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嫡子 第670节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在朱允熥的印象里,朱济熺不如炽哥儿多智,不如炳哥儿勇武,但他却有着另一种让人愿意留在身边的感觉。

在不多的交往接触中,朱济熺那耿直的性子,最让朱允熥记忆犹新。

而且,似乎是因为三叔和太子老爹的关系,朱济熺总是愿意和自己闲聊。却从来也不说朝堂上的事情,只说大本堂里各家堂兄弟每日发生的事情,也会偶尔说些大本堂放假后,他在应天城里遇到的新鲜事。

这就是一个老实且耿直,没有多少心思的人。

而后,朱允熥又想到了将来晋王一系所遭遇的变故。

心中不免又多了几分唏嘘。

想着当初那个能在藩国当众车裂人的三王叔,又听闻这几年晋王朱棡颇有改善,更是多了不少的贤名。

朱允熥脸上露出笑容,转口道:“三王叔要与太原城同在,此乃我宗室之骨气!便是有所违令,但我们为何不换个方向去想?”

曹震连忙好奇道:“都这样了,殿下还能怎么做?”

朱允熥轻口道:“既然三王叔也留在太原城,手底下必然是有所准备的,断然不可能只有那要被调离太原城的王府三护卫兵马。到时候,我们何尝不能在太原城里应外合,彻底肃清太原城,令山西道正本清源!”

高仰止见皇太孙已经断然不可能更改主意,心中虽然紧张,但还是不断的思考着若是北巡行在真要进山西道后的各种安排。

黑夜里,这位着红袍,手握帝国内阁大臣之权柄的年轻人,沉声道:“殿下若跨太行入山西,北巡兵马不可少一人。景川侯麾下兵马,若左右护卫,或短日尾随。”

高仰止的脸上露出一抹狠色:“山西道可乱,关口可失,百姓可临危。然!殿下之安危,重如泰山,不可有一丝闪失!”

……

在距离怀庆府很远的北方九边长城上。

冬季的雪,已经将长城内外覆盖的严严实实。

冰冷刺骨的风,叫长城上的大明边军只愿缩在戍堡里烤着火取暖,而不愿到外面去。

若非每日都有巡边的任务,这些情愿直面草原骑兵手中弯刀的大明最强战力,也不愿去面对那大自然所带来的冰雪威力。

一场接着一场的雪总是下个不停。

一直下到整个北方都变得人迹罕至之后,方才停了下来。

似乎,北方的雪,就是在提醒人们,没事别出门。

只是帝国的运行,却总是需要人们走出烧着火堆的温暖的屋子。

宣府镇,和西边接壤的大同镇,共同组成了山西、河北一带长城的重要军镇关隘。

宣府镇境内共有十一卫、七千户所,合共超过六万大军云集一处。组成了河北道西北一侧最重要的防御线。

敌军过宣府,则可直入北平府,继而畅行于整个河北道,乃至于继续南下逼临黄河,威胁中原安宁。

而在宣府镇前出最远的东北侧。

依山而建的长城,巍峨且肃穆,安静的护卫着帝国每一天的安宁。

开平卫,与开平忠武王常遇春有着同一个称谓的大明卫所,正是宣府镇东北侧最核心的防御力量。

开平卫中军治所,坐落在一片山脉之间的独石堡。

独石堡往北,出东栅子口、北栅子口,便可冲出大山进入大漠草原。

此时的独石堡已然与所有整个北方长城一样,被皑皑白雪所覆盖着。

山脚下的独石堡因为驻扎着开平卫的主力,偌大的独石堡周围一遭倒是被战马给踩踏出黑色的泥土来。

从独石堡往北边山上,也暴露着一条条黑色的痕迹。

那是独石堡这边的役工们修缮长城所留下的印记。

在北栅子口和西栅子口之间的山顶上,沿着山脊线而修建的长城蜿蜒崎岖,最高峰修建有一座砖石材质的望楼戍堡。

此刻在戍堡顶部的城墙跺后面,正聚集着一群披甲外罩大氅的明军将领。

这些人正对着长城外指指点点,不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

第五百三十七章 燕王府责无旁贷

于此北地的壮丽景色一样,戍堡上的男人们也尽显豪迈。

站在墙垛后披甲戴胄的中年男子,挥着手中的马鞭遥指北方连绵山脉之后的草原,豪情万丈。

“此生,本王定要马踏大漠,乃至狼居胥山,设坛告祭上苍!”

肩头飘着几片雪花的大明燕王朱棣,眉宇成峰,威风赫赫。

在其身边,乃是大明开国功勋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以及燕王府三护卫统领、北平都司指挥佥事张志远,开平卫指挥使戚鉴。

宋国公冯胜和颍国公傅友德,如今都已不再年轻,年过五六十。但作为开国功勋,他们二人又常年在九边驻守,与九边藩王出关北征草原,便是不发一言也是一片威严。

见着朱棣又如此豪情,要行前汉冠军侯之旧事。

冯胜开口道:“王爷马踏大漠,乃至狼居胥山,老夫定为王爷前锋。”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