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进步(2 / 2)
十年时间啊。新式帆船在陆齐水师中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尤其是上缘斜桁帆的出现。
这玩意儿的出现与陆皇帝一点关系也没有,纯粹是船舶司的大师傅们自己想出来的。
新式帆船繁琐的操作和所费人工之多始终是其最大的‘缺陷’,对比传统硬帆船么。在一艘艘实验船的制造和试航过程当中,船舶司便就发现,软帆船虽然有速度快、船体结构相对坚实和甲板空间大,利用效率更高等优点,可它的缺点也一样明显。在气候瞬息万变的时候,帆船航行时帆装起落频繁,劳动强度特别大,故而操帆人员数量必须巨多。
这显然是与军用舰船的要求相违背的。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千百年来已经习惯了操纵方便的硬帆船舶的国度里,这一缺陷简直叫人不能忍受。
但后者的缺陷是明摆着的,硬帆对桅杆的巨大作用力就决定了桅杆的高度不能太高——在铝合金等现代金属材料没有出现的时代里,硬帆海船真的已经没有太大的改进空间。
故而,十年中,中国的造船业,尤其是军中的战船,主攻方向始终是软帆船为代表的新式帆船。虽然它有着如此大的“缺陷”。
船舶司也不可能看着“缺陷”无动于衷,他们进行了一次次的实验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发现人员人工耗费最严重的几点之一就有三角帆的转向问题,操作太繁琐太不方便。于是,从减少人力方面考虑——为了方便转动帆桁,船舶司直接把碍事的风帆斜桁的前半部分(也就是下缘斜桁)给截断掉了。
但是,这样一来,大三角帆失去了半边帆桁,虽然转向是方便了,可其面积也减少了一半,利用风力的能力大大减弱,船只的速度也随之降下来了。这个结果是船舶司上下所不能接受的。
于是,他们开始转动脑筋想办法,看能否弥补这个损失。他们在桅杆底步,弄了一个可以绕着桅杆转动的驶风杆。驶风杆垂直于桅杆,用一个金属套环连接桅杆底部。这样,水手可以用手或者绳索直接在水平方向上可以拉动驶风杆。
而被保留的上缘斜桁,同样用一个金属套环连接着桅杆。只不过,和驶风杆不同的是,驶风杆是垂直于桅杆的,而上缘斜桁和桅杆之间有夹角,其角度,依然和之前保留了下缘斜桁时一般,角度上扬,也依然被称为上缘斜桁。
至于船帆,则在底部的驶风杆和上面的上缘斜桁之间拉开。如此,帆面形状就成了一个长方形上面加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形状。而同高度和宽度的正方形面积可是三角形的两倍,所以,这种新式的上缘斜桁帆的面积,不比保留了下缘斜桁时的三角帆面积小。更何况,在上缘斜桁的上面,还可以添加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帆,进一步增大船帆面积,加强受风能力。
而且,这种新式船帆的操纵也异常简单。当风力变换的时候,水手只要依靠绞盘绳索,控制上缘斜桁帆的下边的驶风杆的方向,让其以桅杆为轴,转动到反方向,就可以了。甚至,一两个水手就能轻松搞定一面上缘斜桁帆的换向,而且用时很短。
至此,软帆船的性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陆皇帝看了实验船后也觉得这风帆似乎更顺眼了,与他记忆里的软帆帆船似乎更相近了。
接下的几年时间里,陆齐水师中很是多出了一批软帆船。后者的体量也从最初的千石不到【排水量二百吨】,迅速上升到了五千石。只算排水量,那已经很接近后世的千吨级风帆战舰了。
眼下扑出去的两艘小型风帆战船,就都是载重千石以下的小虾米,但火力已是不弱,速度更快。
追上两艘小型三角帆船后,就直接大炮轰击。后者似乎也发现逃不掉了,用船上不多的几门弩炮开始了绝望的还击,一些充满勇气的弓弩手也站在船舷内侧朝两艘小型风帆战船展开射击。只不过由于距离实在太远,他们的射击大多落在了海里,让两艘齐军帆船上的水兵们大声的嘲笑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