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上古传说(1 / 2)

加入书签

后羿射日,是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的上古神话传说,到现代很多学者也考究出很多关于后羿的资料,比如说后羿不是一个人名,是职业弓箭手,比如说是夏朝时候的某个部落国君等。但因为有《淮南子》《山海经》这些古书的记载,后羿射九日的传说还是流传最广,影响深远。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羿上射十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淮南子》)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凿齿、九婴、大风、封、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断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山海经》)

蒲阳当然也无法分辨上古历史和传说的真真假假,但总归来说,传说越久远出现得越早,被加工的成分也就越少。现在在这里的竞拍会上,竟然出现了羿的射日弓,光这个名头就已经震撼住了他。

“据说在人间世界的上古之世,十日并出,河海干涸,草木不长,民不聊生。天下也不太平,各种各样的妖怪、凶兽都出来害人,以至于生灵涂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个时候,距离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已经过了很久,天地出现了一些变化。十日并出的天象,很可能是其他世界破裂天空的邪日、火星。有一些大能耐的凶兽妖怪,也可能是其他世界进入的。

人间世界有着众多的人口,很多普通人无法承受如此的天象和世道,妖怪凶兽还能躲藏,还不会一下把所有人都吃了,但那些邪日、火星,却是越来越靠近,最终会把所有大地都焚没!但那时候已经没有轩辕氏、神农氏这类能力超凡的大尊救世。怎么办?

人间界的一些超级强者们,尝试着合力解决这一危险天象,那就是制作一把威力无比的强大神弓,将那些邪日射下来!”

因为酆都世界都没有太阳,这射日弓又看起来毫不起眼,并没有引起谁的注意,主持人眼看不像刚才的物品那样有人竞拍,一旦冷场,影响的不仅仅是这一件物品,后面的都会受到影响。而这是考验他能力的时候,也是影响他业绩的时候,不得不硬着头皮,讲述一个精彩的传说故事。

“于是他们分工进行,以弱水的建木为干,以东海囚牛之角为角,以吴西雷泽中的鼍龙筋为筋,以泰泽的龙龟制成龟胶,以北极冰蚕的天蚕丝为丝,以虢山漆为漆。他们冬治弓干,春治角,夏治筋,秋合拢诸材,寒冬时把弓置于排檠内以定体形,严冬极寒时修治外表。

最后,他们再以蛟龙的筋制成弓弦,以自身元气融合于弓上为其灵,再将其置身于昆仑之巅,吸取日精月华,天地灵气。最后,弓上的器灵化成蛟龙飞升而起,神弓终于制成了!炼制箭支的材料,乃是女娲补天遗留下来的玄石,一共制成一百零八只玄石箭!因为玄石又叫做补天石,因此又叫做补天箭。

神弓大成,众多强者都消耗元气,甚至有点耗尽精元呕血而死,精血喷洒在补天箭之上,令得那些补天箭也有了自己的灵气,上可杀神,下可弑魔,更有种种玄妙之处,不一而足。

弓成之日,当时的人间之主帝喾首先得到了射日神弓。帝喾是人间少有的超一流强者之一,但是就算是他,仍然没有办法使用拥有无比灵性能够自动择主的射日弓承认,因此也无法使用这把射日神弓。帝喾于是广告天下,将射日弓置于大荒山之上,任天下英雄豪杰前来试验拉弓,希望其中有人能够获得射日弓的承认。

然而,自射日弓铸成之后,没有任何人能够获得射日弓的认可,从而能够使用射日弓。天下众生承受了烈日的痛苦煎熬,而且九邪日越来越近,越来越危险。黎民百姓呼唤着英雄的出现!天下苍生也呼唤着英雄的出现!

帝喾之子,后来被称之为帝尧的伊祁放勋,经常寻访高人名士,他找到了羿。羿的来历十分神秘,没有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谁,故乡何处,也没有人知道他那一身本事从何处而来。羿挺身而出,来到大荒山上,一把就拿起了射日神弓。他引弓伸臂,射日神弓应手而开!射日神弓终于有了主人!

帝喾将射日弓与那补天箭赐给了羿,让他射日而除害。于是后羿便引射日弓,发补天箭,一鼓作气,凡九箭,射九日。那酷火之危终于解除,羿又射杀众多妖魔凶兽,让天下为安。也帮助放勋赢得民心,最后成为天子。”

主持人费心的讲述了一个远古的故事,这是轰轰烈烈的传说,没人知道当时的苍生遭遇到的劫难是什么程度的,历史和传说,经过年代久远的演变,都无法还原当初的事实。

可是酆都世界的人,对于这个毫无代入感,更不是每个人都像这个主持人一样有了解人间世界。整个过程都没有人接茬,倒是有一些包房响起了咳嗽的声音,似乎在催促他快点跳过。

主持人有点尴尬,他功课做足了,渲染也到位了,但这东西真的没有市场,而且卖相实在太差了,底价两颗黑晶根本就无人问津!

“这弓虽然损坏,箭也只有这么一支。但真的很有价值,值得收藏的……”他自己也没有底气说下去了,便准备跳过拍下一个,刚刚讲述故事的时间,反而更加冷场了,他必须要马上暖场。

现场所有人里面,就只有一个人在认真的听这个故事,那就是蒲阳!不管这故事是不是真的,他听着都是很有感触,或许他是人间来的,有代入感、认同感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