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经论道的太后 第36节(1 / 2)

加入书签

他虽不知高祖时是什么样子,可是他想自己看见的一定就是最好的样子了。

他看了看自己身旁的簌絨,见她难掩欣喜的脸上透着一丝掩不住的热闹,心中顿觉欢喜。

看了一眼她握在袖子里的双手,原本试探着想要牵一下,奈何他不知道以什么样的理由。

簌絨逛了一会儿,扭头看向郑灿,殿下,苏大人家到底在何处呢,这街上恐要逛完了。

大约是在前头的银碗胡同吧,咱们再往前走走……郑灿也不知是真不确定还是假不确定。

你瞧,那里有一家胭脂铺子,我们去瞧一瞧吧,你今日同我出来,我也送你一件谢礼如何?

簌絨还在一片茫然中便被郑灿牵着往前面的胭脂铺子去了。

她其实不爱什么胭脂钗环之物,只是看着他那样兴致盎然不愿阻止罢了。

她看着郑灿牵自己的手,低下头微微翘了嘴角。

铺子里的东西看着是挺精巧的,精致的珐琅彩瓷盒子里装着淡红胭脂,还有仿制的蓝色翠玉钗子。

只是她自己从不爱擦脂涂粉的,看着这些玩意儿也只觉得好看而已。

郑灿倒是一股脑的催掌柜的将顶好的东西拿上来,她看着他仿佛要一掷千金的大爷模样不觉有些好笑。

她一错眼儿到瞧见了束在阁子上的一个檀木小盒,她瞧这那盒子好看,便让店里伙计拿下来瞧。

只见那盒子里也不是旁的贵重物件,只放了一个绿檀的木梳,材质倒是不错,触手温润。做工也极精细。

那上头嵌的亮眼的小珠子不是红宝,她仔细瞧了瞧,竟是红豆。

这物件倒是精致,只她还来不及问,不想便被郑灿夺了去,连问价钱。

那掌柜看了看他们,伸出两个手指头道,绿檀珍贵,二两银子便可。

无妨,二两便二两。郑灿这般道。

他自己在怀中摸了一通才想起来,他根本就没带银子。

这下才是真的窘迫了。

他本想在身上摸索出一个值钱的物什来换的,这边簌絨早看出了他的窘迫,径自将那绿檀红豆梳子装好,还给了掌柜。

拉着郑灿出了铺子,只同他道,这里不好,我们别处逛吧。

郑灿有些羞愧,只好随着她出去了。

他真是气恨自己,怎么只知一股脑的出来,竟不说带银子呢,外头什么不要银子。

这厢他也无法,只回头看了看那铺子上头的牌匾记住了名字,跟着簌絨往前头走去了。

这厢过了银碗胡同,一转角便到了左春坊那边。

郑灿仿佛记得他母后说过,左春坊里是舅母筹建的悲田院,收容京都各条街上晃悠的乞儿与重病不能诊治的穷苦百姓们。

郑灿的心里带着一丝悲悯,也带着一丝好奇,想要去看看。

悲田院建在左春坊的僻静之处。

听说里头规模不算小,可是他眼见着门脸儿却不大,只边角处开着一扇六尺宽的樟木门,门外有一个粥摊子。

他刚走到门口,要抬腿进去的时候。

不想里头冲出一个慌慌张张的小斯,竟迎头撞了他,奈何气力不足竟自己弹到了地上。

郑灿看着这个瘦小伙计,滚到地上也不说疼,只自己嘟嘟囔囔着自顾拍打身上的泥土。

什么人呐,不晓得道儿窄么,非要站正门口!留着眼睛占地儿么!

郑灿听这声音有些耳熟,仔细打量着这个滚到地上拍打衣服的伙计,瞧了一会子才瞧出来。

这个头戴瓜皮帽,身穿对襟衫,一身伙计装束的人,不是阿烁是谁?

诶,哥,你怎么来了?

阿烁这厢竟看见自己的哥哥从天而降般出现在自己眼前,立时便喜的眉眼弯弯,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脸来。

郑灿原本还有些怀疑,但见眼前之人抬头一笑,又喊他哥哥,这才十分确定了。

眼前这个小斯模样的人竟然真的是他自己的妹妹郑烁。

这厢也顾不上身旁同样惊讶的簌絨了,只自己上前扯住妹妹的袖子,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遭才道,阿烁,你怎么成了这般模样,瞧你穿的这是什么,舅母就是这样待你的么?

原本郑烁看她哥哥眼里的怜惜有些自豪,可是最后一句她便不愿意听了。

舅母那样聪明有能耐的人,曾那样用心教导她,她哥怎么能那么说,这话让舅母听见了多寒心?

她睁了大大的眼睛看着郑灿道,哥你说什么呢,你不知道舅母有多不容易,你看看这悲田院里几十个流浪乞儿都是靠舅母才安稳下来的。要不是舅母,这里又怎会这样安稳平和呢,哥你不知道别说!

郑灿当然明白,阿烁虽然在宫外待了些时日,对民间的了解比他日日从奏折上了解来的要深刻,但他不是不明白为生民立命的道理。

只是,这是他的亲妹妹,是他记事起就疼爱的妹妹,他不愿她日日粗衣布衫在这里忙碌着,将自己搞的灰头土脸。

她是他从记事起便疼爱的妹妹,纵使他有时候嫌弃她骄纵不讲理,他终究是心疼她的。

哪怕她此刻不理解他的关心他也不恼,只伸出手来亲自将她面颊上的一抹沾上的脏污拭去,低声哄道,同我回去吧,在这里不是常事,咱们母亲也惦记你呢。

阿烁并不接这话,只看着哥哥为她擦脸上的污黑,只笑到道,原是这个,许是适才我倒腾锅灰的时候弄脸上去了,哥你不知道,我在这里啊,认识了个做药的师傅,我才知道,这锅灰也是一味上好的药引子呢。

哥,你说的我都知道。我知道你和父亲母亲都惦记我,但我不想回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