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增强灵阁(1 / 2)

加入书签

轩辕想要实现‘青龙圣地’真正的万族共存,那么就少不了‘南阎仙州’的帮助,他的言语很是真挚,诚恳,看向了诸多大势力的老者。

“这……”在场各大势力的老者面面相觑,显然有所疑虑,轩辕说的很不错,但是这样的话,这‘南阎城’由谁来做主,这是一个问题,而且非常重要,每个人都想要把实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轩辕显然也意识到了,哪怕是在‘南阎仙州’各大势力之间,同样有权力之间的问题。

掌权,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轩辕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维,缓声道:“到时候会划分出各个大势力的辖下大区,进行管理,‘南阎城’的城主,由辖下大区之主联名推举,你们觉得如何?以选票决定,至于各大势力依旧带着自己的兵马,传承自家的大道。”

“这的确可行,只是事情就变得有些复杂了,不知道轩辕圣主如此而为,有何用意?”三大兵家的老者,显然看出了轩辕是别有用心的,当即吴家的老者便问了一句。

“哎,既然诸位前辈想知道,那我就直言吧,‘中央神州’与‘南阎仙州’大不相同,太古之初,人族兴盛,却与太古各大王族对立,没有像‘南阎仙州’这般万族和睦,哪怕他们现在居住在一起,之间也会互相抵触的,一部分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所以我想让‘南阎城’做出一个好榜样,到时候各大城之间的传送禁制都会开通,‘南阎城’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只要能够让整个‘青龙圣地’的万族和平共处,不互相排斥,那么‘南阎城’将功德无量,至少在我看来,如果你们能够同意‘南阎城’的话,对于‘青龙圣地’来讲,万族共存将会有一个很好的开始。”

轩辕很是诚恳,他的意图谁都没有想到,各大势力的老一辈强者,面面相觑,显然他们对于‘中央神州’并不是很了解,却没有想到,竟然会是人族与太古万族对立的格局,如果是这样的话,的确让人有些伤脑筋,但是他们又怎么会共同生活在‘青龙圣地’?

“既然人族与太古万族之间,互相对立,又怎么会同时居住在‘青龙圣地’之中?”其中一尊老者提出了大家的疑问。

“唉,实不相瞒,‘中央神州’已经沦陷,神族残暴,又有‘地府’破开圣贤拱帝的大风水镇压,而‘中州皇朝’已经镇压不住‘天庭’与‘邪族’,我们只能够被迫离开,万族进入‘青龙圣地’之中,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有得选择,他们也不会进入‘青龙圣地’,所以我想要在他们可以离开之前,给他们一个可以留下来的理由。”轩辕幽幽一叹,心中很是无奈,但是最后一句话,却非常的坚定,这是他与师婠共同的梦想,每个人的梦想都不一样,大与小之间的区别而已。

“什么,地府?天庭?邪族?”在场的老者,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三个词,都是记载在他们各大世家最古老的密扎之中,这都是极其可怖的存在,只是从来没有出现在‘南阎仙州’,如果不是老一辈的人,是不会知道这些的,哪怕对于年轻一代来讲,‘地府’跟‘天庭’只是一个传说,而邪族压根都没有听过的。

“不错,他们被镇压了无数个岁月,韬光养晦,实力积蓄到一个极其可怕的程度,而人族日益衰败,根本难及太古之时的盛况,无法镇压,只能够退走,如果我们想要回到‘中央神州’只有一个做法,那就是汇聚万族的力量,共同夺回那一片属于我们的土地。”轩辕的眼神,在这一刻,变得如同刀锋一般,仿佛可以撕裂一切,‘中央神州’,是万族共同的家园,是万族的核心起源之地,每一个大族都能够在那一片土地上找到自己先祖曾经所残留下来的痕迹。

“具体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了,轩辕圣主的要求,我们还需要去商议一番,不能够及时回答轩辕圣主,毕竟这件事,兹事体大,关系到各大势力之间的利益,希望轩辕圣主能够理解。”

轩辕闻言,没有多说什么,他考虑的是让天下万族共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对于各大势力来讲,他们想要属于自己的实力,所以会有这样的回答,是很正常的,轩辕早就预料到了。

“好,我等大家的回信,其实你们大可不必担忧,各大势力的传承,都是靠自己,只要你们能够传承本家的意志神通,自然会有属于各家的子民,血脉只是其次,只有传承了各家意志神通的人,才是真正的继承者,在我‘青龙圣地’之中,孔家三千大儒传播儒门大道,已经让无数人尊崇儒家,孙家,上官家为黎民百姓挺身而出,于战乱之际,无数的黎民百姓感受到他们力量的守护,便尊崇兵家,加入其中,想要保卫一生所爱,‘青龙圣地’法纪森严,黑白分明,万族子弟,也有许多成为法家的一员,成为执法队的弟子,明察秋毫,是非善恶,人心公正,农家弟子,每日精修耕种,培育五谷杂粮,仙草灵药,造福万民,墨家弟子小到炼制平民百姓日常生活所用的工具,贴身法宝守护自身家人,大到建筑城池,攻守器械……”轩辕所说的一切,都展现在他们的面前,这是诸子百家大道的碰撞,每个人所求的都不一样,每个人的道路,不应该是他们生存在哪里,就必须走那一条道路,他们都有自己选择道路的权力,轩辕虽然只是说明了‘青龙圣地’所存在的意义,但是此言所蕴藏的侧面信息,在场的老者都能够明白,他们心中也是有所感触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