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636节(1 / 2)

加入书签

其实现在俄罗斯加工资了,一张私有化证券的价值也就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而已。可见他的确缺钱,想筹措更多钱去做生意。

周秋萍不好当大家的面否定柜员的工作,直接问跟进来的周伟借钱:“给我五千卢布,我买下来留作纪念。”

她给出的解释是她是收藏爱好者,不管是邮票还是证券,她都愿意收藏。

柜员看了眼领导,没吭声。

但周伟掏了五千块的卢布后,那急着卖证券换钱的男人却挥舞着胳膊激动地强调着什么。

周伟的俄语远远不能跟他侄女儿兰香比,但也能凑合着听懂最常见的交流用语。他也激动起来:“你讹诈吗?两万卢布,你开什么玩笑?你这是看到银行就想抢啊。”

他说的俄语,周秋萍一个字都听不懂,还是小陆在旁边帮忙翻译。

周秋萍也吓了一跳,呵,这是欺负中国人不懂行,跑过来讹诈了。

那顾客未能如愿以偿换到钱,显然不太高兴,嘟嘟囔囔地走了,表示要去伯力卖,那里一张证券可以换一辆丰田小轿车。库尔斯基车站就能卖到两万卢布。

周伟还在生气,用俄语抱怨:“在中国的银行,还这么当我们是冤大头耍呢。”

排在后面的一位上了年纪的奶奶,俄罗斯人称之为马达姆语气温和地朝周伟说了两句什么,然后从包里掏出了一张私有化证券。

周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脱口而出:“五百卢布?”

他虽然在俄罗斯待了差不多两年了,但还是中文思维模式,本能反应说的就是中国话。

这位马达姆想把她手上的证券换给我,500卢布就行。

周秋萍赶紧拒绝。

虽然以卢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贬值速度,5000卢布跟500卢布估计就是差几个月而已。

但一码归一码,她哪好意思占人家老太太的便宜。

当初她低价收国库券,那是因为当时行价就是那个价格。况且那会儿最多打三折五折,哪有这种直接1/20的道理,没这么欺负人的道理。

她递过去五张一千面额的卢布,接了证券,笑着道谢:“是巴西巴。”

柜员又看了眼老板,默默地低下了头。

这肯定不合规定。

但周秋萍既然来了,那肯定要从银行下手的。

毕竟1988年那会儿炒国库券的大头既不是杨百万也不是打桩模子而是各大国营证券公司。后者无一不是靠国库券赚的第一桶金。

周秋萍朝柜员笑笑:“你们李主任呢?”

说曹操,曹操到,李主任从金库里出来。

存钱的人越来越多了,俄罗斯的卢布面值也越来越大。那种小面额的钞票简直能堆成山。

目前俄罗斯还没涨房租和生活服务收费。等到那时候,估计那些小面额的钞票正儿八经会变成当年的法币,买盒火柴都得提两兜子纸钞。

他看了都心慌。

周秋萍瞧见他,立刻露出笑:“李主任,咱们谈个生意吧。”

柜员飞快地瞥了领导一眼,立刻低下头去,继续干自己的活。

李主任先是愣了下,然后才笑:“哟哟哟,动作这么快,我还以为你起码要几天功夫呢。”

银行网点是在人家俄罗斯银行的地盘上租的地方,除了柜台外,只有两间办公室。

李主任把人请到自己办公室,又给小陆还有周伟他们派烟。

两人趁机表态在外面抽烟,把空间留给了周秋萍。

李主任先跟她报账:“现在咱们银行几个网点存的卢布差不多有一千五百亿卢布。”

是不是听上去特别吓人?但是现在卢布不值钱啊,换算一下,那也就是五亿美金。

朱莉在心中报出数字之后,猛然一惊,她果然膨胀了,她居然会觉得五亿美金前面可以加“也就是”!

其实他们银行的规模相当可以了。因为俄罗斯目前的上千家商业银行里只有不到3%有超过2亿元的固定资金,其中一半只有2000万左右的卢布资金。

因为这个,李主任特别忧愁:“周老板,我正要跟你讲呢。这些钱得赶紧换掉,老毛子太他妈不是东西了,明明答应要维持卢布的稳定。结果印钞票比印冥币还狠。”

周秋萍点头,眼睛盯着他:“我就是为这事儿来的。我找到了新的投资门路。就是这个。”

她摸出了刚用五千卢布换的私有化证券。

今年俄罗斯大事小情不断,啥稀奇都不叫稀奇了,但私有化证券依然是这纷纷扰扰里的大事件。好多人都期待靠这个真正变成国家财富的主人。

李主任人就在莫斯科,怎么可能不知道这号角色。

他迟疑道:“你的意思是炒这个证券?”

他是深发展的老员工,对这些并不陌生。可洋人的股票,他还真没玩过。

周秋萍一路上都在琢磨这事儿,这会儿就拿股票认购证打比方:“我看了他们的规定,发现跟咱们的股票认购证是差不多的意思。当初老五股老八股的原始股大家都不稀奇,等一上市,发了。海城卖认购证的时候,推销都推销不出去,后来买了一抽签,哟吼,中签率这么高,也发了。所以现在俄罗斯人不看好私有化证券,不代表它以后就不值钱。”

李主任有些发慌,他怕的是现在卢布越来越不值钱。他现在买了,回头就是翻倍卖出去,翻两倍都比不上贬值的速度怎么办?

要知道,他们收上来卢布,人家是跑到中国去拿人民币的。

周秋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理论角度上讲,随着卢布进一步贬值,她肯定越迟收,掏出去的真金白银越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