的琴师吧。”

一念并未告诉梁澄酌思的真实身份,之前是觉得没有必要,但是眼下既然梁澄问了,一念便言简意赅地说了下酌思的来历。

“所以,他所为师光复韩家?”梁澄又道:“听说二皇子近来常常光临溪风院,可是为了酌思公子?”

一念并未否定,“酌思很得二皇子青眼。”

印证了心里的猜测,梁澄于是直言道:“眼看六皇子风头俞愈盛,而二皇子却几次三番被皇帝叱责,师兄可是打算让孟留君与酌思鼓动二皇子谋反?”

一念心中一叹,道:“你猜得不错,孟留君一直在军中安插人手,加之蒋家武勋起家,虽然之后不再插手军中事务,但是还是有些门路的,只是风险太大,安国公轻易不会让二皇子冒然动手,眼下就差最后一根稻草,只要二皇子陷入进退两难之地,再加上酌思与孟留君的煽动,到时二皇子狗急跳墙,再放出消息给六皇子,六皇子绝不会错失良机,定会借着此事,趁乱除去明元帝。”

梁澄心中一惊,“你怎么会确定六皇子一定会动手,那可是弑君杀兄,一旦失手便只有死路一条,何况明元帝掌握着禁军,还有从龙卫,如何那么容易叫六皇子得手……等等!除非禁军……不,不对,六皇子还没办法伸手禁军,难道是……从龙卫!”

“是从龙卫统领百里截,”一念答道:“我这也是昨晚得了八荒盟的密报,一月前八荒盟停了一桩生意,这桩生意半年前开始,目的地是山西,就连原先的盟主也不知道,一直是百里紫暗中操作。”

梁澄微愕,“山西……难道与展家一案有关?”

一念:“不错,九个月前,朔州大旱,朝中拨下赈灾粮草,朔州却爆发民乱,百里截奉命调查此案,最后一批山西官员落马,山西府府督黄则恺却被安然无恙,不世阁的消息里,此人实乃伪君子一个,表面刚正秉直,实则贪得无厌,不可能清白无辜,在见到展州令的账本后,我便想起此事,派人暗查,果然与百里截有关,他抓住黄泽楷贪污的证据,以此要挟,让他私贩铁器予关外,再让百里紫借着八荒盟的水运,将铁器混入寻常船镖之中,上下打点,蒙混过关。”

“六皇子外祖父唐鹤轩如今官领户部,林之和在他手底下做事,最近六皇子风头正盛,我便让他投靠六皇子,将账本一事透露给他,百里截被六皇子捉住首尾,不得不暗中成了六皇子一党。”

“当初那场针对你的刺杀,其实便是百里截安排的,一开始百里紫是为了追杀陆重台,意外发现我们竟然收留展家孤女,百里截失了方寸,这才企图灭口。”

梁澄:“师兄所说的最后一根稻草,可是要把展家一案和我被刺杀的事情一起扣到让皇子头上?”

梁澄这么猜测也是有根据的,因为当时刺杀他们的人,身上有蒋家的符号,虽然蒋家后来揪出家贼,但是在皇帝眼中,依旧洗脱不了嫌疑。

“师弟还是这么敏锐,”一念失笑,“原先计划佛诞法会之后便开始行动,只是没料到孟留君竟会策划刺杀太后……”一念顿了顿,还是问道:“师弟,安喜平到底是怎么回事?”

梁澄神色一黯,道:“太后当年私通之人,其实是……喜平之父,呵,如此说来,我还要叫他一声小叔……”

当真是造化弄人。

梁澄深吸一口气,马跑得飞快,迎面而来的烈风灌了他满嘴,梁澄忍不住咳了一声,顿时牵动肺部的伤口,他忍住眼中的涩意,继续道:“他们一家未免太后灭口,一直以来东躲西藏,最后还是难逃一死,喜平无法,于是混入宫中,如果我能早点知道就好了……”

一念默然,看来是安喜平找上孟留君,一道谋划在佛诞法会上一报灭族之仇。他见梁澄眼角微微发红,心中不免抑郁,他的师弟,这辈子怕是忘不了安喜平,即便他深知梁澄对安喜平并无别的心思,不过是单纯的主仆之情,他还是觉得难以释怀。

像是为了不叫梁澄再想着安喜平,一念道:“一旦二皇子和六皇子宫变,李度秋便以勤王之名,控制宫中,到时其余皇子年幼,你原先又是太子,为了大齐社稷这才出家,我让朝中的暗棋接触原先跟随你的人,到时群臣拥护,由你继承大统,便可名正言顺。”

最后这些二人之前早已商议过,梁澄想到孟留君,皱眉道:“这些你有跟孟留君说过吗?”

“自然没有,”一念微哂:“他一直以为我想坐那把椅子。”

梁澄顿时放下心来,以孟留君对他的所作所为,他不信对方敢让他登上皇位,除非他不要命了,不过,梁澄的确不打算放过孟留君,想到这,他不禁双眼一暗。

第74章 宫中巨变

明元二十五年四月,仁寿皇太后赵氏崩,停嫁娶,缀声乐,服缟素,四海同哀。

所谓一场春雨一场暖,连着七日淫雨霏霏,四处皆被迷蒙的水汽笼罩着,难得今日放晴,雨停露晞,和风渐暖,被雨水打得零落满地的红红紫紫,披上一轮初夏的新绿,气象一派大好,春衫也换了更为轻薄的料子。

只是这样的好时光,却是无人欣赏了,京中上下,几无一人出京采风。

太后被刺,又传出这样一首暗讽赵太后私通外人的打油诗,着实有辱皇家体面,甚至动摇了明元帝的威信,虽然京中最近四处戒严,禁止民间议论皇家,但是时隔二十余载,有关明元帝血统的流言再次甚嚣尘上。

梁澄一身素服,走在长长的宫道上,黑漆漆的夜幕中,只有太监手中的一盏素色纱灯。

太后崩后早已一月有余,明元帝为表孝心,下旨停灵七七四十九日,梁澄既是国师,又为长孙,便一直留在宫中守灵。

那日梁澄将安喜平埋了后随一念回京,一身狼狈,脸上甚至还沾着血迹,也不收拾,便入宫面圣,向明元帝禀告始末之后,由于失血过多,不等明元帝细问,便晕了过去。

明元帝疑心甚重,并未全然相信,不过在太医检查过后,明元帝便打消了疑虑,盖因梁澄体内残余的迷毒,虽然不会致命,但却是虎狼之药,损了根基,虽然平日里没什么大碍,手脚却是没甚力道。

换句话说,国师很可能成了废人。

孟留君既然打算将梁澄囚禁起来变成禁脔,自然要拔了他的爪牙,而安喜平喂他的药丸,虽是解毒圣品,到底不是专克此毒的解药,加之中毒时间又久,梁澄本身由于之前的寒毒,根子还未恢复,气血两亏,太医这才有此一言。

梁澄知道后,只是呆楞了片刻,便如往常一般,一脸平静清宁,似乎并未将此事放在心里。

之后明元帝命人将奉国殿的感承宫清扫出来,以供国师常住,还特地安排了一众太监宫女,好来伺候梁澄的起居,更不提亲自从身边拨过去的侍卫。

而这奉国殿供奉着竖三世佛,禅室三间,是皇家平日里礼佛的去处,每逢高僧大德入宫为帝讲经,便会入住此处,感承殿作为奉国宫内的副殿,是除了供奉佛祖的主殿外最是显宏辉耀的一处,由此可见,尽管对梁澄无甚舔犊之情,明元帝的脸面功夫做得实在叫人无可指摘,若非早就看透明元帝的本心,梁澄只怕还会像上一世那般,为这微不足道的施恩,奉上所有的孺慕敬仰。

不过现在的梁澄却很清醒,明元帝往他身边安排可不单单是为了服侍他,更是为了监视,这样的情况下,梁澄想要知道宫外的局势只能通过九皇子,梁济几乎天天往梁澄这边跑,不过宫中上下皆知原太子与其胞弟兄弟情深,因此明元帝安排的人对于梁济的频繁到访,倒是不觉得奇怪。

根据梁济的传话,百里截奉旨查办大相国寺一案,过了一月,却什么也没查出来,明元帝大怒,这时户部侍郎林之和状告山西府府督黄则恺贪`污受`贿,私贩铁器,残害展州令一家,明元帝命刑部彻查此事,结果竟然牵出安国公和二皇子。

而此前受命调查国师被刺一案的从龙卫左副使,不知怎么竟突然审问起蒋家之前送去京兆府的家贼,当夜,那叫赖满的家贼遭人暗杀,所幸左副使留了个心眼,刺客未曾得手,赖满经此一夜,直言自己从未盗过蒋家制作家徽的模具与赤金石,一切实乃受安国公胁迫,于是,刺杀国师一案的幕后凶手昭然若揭,举朝哗然。

明元帝自开春以来,身子便一直不曾健朗,二皇子所作所为,着实败坏皇家颜面,加之大相国寺一案天下流言纷纷,明元帝思虑沉结,时时头痛,当庭怒斥二皇子,气血翻涌,竟昏了过去,醒来过后,便命二皇子禁足府中,却只字不提是何期限。

眼看再过几日便是太后出殡之日,二皇子祈求明元帝让他再在太后跟前敬一些孝道,于府中不食不喝两日,明元帝念及太后身前颇为疼宠二皇子便给准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