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为了利益。”
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先前,朕曾和汤若望他们交谈过,就说一件瓷器,还算不错的那种。
若是在大明治下,能卖几十两银子,那乘船渡海去往南洋,去往欧罗巴,就能卖几十两金子。
十倍的差额啊。
甚至这个贸易差额,会更大。
一件尚且如此,那一整船呢?
这能带来多少金银?
朕先前算过一笔账,就江南这个富庶之地,那庞大的官绅、商贾等群体的名下,所窖藏起来的银子,少说会有两亿两银子。”
孙传庭:“……”
天子所讲的这些,颠覆了孙传庭的认知,毕竟大明每年赋税,那才多少银子啊,江南那边,怎么可能会藏着这么多银子啊。
可惜,这些都是事实。
就这个时代背景下,大明对外的贸易顺差,是极为庞大的,欧罗巴各国,辛苦掠夺来的白银,多数都以这种形式,流入到大明境内。
甚至为不吓住孙传庭,崇祯皇帝将这一数额减少许多。
只可惜这些流入的银子,多数都藏在暗地里进行,使得大明朝廷这边,并没有见到任何好处,甚至还深受其累。
“孙卿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
崇祯皇帝笑着摆手道:“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欧罗巴各国,其实最想要的,就是一个能见到阳光,真正能进行交易的区域。
现在,朕给他们了。
陈延生在天津那边,设立海关衙署,建天津造船厂,包括之后筹设的天津十三行,人才行署,交易行署等等,都是紧密围绕开海展开的。
说一个简单的例子,欧罗巴相隔大明万里之遥,海上的情况极其复杂,危险随处可见,但为何他们打造的海船,却能承受这些?
若是大明能吸纳他们的人才,积极打造更先进的海船,那针对辽东的局势,针对建虏的平叛,是否会有较大的改变呢?
毕竟武备院这边,自西洋传教士进驻后,所取得的进展和突破,都是肉眼可见的。”
孙传庭不知该说些什么。
仅仅通过所听到的这些,他就能清晰的感受到,天子对天津开海一事,所谋划的诸多部署,必然是不少的。
甚至天津真的繁荣起来,那诸多部署都一一落实下来,那大明所面临的困境,还会像现在这般艰巨吗?
第一百八十七章 国库没钱
对待天津开海这件事,崇祯皇帝的确有自己的想法,只是这个构想,所牵扯到的层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