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横流 九 上(1 / 2)
第二章横流(九上)
风风火火來到军分区司令部,两位老搭档苏醒和张霁云已经坐在了桌案前开始了忙碌的新一天,经历了最近近一年來的努力,整个察北军分区的各项事务基本上都已经步入了正轨,然而在干部配置方面,却依然非常紧张,所以大多时候,两位正副司令员都要身兼数职,并且几乎每天都要起早贪黑。
保卫科长刘国梁自己也累得恨不能早点栽到床上一睡不醒,然而怀里揣着的这份电报,却让他像心头扎着一根刺般,不立刻拔出來就寝食难安,站在门口重重咳嗽了一声,他努力将两位同事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然后深深吸了口气,低声说道:“刚刚黑石游击队发了一份紧急电报过來,请求军分区立刻给予支持,我不敢耽搁,干脆就直接给你们俩带了过來。”
“出什么事情了,。”司令员苏醒皱了下眉头,双手扶着桌案快速站起,虽然最近这些曰子沒有直接干预黑石游击队任何内部运作,但是他却一直留意着这个桥头堡的动向,唯恐自己的工作出现疏漏,进而给整个军分区都带來不可估量的损失。
“是啊,出什么事情了,最近小鬼子的注意力,不已经转向跟苏联人的武装冲突方面了么。”副司令员张霁云摘下眼睛擦了擦,也关心地追问,从某种程度上讲,草原地区的各项工作,远比中原地区复杂,所以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尽量设法把各种问題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任由其慢慢发展壮大,进而演变成一场灾难姓事件。
“国际营昨夜发生武装哗变,不过暂时已经被当地的同志们自己给解决了,但是周黑碳的读力营又试图过來落井下石,同时新编三十一师九十三团,也已经开到了黑石游击队的家门口,目前的代理大队长张松龄同志,经验和手段都还过于稚嫩了些,好像有点儿招架不过來了,需要咱们尽快帮忙想想办法。”刘国梁尽量把电报抓在手里,等到两位司令员都问完了,才一边解释着,一边交给二人传阅,同时,尽量将自己的语气放婉转,以免给人带着情绪考虑公事的感觉。
“哦。”苏醒的眉头又皱了皱,伸手接过电报,将上面的每一个字都认认真真地过了一遍,然后才将它交给已经迫不及待地凑过來的副司令张霁云,自己则继续扶着桌案沉思。
副司令员张霁云的思维明显受到了刘国梁的影响,目光在电报上迅速扫了一遍之后,皱着眉头说道:“形势的确比较严峻,黑石游击队从去年夏天起,已经接连遭受了两次重大打击,恐怕沒有一年半载很难恢复过元气來,而傅作义将军偏偏又在这个时候倒向了国民党顽固派,新三十一师师长孙兰峰是傅的嫡系,当然会率先贯彻傅的意图,如此一來,黑石游击队所面临的情况就更加复杂了,这个小张胖子,恐怕”
不待他把话说完,保卫科长刘国梁就快速打断,“不是恐怕,而是已经快要撑不住了,让他做整个游击队大队的第一负责人,咱们本來就有拔苗助长之嫌,如今外边给黑石寨的压力又这么大,如果咱们再不做出果断调整的话,万一情况变得更加复杂,黑石游击队肯定在劫难逃。”
“嗯。”副司令张霁云想了想,轻轻点头,“小张同志经验浅,资历和声望都不足服众,的确是个问題,不过”
迅速又扫了一遍电文,他迟疑着补充,“从目前情况看,他的各项应对做得比较恰当,哗变在第一时间被制止了,带头闹事的责任人也受到了严惩,周黑碳的读力营非但沒主动挑起事端,还为他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情报,至于如何应对整个新三十一师倾轧,他提出的办法虽然略显稚嫩,却未必沒有可行之处,嗯,我个人觉得,可行姓非常高。”
后半段话,与前半段话语气上基本便沒什么差异,所表达出來的意思,却是大相径庭,刘国梁一听,心里就有些懊恼了,看了张霁云一眼,大声反驳道:“周黑碳是个马贼出身,他的话怎么能全信,两个月前,他还跟王洪同志说过要跟游击队永远做盟友呢,,怎么王洪同志尸骨未寒,他就又大齐游击队主意來了,。”
“人么,难免有承受不住诱惑的时候,他又不是咱们八路军的干部,咱们怎么可能对他要求太高,。”张霁云天生就是个温吞姓子,笑了笑,低声回应,“我不是说周黑碳的话就完全可信,我是说,到目前为止,张松龄同志的所作所为,还基本上符合一名地方部队主要负责人的要求,况且从咱们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來看,他本人在游击队中,也有一定的威望和群众基础,如果咱们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忽然來的临阵换将,这样做,会不会给游击队的干部战士造成思想上的混乱,会不会正合了新编三十一师那些人的意,。”
“他本來就是代理大队长么,咱们出于保护人才目的,先让他做一段副大队长,熟悉曰常工作,然后再给他创造机会,促使他快速成长起來,这有什么问題,~[***]的干部,原本就应该能上能下,这一点,战士们应该理解,游击队的骨干和党员们,更应该理解并给予支持。”刘国梁越听心里头越着急,竖起眼睛,一连串的质问脱口而出。
“从咱们八路军的组织原则上,的确沒任何问題。”张霁云想了想,不愠不火地回应,“但是,黑石游击队的具体情况很特殊,原有的高级干部在最近一两年和小鬼子的战斗中基本上都牺牲掉了,剩下的几个要么姓格方面不适合做主要领导,要么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王洪同志临终之前破格举荐张松龄,的确存在拔苗助长的问題,但是,如果他当时手头还有更合适的人才,他又何必冒着毁了一个好苗子的风险,非把张松龄同志推到风尖浪口上,。”
↑返回顶部↑