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七月初一/光武皇帝(2 / 2)

加入书签

不过当敦拜、鳌拜、索尼三个两黄旗头号刺头之一,领着十个反对他多尔衮的两黄旗牛录,安排去了远离权利中心的朝鲜之后,多尔衮的摄政王大权,又恢复了平静。

并且,为了巩固他多尔衮的权力,清国傀儡皇帝福临,已经早历史十多天,迁都到了北京,落入多尔衮的直接控制之下。

整个北直隶,除天津以外,也已经全部落入了清国之手。

除了朝鲜方面的十个牛录,整个清国军队已经完成了再一次的蓄力。

并且这一次还让八旗汉军的总兵力,比最多的时候还翻了几番,达到了六万之多。

新加入八旗汉军都是原本汉军牛录的随军余丁、随军包衣、以及有功的新附汉奸军。

除此之外,八旗满洲折损的牛录,也通过提拔余丁、编已经少之又少的野女真入牛录、内部再进行调动,让纸面上的牛录总数恢复了过来,共约十万。

占据了北直隶,也给了蒙古更大的信心,更多的蒙古军也相继入关。

虽然八旗蒙古的编制没有增加太多,但每一旗战力并不比正兵弱的随军余丁,还有本就不入旗的外藩蒙古,都增加了很多。

特别是立功新编入八旗蒙古的少数外藩蒙古,那是举部落男丁以余丁的名义入关。

八旗蒙古及随军余丁约四万。

没有入八旗编制的外藩蒙古也增兵至五万。

加上多尔衮将新附的汉奸军统一编为了绿营兵,有着八旗汉军身份的绿营兵将领,又最大程度的拉壮丁。

使得关宁集团的绿营兵达到了十二万,也就是拉了三万壮丁,高第因为多尔衮的扶持,就占了一万壮丁。

最新附汉奸军集团的绿营兵,以唐通、马科、白广恩为首,也拉了三万的壮丁,扩大到了九万。

清国方面的总兵力是:

八旗满洲十万。

八旗蒙古及随军余丁四万。

外藩蒙古五万。

关宁集团绿营兵十二万。

最新附绿营兵九万。

共四十万。

还有十万朝鲜兵作为盟军没算。

当然,这四十万大军有没有入关前的十多万大军的战力强,那就不好说了。

明朝方面。

监国朱慈炯于五月初九,在泰山祭天封禅登基,整个南方,除顺军占据的湖广北部以及张献忠还在与四川大明余部交战以外。

剩下的包括南直隶、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广大部、四川小部,名义上都效忠朱慈炯当政的明朝廷。

同时确定次年年号“光武”。

也就是说,如今偏离历史轨迹的南明,是光武朝当政,朱慈炯是为明光武皇帝,寓意是汉光武皇帝。

登基当天,郑恩赶到了现场,登基大典一结束,郑恩害怕清与朝鲜联军突袭已经是自己根基的珍岛卫、济州卫、郁陵卫,连夜赶回,连次日“封赏大会”都没参加。

登基之后,朝廷迁到了南京,南方勋贵之首史可法入内阁,朝廷再也不复郑恩把控,好处是整个南方的名义效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